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凡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生脉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US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生脉注射液对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USP患者81例,PCI术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抗凝、抗血小板、β受体阻滞剂及他汀类调脂药(可定)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后当天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50ml,qd)1周。所有患者于术前1天、术后第2天、术后4周分别测定hs-CRP、TNF-α水平。结果 2组hs-CRP、TNF-α在PCI术后第2天较术前均升高,术后4周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USP患者PCI术后联合应用生脉注射液可进一步抑制炎症反应。
- 李越凡张新丽丁发明
-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生脉注射液超敏C反应蛋白
- 坎地沙坦对染尘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对染尘大鼠矽肺形成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肺纤维化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预组、对照组,每组32只。干预组每天灌胃坎地沙坦10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同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周后,模型组和干预组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将0.5ml矽尘混悬液(浓度为50mg/ml)缓慢注入气管,对照组大鼠气管内注入0.5ml灭菌生理盐水。染尘后第2天,各组大鼠恢复先前的处理后第3、7、14、28天各处死大鼠8只。计算肺脏系数并进行肺组织HE及Masson染色观察;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肺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表达水平;用ELISA测定肺泡灌洗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峨)及AngⅡ含量。结果干预组大鼠第3、7、14、28天肺泡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干预组大鼠肺脏系数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干预组肺泡灌洗液中TGF-β.和AngⅡ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肺泡灌洗液中TGF-β。和AngⅡ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和干预组肺组织ACE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肺组织ACE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使用坎地沙坦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染尘大鼠的肺组织炎症和肺纤维化程度,降低肺泡灌洗液中的TGF-β.和AngⅡ含量,下调肺组织中ACE表达。
- 尹刚朱为勇张华李越凡张春玲
- 关键词:矽肺坎地沙坦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紧张素类
- 心可舒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服用心可舒片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黏附因子的变化。方法:在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基础上加用心可舒片,每日4片,1日3次,共4周。检测hsC-RP,细胞黏附因子的变化。结果:心绞痛患者口服心可舒片后,其高敏C-反应、细胞黏附因子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可舒片可能减轻心绞痛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易损斑块的内皮功能,使易损斑块得以稳定,最终使心绞痛患者受益。
- 李越凡王艳丽
- 关键词:心绞痛心可舒片高敏C-反应蛋白细胞黏附因子
- 斯巴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赵红李娟李越凡
- 关键词:斯巴敏肠易激综合征
- Sirt1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早期心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通过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对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SAHH)糖尿病心肌病早期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对照组、早期糖尿病模型组(DM组)和白藜芦醇处理组(RES组),RES组给予白藜芦醇2.5 mg/(kg·d)灌胃2周处理。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结构变化,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相关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S-腺苷甲硫氨酸(SAM)及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肌组织SAHH、Srit1等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显微镜下DM组大鼠心肌组织可见不同程度炎细胞浸润、甚至变性,而RES组心肌组织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少量心肌细胞呈长杆状,坏死灶不明显,嗜酸性变较DM组轻。HPLC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DM组和RES组的Hcy分别为(45.37±7.99)、(101.78±16.77)和(86.33±10.09)μmol/L,DM组和RES组较对照组升高,但RES组低于DM组;SAH分别为(50.33±7.34)、(22.92±4.32)和(33.45±7.88)μmol/L,DM组和RES组较对照组降低,但RES组高于DM组;SAM分别为(66.34±9.99)、(69.56±9.01)和(70.89±11.33)μmol/L,各组间无显著差异;SAHH分别为(44.11±5.17)、(92.33±17.56)和(19.73±4.07)μmol/L,DM组较对照组升高,RES组较对照组降低;Srit1分别为(80.12±10.09)、(29.11±3.91)和(107.32±13.24)μmol/L,DM组较对照组降低,RES组较对照组升高。结论:SAHH及下游Hcy等的表达可能是早期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机制,而Sirt1对SAHH的表达调控作用可能起重要作用。
- 李越凡徐丹李婷官明德
-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同型半胱氨酸S-腺苷甲硫氨酸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