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干眼
  • 8篇眼症
  • 8篇干眼症
  • 6篇膜炎
  • 4篇疗效
  • 3篇眼外伤
  • 3篇阴虚
  • 3篇阴虚型
  • 3篇植入
  • 3篇植入术
  • 3篇植入术后
  • 3篇肾阴
  • 3篇肾阴虚
  • 3篇肾阴虚型
  • 3篇术后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葡萄膜
  • 3篇葡萄膜炎
  • 3篇人工晶体

机构

  • 21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医院
  • 1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北京市中关村...

作者

  • 29篇李越虹
  • 14篇周婉瑜
  • 11篇韦东
  • 6篇张玉平
  • 5篇王志强
  • 2篇支洪峰
  • 2篇杜本仁
  • 2篇寇秋爱
  • 2篇肖锡珩
  • 1篇陆芳
  • 1篇吕杰
  • 1篇张淑华
  • 1篇魏子孝
  • 1篇麻柔
  • 1篇裴舒然
  • 1篇王桂琴
  • 1篇黄佳娜
  • 1篇徐翠英
  • 1篇吴淑清
  • 1篇许勇钢

传媒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眼外伤职业眼...
  • 3篇中国中医眼科...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针灸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第六届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2
  • 1篇199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眼Ⅰ号颗粒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客观评价干眼Ⅰ号颗粒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水样液缺乏性肝肾阴虚型干眼症72例(144只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干眼Ⅰ号颗粒,对照组口服环戊硫酮片。观察用药前及用药1个月后患者中医证候、主观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Ⅰ(SⅠ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77.1%(54/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5%(36/6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主观症状总积分、BUT、SⅠt、FL评分改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眼Ⅰ号颗粒治疗水样液缺乏性肝肾阴虚型干眼症在有效缓解包括眼部症状、全身症状在内的肝肾阴虚证候方面较环戊硫酮片效果更加明显,在延长BUT、促进泪液分泌、改善FL方面,两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韦东李越虹张玉平周婉瑜
关键词:肝肾阴虚型干眼症
紫花明目合剂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65例
2009年
张玉平李越虹
关键词:病毒性角膜炎单纯疱疹合剂明目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5
2004年
目的 探讨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例 18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①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率为 3 3 % ;②糖尿病、眼部合并症、劳累和早期过度用眼为发病主要影响因素 ;③本病对皮质类激素治疗敏感 ,只要治疗及时 ,一般预后良好。结论 本病可能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急性葡萄膜炎症反应。术前严格掌握适应症 ;术中尽可能彻底清除晶体皮质 ;术后局部不可过早停药、监控糖尿病人血糖变化、早期避免劳累和过度用眼可降低其发生率。
李越虹郭晓萍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术迟发性葡萄膜炎影响因素发病机制糖尿病
273例眼球摘除和眼内容摘除的临床评价被引量:3
1996年
回顾了我院1983年1月~1993年1月10年间眼球摘除和眼内容摘除273例,并对其主要病因、治疗进行了分析评价.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0年间共行眼球摘除、眼内容摘出273例,占同期眼科住院病例5205例的5%.其中男184例,占67%,女89例,占33%.年龄最小15个月,最大75岁,平均34岁.右眼158例,左眼115例.术前无光感156例占57%,光感手动及眼前指数64眼占23%,0.01~1.0者25眼占9%,不明者28眼占11%.病因:本组病例中眼外伤为最多,有152眼占56%,而眼外伤中又以眼球破裂伤占首位,计89眼占眼外伤的59%.眼肿瘤为第2位,有76眼占28%,其中以视网膜母细胞瘤为主,计68眼占眼肿瘤组的 89%(表 1).
李越虹
关键词:眼球摘除眼内容摘除术眼外伤眼肿瘤
双眼短期间隔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研究
2003年
目的 观察双眼短期间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 52例双眼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双眼间隔时间 6d至 1个月 ,根据时间长短分为 3组。A组 :7d之内 (17例 ) ;B组 :10~ 2 0d(2 3例 ) ;C组 :2 1d至 1个月 (12例 )。对各组手术并发症、眼压、视力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 每组双眼间及组间比较在术后视力和并发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双眼手术的间隔时间长短与手术效果没有必然联系 ,糖尿病或伴有原发眼病患者的第 2眼手术间隔时间应以大于
李越虹韦东周婉瑜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
儿童眼外伤的临床特点及分析被引量:9
1992年
儿童眼外伤是危害儿童健康,致残致盲的主要眼病,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防治。现将我院1985~1989年间收治的儿童眼外伤157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发生率:自1985~1989年5年间,我院共收治眼外伤住院患者446例,其中14岁以下儿童眼外伤157例,占眼外伤总数的35.2%。2、性别与年龄:男135例占86%。
李越虹支洪峰李亚楠张凤霞
关键词:儿童眼部损伤
糖尿病短泪膜破裂时间型干眼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讨糖尿病短泪膜破裂时间型干眼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方法:从2018年3-11月笔者所在医院选取60例糖尿病短泪膜破裂时间型干眼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0例非糖尿病短泪膜破裂时间型干眼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糖尿病短泪膜破裂时间型干眼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结果:两组眨眼频率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EE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脂质层厚度薄于对照组,睑板腺拍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干眼症患者中,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睑板腺缺失或短缩的程度更大,从而让平均脂质层厚度变得更薄,进一步导致泪膜破裂时间更短,在临床上值得研究探讨。
李玲李越虹
关键词:糖尿病干眼症状体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与中医证候关系的探讨被引量:9
2006年
周婉瑜李越虹黄佳娜魏子孝
关键词:病变分期视网膜微血管病变致盲眼病证候规律中医防治
绝对期和近绝对期青光眼的手术治疗
1995年
绝对期和近绝对期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李越虹,吕杰(吉林省人民医院眼科130021)张淑华(吉林市医院眼科132001)我们自1990年12月~1994年12月采用手术联合用药的方法,治疗了绝对期和近绝对期原发性青光眼22例,使大部分病人较长时间维持或改善...
李越虹吕杰张淑华
关键词:青光眼外科手术
电梅花针刺激对青少年近视眼的生物干预作用被引量:31
2007年
目的:观察电梅花针刺激治疗近视眼的疗效及对眼内组织结构的生物干预作用。方法:将160例轻度青少年近视(屈光度<-3.00D)患者随机分为2组:电梅花针组(80例)选择针灸按摩仪的电梅花针模式叩击患者睛明、承泣、太阳、内关穴进行治疗;药物组采用双星明滴眼液局部点眼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睫状体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电梅花针组总有效率为80.0%,药物组总有效率为58.1%,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电梅花针组在降低近视眼调节状态下的晶状体和睫状体厚度、解除睫状肌痉挛方面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2组对于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均无影响作用。结论:电梅花针刺激是提高近视眼视力、纠正屈光不正、延缓近视发展的有效方法。
李越虹王志强韦东
关键词:梅花针疗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