杨俊涛 作品数:27 被引量:5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更多>>
关节镜技术治疗肘关节疾患的进展 被引量:9 2015年 肘关节疾患较为常见,且肘关节解剖结构复杂,以往对肘关节疾患的诊治及治疗存在有局限和不足,当代肘关节镜技术为诊断和治疗肘关节疾患开辟了重要途径,应用前景广阔。该文通过对近年来肘关节镜技术应用文献复习,总结了关节镜技术在治疗肘关节疾患中的优势。 杨俊涛 郭伟明 王晓旭关键词:关节镜 一次性手术用无菌四肢套的设计与研发 2015年 目的:探讨一种使用一次性无菌材料制作的新型手术用四肢套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利用透明度好、具有防水功能的聚乙烯为基本材料,根据人体的平均数值,设计四肢套的长、宽及内径,按不同比例制作出三种规格四肢套。结果:制作出过膝型(大,长88cm,宽44cm,最大内径20cm)、膝下型(中,长50cm,宽38cm,最大内径18cm)、过踝型(小,长30cm,宽20cm,最大内径17cm)三种规格四肢套,其中最小型号可用于儿童及上肢手术。结论:本文完成了一次性无菌四肢套的设计。在测试中四肢基本能满足设计要求,手术用四肢套成本相对低廉,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可利用其进行下一步临床应用。 王晓旭 翟洁婷 谭光华 谭文甫 杨俊涛 黄沛冠 翟溶凡关键词:无菌 手术 生长因子在动物肌腱损伤修复中的机制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4 2014年 肌腱损伤的治疗近年来呈多样化发展,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各有利弊,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生长因子在肌腱损伤修复中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长因子联合手术治疗成为肌腱损伤治疗新的希望。该文对当前生长因子在动物肌腱损伤治疗中的进展做一综述,其中包括肌腱的生理解剖、影响肌腱损伤的因素、肌腱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动物肌腱损伤的生长因子治疗进展和生长因子治疗肌腱损伤的机制等方面。 向磊 杨俊涛关键词:肌腱损伤 影响因素 动物模型 生理机制 骨肉瘤P16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的研究 该论文检测人骨肉瘤P16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结论是:免疫组化方法来分析存档的标本中P16基因/MTSI的产物是较简便易行的.P16表达下调在人骨肉瘤在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16阳性表达患... 杨俊涛关键词:成骨肉瘤 蛋白 P16基因 基因突变 距骨颈骨折 被引量:1 2010年 符勇 谭文甫 王岩 谭光华 杨俊涛关键词:距骨颈骨折 并发症 桡骨头损伤后应力传导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桡骨头损伤后应力传导改变,为复杂的桡骨头骨折寻求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通过CT扫描获取正常成人肘关节及前臂影像数据,将其导入相关实验处理软件建立肘关节及前臂不同位置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有效性。随后生成桡骨头不同程度损伤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应力加载计算桡骨头在前臂处于不同位置、不同屈肘角度及桡骨头不同程度损伤后应力传导的改变。【结果】再次验证了肱桡关节占肘关节应力传导的主导地位;桡骨头损伤后应力传导相应减低,肱尺关节外侧面应力传导相应增大,二者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结论】桡骨头对于肘关节稳定性至关重要,对于临床上各类桡骨头损伤应尽可能重建桡骨头,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及完整性。 宋晖 曾智 杨俊涛 王晓旭关键词:生物力学 微型骨锚钉结合掌指关节掌板紧缩术治疗爪形手畸形的效果 2014年 目的探讨微型骨锚钉结合掌指关节掌板紧缩术治疗爪形手畸形的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8例爪形手畸形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将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微型骨锚钉结合掌指关节掌板紧缩术治疗,B组采用传统掌指关节掌板紧缩术治疗。结果 A组比B组治疗后手部外观及功能恢复更加满意,优良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型骨锚钉结合掌指关节掌板紧缩术治疗爪形手畸形,相比传统单纯掌板紧缩术有一定优势,手术失败率更低,术后手部外观及功能改善更加明显。 陶建春 杨俊涛关键词:微型骨锚钉 爪形手 腺病毒介导人TGF-β_1基因转染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兔前交叉韧带术后的表达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检测腺病毒介导人TGF-β_1(human TGF-β_1,h TGF-β_1)基因转染至腘绳肌腱重建兔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方法 以DMEM培养基稀释重组腺病毒载体Adh TGF-β_1与腺病毒空载体Ad-绿色荧光蛋白(green l uorescent protein,GFP),使病毒滴度为5×10~8 PFU/m L。取15~20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A、B、C 3组(n=16),以兔双侧后肢膝关节为研究对象,取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同侧ACL,重建前A、B组腘绳肌腱分别以Ad-h TGF-β_1及Ad-GFP转染12 h,C组以DMEM培养作为对照组。转染后12 h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A、B组绿色荧光表达,ELISA法检测A组腘绳肌腱中TGF-β_1蛋白表达量。术后2、4、6、8周取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腘绳肌腱中h TGF-β_1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 A、B组腘绳肌腱经转染后均可见绿色荧光表达;ELISA法检测示,A组腘绳肌腱中TGF-β_1蛋白表达量为(221.0±12.2)ng/m L。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示,术后各时间点B、C组均未能检测到h TGF-β_1 m RNA表达;术后2、4、6、8周,A组h TGF-β_1 m RNA相对表达量逐渐下降,分别为1.004±0.072、0.785±0.038、0.469±0.053、0.172±0.021,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示,术后各时间点B、C组TGF-β_1蛋白条带均为弱阳性,A组TGF-β_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B、C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GF-β_1蛋白表达量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腺病毒载体介导下,h TGF-β1基因能成功转染至腘绳肌腱并能在ACL重建术后有效表达。 王晓旭 何敏 谭文甫 谭光华 杨俊涛 洪亮关键词:腺病毒 前交叉韧带 骨肉瘤相关基因富集分析 2013年 目的富集分析骨肉瘤相关基因,深层次挖掘基因信息,阐明骨肉瘤发病的基因机制。方法利用在线基因富集分析工具DAVID,针对(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系统分析基因功能(KEGG disease)、遗传协会数据库(Genetic Association Database)及PAGED数据库(PAged Data Soune)4个疾病相关基因数据库中检索得到的骨肉瘤相关基因进行分子功能、生物学途径及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骨肉瘤疾病在基因损伤、损伤应激生物学途径及细胞周期信号通路等方面表现异常。结论骨肉瘤是一种多基因病变疾病,富集分析可以深入阐述骨肉瘤发病的基因机制。 阳小进 杨俊涛 谭光华 王晓旭 谭文甫关键词:骨肉瘤 基因 一次性手术用无菌四肢套的设计与研发 2015年 骨科肢体手术为临床常见手术,术中肢体远端无论是否采取全肢体消毒,均需包裹以防其污染手术创面,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常规使用无菌巾加绷带、切口膜、无菌手足套相结合等方式包裹肢体,无菌巾单包裹厚重、繁杂,包裹时常需多人配合,易被未消毒肢体触碰其他无菌区域,同时影响关节置换手术中肢体长度、力线、角度及骨折内固定手术中肢体对位、对线的观察, 王晓旭 翟洁婷 谭光华 谭文甫 杨俊涛 翟溶凡关键词: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