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程明

作品数:14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石化海相前瞻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中生代
  • 5篇太行山北段
  • 3篇逆冲
  • 3篇锆石
  • 2篇岩体锆石
  • 2篇应力场
  • 2篇中段
  • 2篇推覆
  • 2篇推覆构造
  • 2篇褶皱
  • 2篇向斜
  • 2篇构造应力
  • 2篇构造应力场
  • 2篇白云鄂博
  • 2篇白云鄂博群
  • 2篇板内
  • 2篇SHRIMP
  • 2篇U-PB年龄
  • 1篇断层
  • 1篇断层滑动

机构

  • 1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冶金地质...
  • 1篇天津市地震局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乌普萨拉大学

作者

  • 14篇李程明
  • 11篇张长厚
  • 5篇林逸
  • 3篇刘阳
  • 2篇黄费新
  • 2篇邓洪菱
  • 2篇孙赫
  • 2篇邓洪旦
  • 2篇郑杰
  • 2篇刘孜
  • 2篇魏波
  • 2篇刘磊
  • 2篇史小龙
  • 1篇许博
  • 1篇李寒滨
  • 1篇何登发
  • 1篇滕飞
  • 1篇唐宇

传媒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地质与勘探
  • 2篇第六届地质构...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第七届构造地...
  • 1篇第五届构造地...
  • 1篇2017中国...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西部白云鄂博群叠加变形:对华北北缘前中生代构造演变过程与方式的启示
<正>白云鄂博裂谷是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新元古代裂谷之一,与大致同时代的燕-辽裂谷相比,它更靠近华北克拉通的北部边缘。已有的研究工作成果显示,上述两个裂谷中沉积地层的变形存在显著差异,但具体变形特征的差别及其原因并不清楚。...
侯丽玉张长厚林逸李程明黄滢竹董腾
文献传递
基于断层滑动矢量应力反演的燕山中段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应力场序列被引量:9
2015年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承德一带地层记录齐全且构造变形复杂。该区域主要构造形迹及其运动学特征已经得到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但有关形成这些构造形迹的古构造应力场及其演变过程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根据断层滑动矢量应力反演理论和方法,通过露头与区域尺度断层运动学数据的搜集与处理,结合研究区域构造层划分特征及主要岩石地层单位的年代学资料,对研究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构造应力场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经过对擦痕数据进行应力反演并综合分析,共划分出3期5阶段应力场:中侏罗世下花园组沉积之后–髫髻山组火山活动之前的NNW向挤压(D1)(〈173~165 Ma);晚侏罗世土城子组沉积中–晚期 N-S 向挤压(D2-1)(〈152~139 Ma);早白垩世初土城子组沉积期末 NNE-NE 向挤压(D2-2)(〈139~135 Ma);以及早白垩世张家口组火山喷发之后垂向挤压主导的多向伸展(D3-1)和 NW-NNW 向弱挤压(D3-2)(〈125 Ma之后)。其中,中–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初以挤压为主,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发生了大〈60°的顺时针旋转,且土城子组沉积作用发生于此挤压作用为主的构造背景之下。早白垩世以伸展为主,并有弱挤压作用出现。同时,研究区内未发现与中侏罗世以来古太平洋板块或伊佐奈岐(Izanagi)板块俯冲作用相关的近 W-E 向或 NW-SE 向挤压应力场的存在,可能与克拉通内部变形不均匀有关。
林逸张长厚李程明史小龙
关键词:中生代擦痕构造应力场
燕山-太行山北段中生代收缩变形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被引量:66
2011年
燕山-太行山中生代收缩构造变形主要表现为基底卷入的逆冲构造、基底为核的大型纵弯褶皱构造,以及韧性逆冲推覆构造.构造形迹展布方向主要有近WE,NWW和NE-NNE向.在总体构造线呈NNE向展布的太行山构造带和辽西燕山东段,均发现有近WE向和NWW向收缩构造变形.收缩变形发生在二叠纪晚期、三叠纪、侏罗纪及早白垩世.它们的发生已经使克拉通遭受破坏.燕山中部近NS向构造剖面复原表明,在135Ma之前的构造变形缩短率约为38%.华北东部晚古生代和早中生代岩相古地理研究显示,收缩变形前的地壳厚度约为35km.如果将上述地质历史时期韧性剪切收缩变形反映的变形深度(20~25km)作为卷入收缩变形的地壳厚度,并假定水平缩短变形量由垂向地壳加厚所调节,则在南北向缩短变形之后地壳厚度可达47~50km,已经接近拆沉构造模型下地壳榴辉岩化所需的地壳厚度.同时,加厚地壳均衡抬升产生的重力势能差,与地壳加厚期间持续不断的岩浆活动导致的岩石圈强度弱化,为在区域构造应力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情形下产生中浅部地壳的伸展垮塌创造了充分条件.因此,燕山太行山中生代收缩构造变形,一方面直接导致了克拉通岩石圈浅层稳定状况的破坏,另一方面为在深部可能发生的拆沉作用和在浅部产生强烈伸展变形创造了有利条件.拆沉作用和伸展变形可能同是早期收缩变形导致地壳强烈加厚的结果.伸展变形既可以与拆沉作用相伴发生,也可以单独出现,不宜将浅层伸展变形作为深部拆沉作用曾经发生的直接证据.
张长厚李程明邓洪菱刘阳刘磊魏波李寒滨刘孜
燕山中西段晚中生代区域转换构造及其意义
张长厚李程明邓洪旦韩亚超武龙云林逸
文献传递
纵弯横跨叠加褶皱中被强烈改造的早期褶皱之识别:以内蒙古白云鄂博群为例
2020年
在纵弯横跨叠加褶皱变形中,早期相对宽缓褶皱被晚期紧闭褶皱强烈改造后的正确识别,对于重建叠加褶皱变形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前人模拟研究所建立的定性模型,利用可视地质Visible Geology网站在线软件进行正演与反演分析,提出了纵弯横跨叠加褶皱模型(Mode 1)中被强烈改造的早期褶皱的识别方法,即根据晚期紧闭褶皱转折端产状的空间变化规律以及相应枢纽产状的数据统计,确定早期褶皱的形态和位态。基于大比例尺详细构造填图,在内蒙古中部白云鄂博群中运用该方法首次识别出了先于E-W至NEE向主期褶皱而形成的NNW向褶皱构造。该早期区域性褶皱的识别,合理地解释了白云鄂博群主期褶皱的形态和位态特征,为重新厘定该套地层的构造变形序列,进而全面认识和评价白云鄂博矿区的成矿和赋矿构造特征,提供了全新视角和重要证据。同时,为极强烈后期变形可能产生的纵弯横跨叠加褶皱干涉样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天然变形实例。
侯丽玉张长厚李程明林逸黄滢竹董腾伍宏美
关键词:白云鄂博群
太行山北段麻棚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意义被引量:16
2010年
在太行山构造-岩浆-多金属成矿带上沿NNE向发育大量的中-酸性侵入岩,其中太行山北段阜平南部的麻棚岩体与石湖金矿成矿因素关系紧密,因此倍受关注。本文报道了麻棚岩体北部过渡带中花岗闪长岩SHRIMPU-Pb年代学数据(125.0±3.4Ma),该年龄是目前已知太行山北段中生代侵入岩年龄值中最年轻的。同时这一结果表明,直至125Ma,太行山北段的岩浆活动依旧活跃;其次,该年龄对太行山北段NW向断裂系统的活动时间进行了限定。
刘阳李程明郑杰黄费新孙赫唐宇许博
关键词:SHRIMP
华北克拉通中部太行山东缘逆冲断裂带的年代学限制
李程明张长厚
新疆库车盆地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沉积碎屑矿物成分及其物源区示踪与构造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同构造沉积物质记录了解物源区剥蚀作用过程进而探索盆山构造相互关系,是大陆构造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砂岩骨架成分分析和重矿物及部分标型矿物分析方法,已被较多地用来探索新疆天山造山带与其南部库车盆地晚中生代以来的相互关系和构造演变过程,但是关于中生代较早时期库车盆地构造属性及北部造山带隆升剥蚀过程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分歧。本文运用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方法,对库车盆地北缘中段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砂岩中具代表性的15个砂岩样品中的38颗碎屑长石和26颗碎屑白云母矿物进行了矿物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长石主要来自变质岩物源区,25颗碎屑白云母均属多硅白云母,表明其源区岩石曾经历了高压变质作用。这些多硅白云母中Si原子含量显示它们比目前保留在天山造山带高压变质带蓝片岩和榴辉岩中的多硅白云母形成的压力要低,可能反映了源区高压变质岩的正常剥露顺序。这项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时期,库车盆地北部天山造山带中的高压变质岩已经剥露于地表并遭受剥蚀成为物源供给区。具体是中天山南缘早古生代高压变质带还是晚古生代南天山高压变质带作为重要物源区,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刘磊张长厚何登发魏波李程明
关键词:多硅白云母长石库车盆地
华北克拉通燕山构造带中部中生代板内收缩构造变形及其意义
李程明张长厚
文献传递
太行山北段东麓中生代挤压变形及其意义——以唐县-曲阳一带为重点的研究
太行山现在被普遍认为是板内变形带,此地区存在着大量的板内挤压变形现象,但是大多数文献及研究反复强调的是太行山地区的伸展变形,对于伸展前的挤压变形缺少关注.最近笔者对位于太行山北段东麓的唐县-曲阳一带的中生代构造变形做了比...
李程明张长厚
关键词:推覆构造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