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轩狄

作品数:49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动脉
  • 17篇儿童
  • 13篇肺动脉
  • 11篇先天
  • 11篇先天性
  • 11篇肺动脉高压
  • 10篇心脏
  • 10篇术后
  • 9篇心脏病
  • 9篇婴幼
  • 9篇婴幼儿
  • 9篇先天性心脏
  • 9篇先天性心脏病
  • 7篇导管未闭
  • 7篇动脉导管
  • 7篇动脉导管未闭
  • 7篇未闭
  • 7篇封堵
  • 7篇封堵术
  • 7篇撤机

机构

  • 49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昆明市儿童医...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9篇李轩狄
  • 48篇王慧深
  • 41篇林约瑟
  • 31篇覃有振
  • 26篇李淑娟
  • 24篇巴宏军
  • 24篇李运泉
  • 22篇朱玲
  • 10篇张兴
  • 6篇彭慧敏
  • 5篇徐玲玲
  • 5篇林超
  • 3篇戴刚
  • 1篇姚凤娟
  • 1篇唐安丽
  • 1篇陈国桢
  • 1篇方榕
  • 1篇冯冲
  • 1篇潘佩珍
  • 1篇孙芸芸

传媒

  • 7篇中华实用儿科...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实用临床医学...
  • 4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第15届中国...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 1篇第16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1
  • 9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定量评价不同年龄段正常儿童左、右心室纵向运动功能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正常儿童左、右心室纵向运动功能随年龄增长变化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0~15岁正常儿童,按照生长发育分期分为6组,另征集正常青少年作为对照组,每组收集15~30例正常志愿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STI技术从不同切面测量左、右心室心肌整体与各节段纵向运动参数,包括整体与节段收缩期应变、收缩期应变达峰时间(TTP)、收缩期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应变率(SRa)。所得结果在不同年龄组间比较,探讨以上指标随年龄增长的变化,并进一步比较左、右心室功能指标关系。结果左心室:纵向应变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TP在组6(青春期)显著缩短(P〈0.001);组1(婴儿期)至组3(学龄前期),SRe/SRa逐渐增大,组3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心室:应变、TTP、SRe/SRa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应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88±2.32)%对(-23.47±1.93)%对(-23.75±2.60)%,P=0.004]。右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应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40±5.87)%对(-36.52±4.57)%对(-30.74±5.98)%,P〈0.001]。左心室纵向应变显著小于右心室[(-22.91±2.37)%对(-29.35±3.01)%,P〈0.001],而SRe/SRa显著大于右心室[(2.92±0.69 )%对(2.02±0.59)%,P〈0.001]。结论正常儿童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在青春期有增强趋势,舒张功能自婴儿期至学龄前期逐渐增强,之后维持稳定。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随年龄增长无显著变化。自基底至心尖部,左心室纵向收缩逐渐加强,而右心室逐渐减低。左心室纵向舒张功能强于右心室,右心室纵向收缩功能强于左心室。
李淑娟朱玲林约瑟李轩狄李运泉覃有振王慧深
关键词:儿童心室功能斑点追踪显像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Libman-Sacks心内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通过复习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Libman-Sacks心内膜炎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儿童SLE合并Libman-Sacks心内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男,2岁5个月。以浮肿为首发症状,伴有皮肤瘀斑及肉眼血尿,按过敏性紫癜及紫癜肾炎治疗无好转。病程中有反复栓塞表现,血清抗磷脂抗体及狼疮相关抗体均阳性,肾脏病理为弥漫性节段增生性肾炎伴膜性狼疮性肾炎,免疫荧光:IgG+/-,IgM++,C3++,C1q++,FRA+,k+。炎症指标不高,多次血培养均阴性。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增大,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见赘生物。予强的松、他克莫司抑制免疫,以及抗凝、强心、利尿等治疗后好转。结论SLE合并Libman-Sacks心内膜炎容易误诊,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抗凝及调整心功能等对症治疗,预后依赖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巴宏军覃有振林约瑟李轩狄王慧深王尧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儿童
脱氢野百合碱诱导建立肺动脉高压犬模型的剂量研究
2014年
研究应用脱氢野百合碱(DHMC)建立肺动脉高压犬模型的合适剂量和技术细节.方法 32只比格犬随机分为4组,1.5mg/kg-1 DHMC组(n=8)、2.0mg/kg-1DHMC组(n=8)、3.0mg/kg-1DHMC组(n=8)、4.0mg/kg-1DHMC组(n=8).取动脉血检测血氧饱和度,外周血检测血浆脑钠肽浓度.穿刺右颈静脉置管插入Swan-Ganz漂浮导管,测量肺动脉压力、肺循环阻力、右心输出量.体外将野百合碱转化为脱氢野百合碱后,经右心室途径分别注射上述剂量的脱氢野百合碱.8周后复测上述指标.实验过程中死亡的比格犬和实验8周时处死的比格犬,均取出肺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5mg/kg-1 DHMC组肺动脉压力及肺循环阻力均未见明显改变,2.0mg/kg-1 DHMC组肺动脉压力、肺循环阻力均明显升高,3.0mg/ kg-1DHMC组肺动脉压力、肺循环阻力均明显升高,但死亡率62.5%,4.0mg/kg-1DHMC组均死于急性肺水肿.结论 脱氢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犬模型呈剂量相关性,小剂量建模不成功,大剂量死亡率高.
林约瑟李淑娟李轩狄朱玲戴刚王慧深
关键词:野百合碱肺性疾病模型比格犬
标准导联心电图对儿童危重症诊治的指导意义
当今在医疗工作中只要有条件,我们都知道在抢救和处理重症儿童以及进行一些复杂的较高难度操作和手术时对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和分析的重要意义。正是这些技术的普及开展才使得儿科学迅速发展,时至今日已经有许多以往无法治愈的疾病得以治愈...
王慧深李轩狄
经胸超声心动图与造影指引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比较
<正>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指引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行PDA介入封堵术的单纯漏斗型PDA共58例,分为造影组21例和超声组37例。造影组应用传统的PDA介入封堵技术,超声组采用TTE指...
朱玲李轩狄林约瑟李运泉李淑娟覃有振王慧深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经胸超声心动图造影术
文献传递
起搏器联合伊布利特治疗儿童慢-快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1例双腔永久起搏器(DDD起搏模式)联合伊布利特治疗儿童慢-快综合征的病例,探讨伊布利特在儿童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诊治1例儿童慢-快综合征,结合病例特点与文献资料,总结分析起搏器联合伊布利特治疗儿童慢-快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置入起搏器后,患儿的心动过缓得以纠正,存在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QT-c间期延长。伊布利特使患儿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消失,但QT-c间期进一步延长。伊布利特继续支持治疗1个月后,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复现,QT-c间期明显缩短;3个月后,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仍存在,但QT-c间期已缩短至正常范围。结论:双腔永久起搏器(DDD起搏模式)是治疗儿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伊布利特对长期性儿童慢-快综合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有短期抑制作用。伊布利特治疗后长期支持治疗和随访非常重要。
周挥茗李运泉巴宏军李轩狄王慧深覃有振
关键词:起搏器伊布利特儿童慢-快综合征
婴幼儿先心术后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巴宏军覃有振林约瑟李轩狄王慧深
常见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误诊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常见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误诊的原因,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儿科就诊的误诊病例。所有病例均接受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共收集7例误诊病例,其中心脏畸形1例,为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伴房间隔缺损误诊为房间隔缺损;血管畸形6例,其中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1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3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衰1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1例。所有误诊病例均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结论临床医生严谨的态度、检查者规范的操作及两者间密切的沟通是有效避免误诊现象发生的关键。
巴宏军徐玲玲林约瑟李轩狄王慧深覃有振
关键词:心血管畸形先天性误诊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
房间隔穿刺术在儿童左侧旁路所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房间隔穿刺术在儿童左侧旁路所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导管消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导管消融术的33例左侧旁路所致PSVT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主动脉逆行消融组和房间隔入路消融组,分析即刻手术成功率,比较手术总透视时间和射线量,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共33例患儿,男22例,女11例。主动脉逆行消融组19例,房间隔入路消融组18例(其中包括4例主动脉逆行消融复发患儿),年龄分别为(10.16±3.06)岁和(10.67±2.20)岁,体质量分别为(37.68±14.28)kg和(37.33±8.64)kg,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总透视时间分别为(20.16±11.41)min和(12.56±5.23)min,射线量中位数分别为67.0mGy和33.5mGy,术后复发率2组分别为21%(4/19例)和0(0/18例),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27、Z=-2.31、χ^2=4.249,均P<0.05)。2组均未发现明确并发症。结论房间隔穿刺术在儿童左侧旁路所致PSVT导管消融中安全可行,房间隔入路消融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左侧旁路消融应首选房间隔入路进行。
朱玲林约瑟李轩狄李淑娟王慧深冯冲唐安丽
关键词: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间隔穿刺左侧旁路导管消融
盐水对比超声心动图在不明原因紫绀儿童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盐水对比超声心动图在不明原因紫绀儿童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旨在提高超声对不明原因紫绀儿童确诊率。方法针对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入院诊治的两例不明原因紫绀患儿,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心脏CT、胸片检查,还...
朱玲李轩狄李淑娟林约瑟李运泉覃有振王慧深
关键词:临床诊断价值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