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江
- 作品数:35 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长春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竭大鼠骨髓红系祖细胞的增殖作用被引量:2
- 2008年
- 杜玉君王冠军杨亮李秀江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慢性肾衰竭
- 重症监护病房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调查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造成医院感染的原因及传播途径,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对2008年10月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下呼吸道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8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ICU13 d内陆续发生8例患者下呼吸道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8例患者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7例患者使用呼吸机,2例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同一克隆株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结论 ICU布局流程不合理、个别医务人员无菌观念淡薄、无菌操作执行不严格、手卫生落实不到位和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等因素可能引起下呼吸道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
- 刘永华刘媛媛王晓明李秀江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
- 脂肪栓塞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 1999年
- 李秀江杜玉君韩巍刘德铭
- 关键词:脂肪栓塞综合征
- ICU医院内真菌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研究ICU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ICU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血、痰、粪便、尿、腹腔引流液培养结果及其临床资料。结果:84例ICU深部真菌患者中共分离出108株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及光滑念珠菌为主,其中白色念珠菌占47.22%,光滑念珠菌占31.4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占75%),其次为消化道感染(占9.26%)。结论:ICU真菌感染菌种有自己的特点,治疗重在预防。
- 张国兴李秀江
- 关键词:ICU深部真菌感染
- 重组人促红素对老年慢性肾衰病人氧自由基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素(r H E P O )对慢性肾衰患者体内氧自由基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测定 19 例老年慢性肾衰尿毒症期患者 r H E P O 治疗前后血浆 M D A 、 S O D 及红细胞 G S H Px 含量。结果 r H E P O 治疗后慢性肾衰病人 M D A 含量降低, S O D 、 G S H Px 活性升高。结论 r H E P O 纠正肾性贫血同时,可清除体内氧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
- 杜玉君李秀江徐学明
- 关键词:重组人促红素肾功能衰竭
- 血液灌流联合CVVH治疗在MODS中的治疗作用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持续-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us-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HP联合CVVH对MOD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20例行HP联合CVVH的MODS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白细胞、氧分压、肝、肾功能和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水平的变化。结果:HP联合CVVH治疗后的MODS患者其临床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联合CVVH能改善MODS患者的临床指标,降低MODS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可改善MODS患者的预后。
- 王晓雯关英慧迟红丽李秀江
- 关键词:血液灌流CVVH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老年重症患者低蛋白血症的相关临床指标分析被引量:25
- 2011年
- 目的探讨低蛋白血症对老年危重症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入住ICU科的老年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入科时血清白蛋白水平并进行如下分析:(1)根据预后分成死亡组与存活组,统计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变化;(2)根据血清白蛋白水平分成正常白蛋白组及低度、中度、重度低蛋白血症组,对其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住院疗程、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3)对不同血清白蛋白水平患者的呼吸支持治疗及VAP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4)对不同营养支持治疗手段纠正白蛋白水平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存活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白蛋白组与低蛋白血症组相比真菌感染率、MODS发生率、住院时间、VAP、病死率均有显著差异。(3)随着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降低,VAP发生率明显增高,脱机时间延长;随着血清白蛋白水平的下降出现VAP的时间提早。(4)多种手段联合治疗低白蛋白血症能有效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结论老年危重症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死率密切相关,尽早使用多种营养支持途径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对提高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有重要作用。
- 王胜军孙霓孙晓佳杜玉君李秀江
- 关键词:老年患者低蛋白血症病死率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脂多糖所致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利用内毒素(LPS)建立大鼠肝脏损伤模型,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为防治LPS引起的肝脏损伤提供依据。方法:将4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EPO对照组、LPS组和LPS+EPO组,每组10只。LPS组、LPS+EPO组大鼠尾静脉注射LPS(10mg.kg-1)建立肝损伤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30 min后,LPS+EPO组和EPO对照组给予rhEPO(5 000U.kg-1)经尾静脉注射,其余2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在LPS注射后6和24h每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在第24小时处死其余大鼠,制备肝组织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结构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肝脏超微结构改变。应用免疫印记方法检测大鼠丙氨酸转氨酶(AKT)、磷酸化丙氨酸转氨酶(P-AKT)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LPS+EPO组大鼠血清ALT、AST和TNF-α水平升高(P<0.05);LPS组升高显著多于LPS+EPO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LPS组AKT和NF-κB表达增强;与LPS组比较,LPS+EPO组P-AKT及NF-κB表达下降。光镜下可见LPS组肝脏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肿胀坏死;LPS+EPO组亦可见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肿胀,但较LPS组轻微。电镜下LPS组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微绒毛消失、肝细胞空泡化;LPS+EPO组细胞损伤表现相似,但较LPS组轻微。结论:EPO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减轻组织退变有效地保护LPS所致的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有关。
- 张国兴孙宇孙霓李秀江杜玉君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内毒素肝损伤
- 晚期肺癌合并再喂养综合征一例被引量:2
- 2017年
- 患者 女性,66岁,2年半前诊断为肺癌,行左肺下叶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结果为小细胞肺癌,术后分期pT2aN2M0ⅢA局限期.术后EC方案化疗6个周期,疗效评价为临床完全缓解(CCR).1年前发现多发骨转移,再次行EC方案化疗6个周期后,疗效评价为疾病稳定(SD),化疗过程中伴有食欲减退,5个月前因骨痛再次就诊,
- 张国兴李秀江
- 关键词:肺肿瘤再喂养综合征低磷血症
- 氯喹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氯喹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为氯喹作为肝癌治疗药物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数生长期人肝癌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氯喹(8.00、16.00、32.00、64.00和128.00mmol·L-1)处理组,用MTT法检测不同培养时间(24、48和72h)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2.00~128.00mmol·L-1氯喹处理HepG2细胞24h和8.00~128.00mmol·L-1氯喹处理HepG2细胞48h~72h,细胞增殖活性随着剂量和时间增加而逐渐下降(P<0.01),以72h、128.00mmol·L-1氯喹抑制作用最强(P<0.01);与对照组比较,氯喹处理组(32.00~128.00mmol·L-1)G2/M期细胞比率及细胞凋亡率随着剂量增加而上升(P<0.01),以128.00mmol·L-1组最为明显。结论:氯喹具有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作用,可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并可使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而抑制细胞活性,可能作为肝细胞癌的治疗药物。
- 关英慧李秀江杨秋平迟宝荣
- 关键词:肝细胞氯喹细胞凋亡细胞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