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
- 作品数:20 被引量:4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使用超网解决异构联邦学习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超网解决异构联邦学习的方法、设备及介质,以实现通过超网为边缘设备上的异构模型生成模型权重,帮助如摄像头、智能手机等设备上的不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在不同模型结构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准确快速地完成模型的联...
- 任皓李达刘敏超刘通泽段振飞
- 分布式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医疗影像文件;对待处理医疗影像文件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心脏区域图像和其他区域图像;将待处理医疗影像文件通过工作站预测模型进行处理,得到待处理医疗影像文...
- 李达石金龙刘敏超吕俊文段振飞张彦彬岳天意
- 药物基因组学临床部署现状及在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 2018年
- 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PGx)作为精准医学临床部署的首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外已将抗肿瘤、慢病管理、华法林抗凝等领域的PGx数据部署到电子病历系统中,以辅助临床决策。而我国因电子病历系统升级改造复杂,基因检测技术不高、费用高昂,PGx知识库缺乏等多方面复杂因素制约,PGx的临床部署仍存在巨大挑战。作者旨在借鉴PGx临床部署在国外取得的成绩,分析其在我国临床部署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推进我国PGx临床部署的顺利开展和实施,贯彻落实其在临床辅助决策系统中的应用。
- 王雪梅夏蕾刘敏超李达季磊鲍俊安
- 关键词:药物基因组学
- 一种内嵌脑电测量系统的坦克帽
- 本发明涉及脑电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内嵌脑电测量系统的坦克帽,包括坦克帽本体、通讯耳机、送话器、电线、控制处理器、开关、音量调节旋钮、无线通讯模块、固定带、头套、缺口、安装孔、测量电极、导联线和信号处理模块。本发明通过...
- 胡萍李达郭晓林何昆仑周珣姚新民卢方杰童越田海淘马谨
- 智能输液管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通过智能物联网络,使用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设备,建立智能输液管控系统。方法基于B/S架构建立输液状态监控平台,结合智能监控终端,获取输液速度、剩余液体等输液过程重要参数信息,同时与医院HIS、EMR、PDA等系统实现信息集成。结果解决了输液治疗过程全流程数据采集,实现了输液数据实时可视化呈现,提升医院护理管理质量。结论系统在临床病区使用2年多来,减轻了护士输液工作量,提高了患者就医满意度,同时为护士的科研和辅助治疗提供了输液大数据的采集和统计。
- 李达高远段振飞夏蕾
- 关键词:物联网
- 医院手术室麻醉智慧化管理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浅析被引量:4
- 2023年
- 加强手术室麻醉信息系统智慧化管理是智慧医疗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智慧医疗理念构建的手术室麻醉信息智慧化管理系统,包括医疗系统、麻醉电子病历系统、监控系统及报警系统等,能增强围术期麻醉的各环节智能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麻醉医师的工作效率及手术麻醉过程事件记录的客观真实性,提升围术期患者的安全管理水平及质量控制能力。
- 刘凡李宝伟曹江北娄景盛罗云根李达
- 关键词:医院管理
- 超融合架构分析及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探索
- 李达
- 我院放射科检查预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优化放射科检查流程,实现放射科检查项目网上预约和集中预约管理。方法在住院医生工作站中嵌入检查预约模块,并与医院信息系统(HIS)、放射学信息系统(RIS)集成,实现检查申请、预约、登记等信息的有效传递与共享。结果实现了临床科室对放射科检查的直接预约,提升了检查效率,降低了检查申请单的废单率。结论针对放射科检查流程存在的问题开发软件,事半功倍。
- 李达董楠段振飞张弦刘敏超
-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放射学信息系统
- 病理信息系统升级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解决原有系统运行速度慢,与HIS、PACS系统之间信息传递不顺畅问题。方法:根据病理科检查流程,设计完成了各子系统模块,围绕科室业务全流程质控、原系统数据利用、与HIS、PACS、EMR集成等重点问题,完成了系统升级。结果:系统在病理科已经上线使用,规范了科室工作流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结论:该系统满足了病理科需求,提高了科室工作效率与质量。
- 李达李杰刘敏超
- 关键词:系统集成
- 超声信息系统升级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解决原有系统工作模式落后以及与HIS、PACS系统之间存在的信息传递不顺畅问题。方法:首先梳理超声信息系统升级的需求,围绕科室业务流程优化,以及与HIS、PACS的集成等重点问题设计了新超声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依托自助服务、中心报告室、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完成了系统升级。结果:系统在超声诊断科病房和门诊已经成功上线,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结论:该系统优化了检查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地满足了超声科和各临床科室的需求,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李达郭华源岳振宇罗渝昆刘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