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爱军

作品数:24 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平顶山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食品
  • 3篇中毒
  • 3篇食物
  • 3篇食物中毒
  • 2篇学龄
  • 2篇学龄儿童
  • 2篇沙门氏菌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实时荧光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污染
  • 2篇消毒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酶联
  • 2篇酶联免疫
  • 2篇酶联免疫吸附

机构

  • 22篇平顶山市疾病...
  • 2篇河南省疾病预...
  • 2篇平顶山学院

作者

  • 22篇李爱军
  • 11篇宋秋坤
  • 9篇王孝文
  • 7篇郭晏强
  • 5篇王慧晶
  • 5篇王轶
  • 5篇李宗瑾
  • 4篇王芳
  • 4篇李琼
  • 3篇张锦娟
  • 3篇谢明军
  • 2篇罗学东
  • 2篇李蓬
  • 2篇谢清梅
  • 2篇马红梅
  • 1篇王贺丽
  • 1篇石朝辉
  • 1篇罗学东
  • 1篇李丽
  • 1篇李艳艳

传媒

  • 5篇医学动物防制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现代疾病预防...
  • 1篇全国消毒论文...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20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城区居民膳食结构及食物消费量调查
2024年
目的分析河南省平顶山市城区居民食物消费量,评估居民膳食结构,为营养相关政策修改制定和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平顶山市城区3岁及以上人群,采用非连续3 d 24 h回顾询问法和称重记账法进行食物和调味品消费量调查。结果2020年共调查119户406人,居民过去1个月豆类、蛋类、蔬菜菌类制品食用率较高,分别为40.12%、34.81%、29.05%。居民每标准人日谷薯类摄入量中位数为502.70 g、蛋类55.31 g、食用盐5.91 g、蔬菜类203.87 g、水果类52.86 g、水产类0.00 g、奶及奶制品0.00 g、大豆及坚果12.93 g、畜禽肉类75.51 g、食用油26.16 g,其中,男性谷薯类摄入量大于女性(Z=1.86,P<0.05)。居民谷薯类、蔬菜、饮用水摄入量与年龄呈正相关(r=0.18、0.15、0.21,P均<0.05)。各类食物中仅谷薯类和蛋类摄入量高于《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项目》监测数据(Z=8.50、11.28,P均<0.05)。结论平顶山市城区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蔬果、奶类、水产品、大豆及坚果摄入量不足,应继续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培养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良好饮食习惯。
宋秋坤张璐王轶王淑艳张雷燕王芳李爱军
关键词:膳食调查膳食结构营养
2015年平顶山市食物中毒风险评估报告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对我市食物中毒风险进行评估,探讨流行特点及措施办法,最大限度应对食物中毒事件多发。方法调查整理分析2015年度全市食物中毒资料,对全年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大多县区发生不同程度食物中毒事件,自5月份发生首起事件至8月份,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7起,以植物性、化学性、细菌性以及不明原因等均有发生。结论有毒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仍时有发生,夏秋季仍是食物中毒高发季节,其发生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严加防范。
王孝文宋秋坤李爱军
关键词:食物中毒
平顶山市传染病疫点消毒技术演练评估
2013年
目的提高疾控专业队伍的业务技能,建立健全传染病的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和疫点消毒应急处理能力。方法通过现场演练评估、桌面推演评估和六步洗手法的掌握情况评估,锻炼疾控队伍传染病疫点消毒技术能力。结果通过演练全面提升了疾控队伍传染病疫点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结论开展传染病疫点消毒技术演练工作非常有必要,今后应广泛开展业务学习,实施全员培训,定期进行业务考核,逐步完善应急机制,不断提升专业人员的业务理论和操作技能水平。
张锦娟李爱军谢青梅
关键词:消毒技术演练
2003年平顶山市殡仪馆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为了解平顶山市殡仪馆微生物污染状况及消毒工作质量,减少在殡仪馆内引起的交叉污染.方法:采用采样检测方法.结果:悼念厅的空气菌落总数平均为0.63cfu/(皿·5min);殡仪馆停尸间物体表面的菌落总数均为13.33...
张锦娟李爱军贺永军罗学东
关键词:殡仪馆微生物污染消毒工作
文献传递
城市和农村生活饮用水中菌落总数平皿计数法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和B类评定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对城市和农村生活饮用水中菌落总数进行A类和B类不确定度评定,以提高实验室结果科学性。方法采用平皿计数法检测饮用水中菌落总数,按照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A类和B类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某城市和农村生活饮用水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40 7和0.055 4,菌落总数报告分别为(45±4)CFU/ml和(5.1±0.6)CFU/ml(k=2.26,P=95%)。结论 A类和B类不确定度均应进行评定,可用多次重复性检测评定不确定度,在标准限值附近的样品应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李宗瑾王轶郭晏强李爱军王慧晶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菌落总数不确定度
2017年平顶山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2017年平顶山市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为平顶山市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平顶山市手足口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进行总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 virus group A type 16, Cox Al6)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 EV71)病原学检测,并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所采集的320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中,肠道病毒阳性226份,总检出率为70.63%;其中Cox Al6、EV 71、EV 71+Cox Al6和其它肠道病毒等4种(类)病毒的检出数分别为42份、82份、1份和101份,分别占肠道病毒阳性总数的18.58%(42/226)、36.28%(82/226)、0.44%(1/226)和44.69%(101/226)。患者以3岁以下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以散居儿童为主。结论应持续加强当地儿童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监测,并建议进行其他肠道病毒的分型检测,动态掌握手足口病病原学变化规律,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明确的病原学依据。
李琼李蓬王慧晶郭晏强李爱军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实时荧光PCR
平顶山市食源性疾病事件流行特征及防控建议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2015-2019年食源性疾病事件流行特点及发生规律,为科学防控提供技术参考。方法收集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系统上报的事件信息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分析事件发生的季节、场所、原因、致病因素等特点。结果2015-2019年共上报食源性疾病事件31起,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381例,罹患率19.14%,病死率0.52%。第三季度为高发期,其中8月最高,占35.48%。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发病患者数最多的为农村宴席。发病患者数小于10例的事件占64.52%。不明原因引起的事件和发病患者数最多,化学性中毒事件罹患率和病死率最高。亚硝酸盐、毒蕈、致病微生物为主要致病原因。误食误用和加工储备不当为主要已知致病因素。结论食源性疾病事件高发季节仍是夏秋季,应加强重点时节及场所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培训和监督管理,提高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宋秋坤王慧晶王轶王孝文郭晏强李爱军
关键词:健康教育
一起农村宴席引起的肠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一起农村宴席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原因及可疑危险因素,为类似事件调查处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事件进行分析,借助实验室检测技术查找致病因素。结果260人参加宴席,发病62人,罹患率23.85%。患者主要症状为腹泻、发热;潜伏期最短2 h,最长35 h,平均18.5 h;50岁以上患者占46.77%。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椒盐大虾(OR=2.97)和凉拌猪头肉(OR=2.83)为可疑食品;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PFGE)结果显示,患者排泄物、可疑食物半成品、可疑物品中检出的肠炎沙门氏菌属同一克隆株。结论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结果判定,该起食物中毒事件是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建议相关部门对农村餐饮机构加强监督和管理,加大对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宋秋坤赵雯婧王轶郭晏强李爱军张璐
关键词:肠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基层疾控机构绩效考核工作的难点与对策被引量:4
2012年
2011年底,平顶山市对所辖10个县(市)区2010年度的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进行了考核评估。按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卫疾控发[2008]68号)要求,采取听汇报、看资料、现场考察等方法,认真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客观公正地评价考核指标,考核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加以指导,帮助县(市)区准确理解指标要求,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
李爱军
关键词:绩效考核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布鲁菌病检测方法比较和ROC曲线分析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比较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等血清学检测方法的特性和诊断效能,为科学检测提供数据依据。方法同时利用RBT、ELISA和SAT等方法检测221份血液标本,对阳性率进行比较。以细菌培养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SAT的阳性率均低于RBT和ELISA,RBT与ELISA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590)。RBT、ELISA和SAT的AUC均在0. 7~0. 9,诊断效能均为中等。SAT的AUC、特异度、准确度、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等指标均高于RBT和ELISA。ELISA和RBT的灵敏度较高,高于SAT。结论根据大规模初筛和门诊就诊病例的不同情况,综合利用RBT、ELISA和SAT等检测方法,有助于提高效率和准确度。
李宗瑾郭晏强李艳艳李爱军
关键词:布鲁菌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管凝集试验ROC曲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