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维

作品数:26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肿瘤
  • 10篇病理
  • 9篇细胞
  • 7篇临床病理
  • 5篇免疫
  • 5篇病理学
  • 4篇蛋白
  • 4篇肺癌
  • 4篇病理分析
  • 3篇组织微阵列
  • 3篇微阵列
  • 3篇胃癌
  • 3篇胃癌组织
  • 3篇胃肿瘤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临床病理分析
  • 3篇临床病理学
  • 3篇非小细胞

机构

  • 25篇常德市第一人...
  • 3篇广东省妇幼保...
  • 3篇南华大学
  • 2篇常德职业技术...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 1篇吉首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湖南省妇幼保...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6篇杜维
  • 5篇黄丽芳
  • 5篇杨利民
  • 5篇聂长庆
  • 3篇何平
  • 3篇朱建建
  • 3篇郜红艺
  • 3篇龙剑
  • 3篇张江宇
  • 3篇李昕
  • 3篇陈文静
  • 3篇秦晶
  • 2篇丁矢
  • 2篇龚慧
  • 2篇胡丹妮
  • 2篇谢文
  • 1篇雷鸣
  • 1篇谢文
  • 1篇刘炯
  • 1篇吴坤河

传媒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瘤一例报告
谢文杜维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8例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方法对8例SPTP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均为女性,年龄19~38岁,平均28岁。肿块直径3~15 cm。镜下肿瘤由乳头区和囊实区混合组成,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形成特征性假乳头结构。免疫表型:CK(3/8)、vimentin(8/8)、NSE(8/8)、CD56(8/8)、ER(0/8)、PR(5/8)、α-AT(8/8)、CgA(1/8)、Syn(8/8)、E-cadherin(0/8)、β-连环蛋白(8/8)和cyclinD1的核阳性率均大于40%。随访6例患者17~131个月,均无肿瘤复发及转移,并存活至今。结论 SPTP是一种好发于年轻女性,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少见胰腺肿瘤,其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标记对SPT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杜维聂长庆杨利民熊颖华徐刚
关键词:胰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20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BLU)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BLU20例手术切除组织标本,采用镜下观察与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其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镜下部分或全部胞核奇异,双核或多核易见,核内多见1至数个较大红染包涵体样物,核分裂象0~2/10高倍视野(HPF)。免疫组织化学示20例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孕激素受体(PR)均(+),4例p53蛋白(p53)(+),3例雌激素受体(ER)(+),Ki67蛋白(Ki-67)计数约1%~3%。经随访6个月~7年,无复发病例。【结论】BLU虽形态奇异,但属良性肿瘤,本组形态学变化与外源性孕酮药物无关,与妊娠关系应予以关注,应与平滑肌肉瘤(LMS)、恶性潜能待定平滑肌瘤(STUMP)和出血性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进行鉴别。
杜维王黎聂长庆杨利民黄丽芳
β-catenin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0年
目的:探讨β-catenin和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胃组织芯片(包括48例胃癌和对应癌旁正常胃组织)中β-catenin和MMP-9的表达。结果:β-catenin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6.7%、85.4%;β-catenin和MMP-9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均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癌侵犯神经相关;并且β-catenin和MMP-9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r=0.617,P<0.05)。结论:β-catenin和MMP-9在胃癌的进展、分化、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是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良好指标。
丁矢杜维
关键词:胃癌Β-CATENIN蛋白MMP-9蛋白组织微阵列
一种基于病理组织图像的肿瘤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学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病理组织图像的肿瘤分析方法,方法包括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网络构建、图像增强、相邻层特征融合、图像分类和知识蒸馏。本方案采用图像增强和对比学习方法从不同层次提取特征,提高模型...
钟雅婷伍甜田杜维
GSK3β和Cyclin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GSK3β和CyclinD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胃组织芯片中(包括48例胃癌和对应正常胃组织及24例癌旁组织)GSK3β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GSK3β和Cyclin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5.4%和45.8%;GSK3β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胃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并与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yclinD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则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664,P<0.05);CyclinD1的表达则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GSK3β与CyclinD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性(r=-0.331,P<0.05)。[结论]GSK3β和CyclinD1在胃癌的进展、分化、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是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良好指标。
丁矢郭玉凤杜维
关键词:胃肿瘤GSK3ΒCYCLIND1组织微阵列
输卵管妊娠时血清β-HCG水平与滋养细胞侵入输卵管壁深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0
2006年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时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水平及停经时间、附件包块大小与滋养细胞侵入输卵管壁深度的关系。方法:行输卵管切除术的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于手术日测定血清-βHCG浓度,手术切除的输卵管行病理检查其滋养细胞侵入输卵管壁的深度,以观察两者间的关系。结果:①Ⅰ、Ⅱ、Ⅲ期滋养细胞侵入分别为24例(40%)1、8例(30%)、18例(30%),-βHCG水平分别为707.2±196.0 U/L、2529.2±563.3 U/L1、0380.2±4598.2 U/L,3期之间-βHC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随着-βHCG水平的升高,滋养细胞侵入输卵管壁的深度加深,-βHCG水平与滋养细胞侵入深度呈正相关(r=0.704,P<0.01)。③停经时间和包块直径不同的各组患者血清-βHCG水平及肌层侵入深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血清-βHCG水平的高低与滋养细胞侵入输卵管壁的深度呈正相关。②滋养细胞侵入输卵管壁的深度与停经时间、附件包块的大小无关。
李雪英张怡聂长庆黄开淑杜维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滋养细胞
儿童幕上原始神经外胚瘤一例
2013年
患者,女,14岁,因头痛20余天于2008年8月24日入院,偶有呕吐,恶心,食欲不佳;体查无阳性性体征;MRI表现:左颞顶交办部混杂信号灶,以长T1长T2信号灶为主(图1、图2),DWI序列信号稍高,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可见宽基底紧贴脑膜及左侧脑膜可见稍厚、强化明显(图3),局部脑组织受压、可见小片状稍长T1长T2信号灶;左侧颅骨内板下新月形高低混杂信号社,以稍高信号为主;周围脑膜无明确增厚及强化;中脑左侧及左侧大脑受压移位;幕上脑室系统受压变窄、左侧尤甚;中线结构明显右偏。
谢文杜维
关键词:病例报告脑肿瘤外科学脑肿瘤外科学
Wnt2 b和β-caten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 Wnt2 b和β-caten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48例胃癌组织和4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 Wnt2b和β-caten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Wnt2b 和β-cate-n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1.3%、66.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2.5%和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553,P< 0.05);Wnt2b的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 < 0.05);β-catenin的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和癌侵犯神经相关(P < 0.05);且 Wnt2 b 与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r=0.340,P< 0.05)。结论 Wnt2b和β-catenin在胃癌的进展、分化、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是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良好指标。
杜维杨利民聂长庆龚慧胡丹妮黄丽芳
关键词:蛋白质类钙黏着糖蛋白类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热休克蛋白90α、凋亡促进因子Bax、凋亡抑制因子Bcl-2表达水平变化及与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凋亡促进因子Bax(Bax)及凋亡抑制因子Bcl-2(Bcl-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保存的NSCLC组织110例(NSCLC组),同时选取肺良性病变组织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HSP90α、Bax和Bcl-2表达。结果NSCLC组HSP90α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4%和55.4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Bax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2.7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II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HSP90α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24%和91.11%,明显高于I^II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肿瘤直径>3 cm患者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3.44%,明显高于肿瘤直径≤3 cm患者(P<0.05);中低分化患者Bax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1.43%,明显低于高分化患者(P<0.05);NSCLC组织HSP90α和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626,P<0.05),Bax与HSP90α和Bcl-2表达呈负相关(rs=-0.609和-0.594,P<0.05)。结论NSCLC组织HSP90α和Bcl-2呈高表达,而Bax呈低表达,相关因子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大小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陈涛杜维
关键词:HSP90ΑBAX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