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莎
- 作品数:37 被引量:26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咖啡中咖啡因、咖啡酸及绿原酸的含量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建立咖啡豆中咖啡因、咖啡酸和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咖啡豆中咖啡因、咖啡酸和绿原酸的含量,以Phenomenex Luna 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5%甲酸水,流速1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5nm,梯度洗脱。结果:咖啡因、咖啡酸、绿原酸分别在250~15.6μg/m L(r=0.9997)、20~0.02μg/m L(r=0.9999)、300~3.2μg/m L(r=0.9999)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8.28%~99.23%。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咖啡豆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 李莎莎于娟谭淑瑜梁洁
- 关键词:咖啡豆
- 补肾活血方对兔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研究被引量:26
- 2014年
-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活血方对Hulth法复制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中软骨组织结构的改变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的影响,探讨其对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48只新西兰兔,6只为正常对照,42只用Hulth法复制骨关节炎模型,4周后在模型中随机处死6只动物取材光镜下观察,造模成功后将其余36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治疗组以补肾活血方15 g·kg-1·d-1ig,模型组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的第4,6,8周分别在2组随机处死6只动物,取48只动物股骨髁软骨做石蜡切片行HE染色、观察软骨细胞形态,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IL-1β,TNF-α及关节液中MMP-2。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1在第4,6,8周显著升高(P<0.01),MMP-2,TNF-α在第4,6周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Mankin's分数在第8周治疗组显著降低(P<0.001);IL-1β在第8周治疗组血清中显著降低(P<0.05);MMP-2在第6周关节液中显著降低(P<0.01);TNF-α在第6周血清中显著降低(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降低IL-1β含量,在关节炎早期可降低MMP-2和TNF-α,并可改善软骨组织形态从而保护关节软骨。
- 于娟李莎莎叶莹仪葛鸿庆陈文治邓晓强余宇峰
- 关键词:补肾活血方膝骨性关节炎炎症细胞因子
- 关节腔内注射高乌甲素对兔膝骨性关节炎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对Hulth法复制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中软骨的结构变化及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42只新西兰兔用Hulth手术法复制骨关节炎模型,4周后随机处死6只动物取材光镜下观察,造模成功后将其余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高乌甲素组和模型组,高乌甲素组以0.5 mL/kg体重关节腔内注射高乌甲素,每周1次,共4周。模型组给予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给药4、6、8周后分别在2组随机处死6只动物,取股骨髁软骨做石蜡切片行HE染色、观察软骨细胞形态,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IL-1β、关节液MMP-2浓度。结果相比于模型组,Mankin's分数给药6周后明显降低(P<0.01),给药8周后显著降低(P<0.001)。关节液MMP-2浓度给药4周后明显降低(P<0.05),给药6周后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乌甲素具有降低关节液MMP-2含量以及促进关节软骨结构修复的作用。
- 于娟李莎莎叶莹仪葛鸿庆陈文治邓晓强余宇峰
- 关键词:高乌甲素膝骨性关节炎炎症细胞因子
- 冬凌草甲素诱导人结肠癌细胞LOVO凋亡及其对P53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LOVO细胞凋亡的诱导及其对P53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LOVO细胞生长抑制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OVO细胞的凋亡率和P53的表达。结果:冬凌甲素对LOVO细胞生长抑制呈量效和时效的关系。其作用浓度为1.5、5和8μmol/ml时,LOVO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4%,26.6%和35.8%,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P<0.01);P53的表达分别为48.4%,44.6%和17.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冬凌草甲素对LOVO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可诱导结肠癌细胞的凋亡并且和P53的调控有关。
- 黄羽张娴李莎莎郑芳
- 关键词:冬凌草甲素凋亡P53
- OPA-FMOC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两种常用食用菌中蛋白氨基酸和非蛋白氨基酸的含量被引量:5
- 2018年
- 本文研究了两种常用食用菌-香菇、金针菇中蛋白氨基酸(PPA)及非蛋白氨基酸(NPPA)的组成及含量,并对其进行营养、呈味评价。采用OPA-FMOC柱前衍生化法确定香菇、金针菇中PAA及NPAA的组成及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香菇中含有15种PAA,其含量为10.99 mg/g,含有2种NPAA,其含量为2.37 mg/g,其中必需氨基酸(EAA)含量为4.39 mg/g、呈味氨基酸(FAA)含量为5.40 mg/g;金针菇中含有14种PAA,其含量为16.79 mg/g,含有2种NPAA,其含量为3.99 mg/g,其中EAA含量为5.98 mg/g、FAA含量为9.96 mg/g。本文建立的方法准确可行,可用于两种菌类中的PAA和NPAA测定。香菇中PAA种类多于金针菇,其中EAA种类多于金针菇,金针菇中的PAA、NPAA含量均高于香菇。金针菇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香菇营养价值均衡,为两种常用食用菌的产品再次开发提供依据。
- 谢志茹程敏谭丽容肖雪李莎莎
- 关键词:香菇金针菇
- 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及对策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清开灵注射液是中医临床常用药,本文主要综述了清开灵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其发生原因,并对临床使用注意事项等做了初步探讨。
- 史留喜肖玉春李莎莎
- 关键词:清开灵注射液中药注射液
- 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的丹参研究趋势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丹参为常用大宗中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功效。丹参药理活性明显,应用广泛,开发潜力巨大。本文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服务系统检索,对已公开丹参专利的申请年度分布及技术衍变趋势、技术生命周期、主要专利权人及专利权人技术分布、技术年度分布、高质量有效专利技术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共检索得到29 468条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近几年呈现锐增的趋势,丹参的保健食品类及农业类相关研究近期得到较好的发展;技术生命周期结果显示丹参研究处于成长期;前10位主要专利权人平均专利申请量约为100条,技术格局有所不同;近十年丹参专利技术领域分布出现多样化,主要分布于医药、农业、化工、工程等领域;丹参相关研究的热点领域为A61K35和A61K36,专利质量有待提升。目前丹参研究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涉及范围广泛,在诸多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
- 谢志茹李莎莎王乐琪肖雪李卫东郭姣
- 关键词:丹参
- 基于LC-MS法对醋三棱成分快速鉴定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建立醋三棱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TOF-MS)法对醋三棱70%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鉴定;色谱柱:Waters ACQUITY^(TM) BEH C_(18)(100 mm×2.1 mm,1.7μm);以0.05%甲酸水溶液(A)-0.05%甲酸乙腈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柱温30℃;进样量2μL。质谱条件:AB Sciex Triple TOF 5600质谱仪;ESI源,运用正负离子模式分析。结果:在优化的液质条件下,通过分析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及元素组成,并结合相关文献,共鉴定出醋三棱中33个化合物。结论:通过UPLC-TOF-MS技术,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醋三棱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定方法。
- 李景彪罗朵生李莎莎罗婷婷郭姣
- 口服液类保健食品中18种重金属元素检测被引量:6
- 2019年
-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基于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源于中草药的口服液类保健食品中18种重金属元素(Pb、Cd、As、Hg、Cu、Pt、Pd、Ir、Rh、Ru、Os、Mo、Ni、Cr、V、Mn、Fe、Zn)的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口服液样品,以Ge、In、Bi元素作为校正基体效应与信号漂移的内标元素,使用ICP-MS对十批样品中18种重金属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18种重金属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0001~2.743 ng/mL之间,精密度RSD在0.49%~4.29%之间,重复性RSD值在1.2%~15%之间,加样回收率在82.74%~122.7%之间;检测两种口服液中18种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口服液类保健食品中重金属检测,可为保健食品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 程敏展敏谭丽容严诗楷严诗楷李莎莎
-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重金属检测中草药保健食品
- 消症方对子宫腺肌病内膜间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消症方对子宫腺肌病在位及异位内膜间质细胞(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ES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5组:消症方高、中、低剂量组,空白对照及孕三烯酮组。采用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培养腺肌病在位及异位ESC,药物处理腺肌病细胞24h后,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结果消症方呈一定浓度依赖性的抑制腺肌病在位及异位ESC的增殖;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部分细胞固缩,胞质致密,核染色质浓集;与对照组相比,消症方能显著诱导在位及异位ESC凋亡(P<0.05);消症方可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结论消症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作用可能与其通过促进细胞凋亡、阻断周期进程以抑制腺肌病在位及异位ESC增殖有关。
- 尹莉朱林燕李莎莎孙静黄健玲余冬青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内膜间质细胞增殖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