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阳

作品数:41 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资助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2篇细胞
  • 10篇干细胞
  • 9篇瘢痕
  • 8篇脂肪干细胞
  • 8篇瘢痕疙瘩
  • 8篇畸形
  • 7篇缺损
  • 7篇结缔组织
  • 7篇结缔组织生长...
  • 6篇皮瓣
  • 5篇血管
  • 5篇脱细胞
  • 5篇脱细胞真皮
  • 5篇面部
  • 4篇扩张皮瓣
  • 4篇CTGF
  • 3篇毒性
  • 3篇诱导分化
  • 3篇年龄阶段
  • 3篇缺损修复

机构

  • 41篇徐州医学院附...
  • 3篇徐州医学院
  • 2篇山东大学
  • 2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1篇李雪阳
  • 38篇陶常波
  • 38篇金培生
  • 35篇张爱君
  • 20篇李强
  • 18篇马志兵
  • 15篇沈才齐
  • 4篇郭艳萍
  • 4篇王静
  • 4篇卢品妤
  • 3篇崔莹莹
  • 2篇刘莉
  • 2篇宫昔愿
  • 2篇余萍
  • 2篇蒋文峰
  • 2篇宋国栋
  • 1篇卢品好
  • 1篇杜勇
  • 1篇张爱军
  • 1篇曹成波

传媒

  • 13篇徐州医学院学...
  • 9篇中华医学美学...
  • 7篇江苏省第十一...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美容整形...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3篇2016
  • 4篇2015
  • 1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菱形皮瓣在扩张软组织修复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菱形皮瓣的设计在扩张皮瓣中间松弛部分充分利用的意义。方法扩张后的软组织在设计旋转皮瓣修复缺损时如果中间松弛部分不能充分利用,在旋转皮瓣上再次设计菱形皮瓣来充分利用扩张后的软组织。结果本组9例,在旋转皮瓣上再次设计菱形皮瓣,皮瓣全部存活,个别病例菱形皮瓣尖部早先轻度淤血。结论该设计较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扩张后的软组织,最大可能地修复了缺损,只要设计合理,是安全和值得推广的。
金培生余萍陶常波李雪阳
关键词:菱形皮瓣扩张皮瓣
人新型脱细胞真皮制备及性状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背景:早期快速血管化是创面修复的关键。高孔隙率、大孔径的真皮支架可以促进种子细胞更快更好的黏附、生长、迁移并促进创面修复中血管化的快速形成。目的:通过改良人脱细胞真皮基质制备方法,以期得到孔隙率高、细胞渗透性更好、组织相容性良好的同种异体皮。方法:健康成人皮肤,分别用传统方法及改良方法脱去细胞成分。改良方法采用无菌条件下剪除皮下脂肪组织,1 mol/L NaC l溶液37℃24 h,去表皮,2%NaO H 45℃摇床处理4 h,PBS冲洗至溶液成中性,冷冻干燥,4℃保存备用。对两种方法制备脱细胞真皮基质孔隙率、体外降解时间的差异及材料浸润液对脂肪干细胞毒性进行检测;苏木精-伊红染色、扫描电镜检测其脱细胞效率、胶原完整性、脂肪干细胞细胞相容性及支架孔隙等。结果与结论:两种处理方法均可完整脱去细胞成分,并较好保持胶原支架的完整性;改良型脱细胞真皮基质孔隙率达(93.22±0.99)%明显高于传统(74.28±2.06)%(P<0.001);体外降解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改良方法制备脱细胞真皮材料浸润液对干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改良脱细胞真皮基质基底面接种细胞3-7 d后细胞可突破基底层并迁移、游走至真皮深面,传统脱细胞真皮基质中细胞在基底面单-复层生长,无明显真皮浸润。结果提示新型脱细胞真皮基质拥有较传统脱细胞真皮基质更大的孔径、孔隙率,更适合细胞的浸润生长。
姜涛张爱君李雪阳马志兵沈才齐金培生
关键词:脱细胞真皮种子细胞生物支架组织相容性组织工程皮肤
不同年龄阶段人脱细胞真皮的制备及细胞渗透性研究
张爱君李强崔莹莹金培生陶常波李雪阳马志兵沈才齐
真皮-脂肪块联合重复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重度凹陷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真皮-脂肪块联合重复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霞度凹陷畸形的修复斤法及其效果。方法对12例面部重度凹陷畸形患者,Ⅰ期切取腹部真皮-脂肪组织块,填充于面部凹陷区,半年后进行重复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其中3例再复注射3次.6例2次,3例1次。每次间隔3~6个月。通过术前、术后照片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2例患者中.1例于Ⅰ期移植术后出现血肿予以清除。随访6个月至2年,面部凹陷改善均较满意。结论游离真皮-脂肪块联合重复脂肪颗粒注射移植修复叫部蚕度凹陷畸形,于术安全.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张爱君金培生陶常波李雪阳李强马志兵
关键词:面部凹陷
从美学角度对额部扩张皮瓣行外鼻重建术的改进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从美学角度重建外鼻的手术方法及优点。方法对12例鼻下端缺损行额部扩张皮瓣修复,在额部帽状腱膜下方斜向置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采用常规扩张法注液,以鼻背皮肤及鼻端残余瘢痕和黏膜作为衬里,测量患者鼻翼或内眦间距,在扩张的皮肤上以此为基准按美学标准设计三叶肌皮瓣,向下翻转再造外鼻,按美容亚单位分区修剪皮瓣至不同层面并塑形。结果12例鼻缺损患者术后无一例皮瓣坏死,随访6个月至1年,鼻形态自然、美观。结论从美学角度按个体化标准化设计的三叶肌皮瓣再造全鼻安全、理想。术中皮瓣的塑形、血运良好的鼻衬里、鼻支架的Ⅰ期置入也是鼻形态良好的关键。
张爱君金培生陶常波李雪阳宫昔愿
关键词:鼻再造前额皮瓣
鼻美学亚单位分区在鼻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探讨应用鼻美学亚单位分区原则修复鼻端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以鼻美学亚单位为基础,将鼻端缺损部位周围的正常皮肤或瘢痕皮肤翻转作为衬里,废弃亚单位区域内其余正常皮肤组织,以额部皮瓣覆盖鼻端亚单位的皮肤缺损.自2000年8月至2011年7月,修复鼻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结果 本组10例患者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 1~18 个月,鼻外形轮廓良好,受区皮肤组织在色泽、质地等方面与周围皮肤匹配良好.结论 按照鼻美学亚单位分区来修复鼻端缺损,能获得满意的功能和美学效果.
张爱君金培生陶常波李雪阳李强卢品妤马志兵
关键词:鼻缺损额部皮瓣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
陶常波金培生张爱君李雪阳
关键词: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真皮脂肪瓣联合二期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重度面部凹陷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张爱君金培生陶常波李雪阳李强马志兵沈才齐
异体脱细胞真皮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评估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allo-ADM)修复体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面部凹陷畸形,用allo-ADM填充修复;23例功能部位瘢痕挛缩畸形和5例胸部瘢痕疙瘩合并溃疡,松解、切除瘢痕后用allo—ADM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修复。结果:12例面部凹陷畸形填充术后Ⅰ期愈合,随访6个月~1年,除2例因填充量不足而再次手术外,均未见明显排异、吸收等并发症,局部柔软,外形良好。28例复合皮移植术后,除1例因感染致部分坏死(40%)外,其余成活率在90%以上;随访1年,外观与功能均近似自体中厚或全厚皮移植效果。结论:allo-ADM是填充、修复体表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材料,亦为瘢痕疙瘩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张爱军宋国栋宫昔愿金培生陶常波李雪阳
关键词:异体脱细胞真皮面部凹陷畸形瘢痕疙瘩皮肤移植
处女膜破裂修补术的临床体会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麻醉方法,提高处女膜修复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中痛苦。方法采用复方利多卡因软膏表面麻醉配合1%利多卡因局部肿胀麻醉。23例于性生活前2~3天手术,采用直接缝合法;35例于月经期后3~7天手术,采用瓦合法修复。结果58例患者术中均未诉疼痛,术后随访,55例结果满意,成功率94.83%。结论采用复方利多卡因软膏表面麻醉配合1%利多卡因局部肿胀麻醉,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直接缝合法和瓦合法修复处女膜对减轻术中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是有效的。
李雪阳金培生陶常波张爱君
关键词:处女膜修补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