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追
- 作品数:32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注视训练法对角膜地形图检查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注视训练法对角膜地形图检查效果与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在门诊行飞秒激光术前检查的患者,用奇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角膜地形图检查方法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注视训练法先进行干预训练,然后再行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检查效果是否有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角膜地形图检查过程中,角膜暴露面积、眼球固视5 s率、检查一次成功率方面存在差异(P<0.05)。结论:注视训练法在角膜地形图检查中,能扩宽角膜暴露面积,眼球固视5 s率增多,可帮助患者顺利通过检查,对提高患者角膜地形图检查的质量及术前排除圆锥角膜病有帮助,从而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 李追王艳华温友红陈燎原
- 关键词:角膜地形图飞秒激光
- 托吡卡胺眼药水在儿童散瞳时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被引量:3
- 2014年
- 托吡卡胺眼药水是抗胆碱类药物,主要作用是散瞳和调节麻痹,此药眼内通透性良好,组织扩散力强,因此起效迅速,持续时间短,不良反应少,过敏反应罕见,现在将其作为眼科散瞳检查和散瞳验光的首选药。我院眼科门诊2014年4月12日用此药在儿童散瞳时出现一例过敏性休克,因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未造成严重后果,现报告如下。
- 温友红陈燎原李追王艳华
- 关键词:散瞳过敏性休克
- 新型孔巾在飞秒联合准分子激光手术中的应用
- 2017年
- 目的探讨新型孔巾在飞秒联合准分子激光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把飞秒联合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患者用奇偶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双孔棉布孔巾,观察组采用无纺巾新型孔巾,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漏液,湿巾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型孔巾在手术中的应用避免漏液、避免湿孔巾,避免手术区域被污染,提高病人舒适度,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李追
- 强化护理在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手术中的效果
- 2017年
-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在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手术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行飞秒联合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强化性护理,包括加强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比较两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有利于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压力环脱吸等不良现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李追
- 关键词:满意度
- 注视训练在患者角膜异物剔除术中效果的评价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寻找在角膜异物剔除术中护患配合的有效方法。方法 2013年确诊的角膜异物患者240例,按就诊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式各1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术前常规说教训练方法,实验组患者实施术前在常规训练方法基础上增加眼球注视训练法,专科护士评价术中两组患者调整眼位的次数和护患的配合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调整的头位和眼位的改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护患配合的满意度实验组是98.33%,对照组是86.67%。结论注视训练提高了患者角膜异物剔除术中主动配合的能动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温友红陈燎原李追王艳华
- 关键词:角膜异物剔除术
-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治中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可接触式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治中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例24眼中高度近视(-3.50~-15.50D)患者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可接触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其术前和术后1,3,6和12mo的常规检查结果分析,评价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稳定性和并发症。结果: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84±0.24(0.4~1.2),术后平均裸眼视力0.90±0.29(0.5~1.5),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球镜度数:术前-3.50~-15.50(平均-10.19±3.37)DS,术后1.00~-1.25(平均-0.20±0.68)D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散光度数:术前-1.98±1.62DC,术后-0.41±0.58DC,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前房深度3.08±0.21mm,术后2.25±0.32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可接触式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治中高度近视具有安全、有效、可预测性、可逆性;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 李山祥赵刚平余建洪李国培王艳华李追
- 关键词:有晶状体眼后房型高度近视
- 两种拆线方法在青光眼术后拆线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寻找青光眼术后结膜拆线的有效方法。方法 2012年青光眼术后需要行结膜拆线的门诊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5.5号一次性针头拆线,对照组患者用显微剪拆线,根据护士拆线时的难易程度和患者拆线时的疼痛度对拆线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拆线的难度(0.0%)远低于对照组的显微剪拆线的难度(10.0%),拆线时的疼痛度明显减轻(P<0.01)。结论采用一次性针头拆眼球结膜缝线,既能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拆线时间,又能便于护士操作,减轻工作量,省时省力,节省医疗资源,值得推广。
- 温友红陈燎原李追王艳华
- 关键词:青光眼术后拆线一次性针头
- 注视训练法对飞秒联合准分子激光手术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注视训练法对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眼科中心行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患者102例,用奇数偶数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前指导,观察组加予注视训练法的干预,观察2组患者在术中配合及完成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注视指示灯准确率、双眼快速固视率、角膜接触镜的脱吸率、角膜瓣制作一次成功率、双眼手术时间(4min)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视训练法对提高注视指示灯准确率、双眼快速固视率、角膜接触镜的脱吸率、角膜瓣制作一次成功率均有帮助,能缩短手术时间,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达到了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 李追
- 关键词:飞秒激光手术配合
- 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筛查亚临床期圆锥角膜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角膜地形图改变的特点。方法应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检测15例(26只眼)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患者的角膜,得到角膜前表面和后表面Diff值、角膜最薄点厚度、角膜中央屈光力及角膜模拟镜差值(SimK值),了解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敏感性指标以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角膜前表面Diff值是0.025mm,角膜后表面Diff值为0.050 mm;角膜最薄点厚度(450.65±35.67)μm;SimK值为(4.55±1.09)D;角膜中央屈光力为(47.1±3.5)D。角膜前表面Diff值与角膜后表面Diff值、角膜中央屈光力呈正相关关系;角膜后表面Diff值与角膜中央屈光力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可为早期诊断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提供形态学依据。
- 虞林丽赵刚平朱敏王艳华李追赵岭江张亚军
- 关键词:角膜角膜地形图
- 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角膜屈光参数的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近视患者屈光度与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的关系。方法:分别测量200例(389只眼)患者(年龄18~48岁)的角膜中央厚度、屈光度、角膜曲率,按等效球镜原则根据透镜焦度分为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对各组间其透镜焦度与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水平曲率K1值、垂直曲率K2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度近视组与中、高度近视组的角膜曲率K1(44.8±1.39;44.26±1.18;44.52±1.37)、K2(43.8±1.39;43.3±1.10;44.38±1.26)、角膜中央厚度(539±25.04;534±30.41;554±36.14),3组角膜中央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K1值、K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组K1值、K2值较高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中央厚度与屈光度、角膜曲率(K1、K2)无相关性(r=0.120、-0.015、0.136;P=0.311、0.899、0.252)。屈光度与角膜曲率(K1、K2)无相关性(r=0.049、0.087;P=0.682、0.464),K1值和K2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944,P=0.000)。结论:3组之间角膜中央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K1值、K2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度近视组K1值、K2值较高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度与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无相关性,K1值和K2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 虞林丽赵刚平谭雁红李追王艳华赵岭江
- 关键词:近视角膜曲率角膜中央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