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澄
- 作品数:65 被引量:262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多壁碳纳米管在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ion X-100溶液中的分散性被引量:3
- 2011年
-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ion X-100为分散剂,蒸馏水以及不同醇-水混合溶液为溶剂,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超声处理,制备了初始质量浓度为0.4g/L的碳纳米管悬浊液,并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含Trition X-100的碳纳米管悬浊液的分散稳定性大大提高,经312h后基本趋于稳定。碳纳米管悬浊液的浓度因所用溶剂的不同在0.25~0.32g/L范围内略有差异,其中以无水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的分散效果相对最优。
- 郑顺丽李澄李恒王加余刘扬李西娟
-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表面活性剂分散性
- 电场中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水解离作用的研究
- 2005年
- 针对传统电解加工存在的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提出使用纯水作为电解液的新思路,并将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用金属离子改性后,在电解加工间隙进行填料。通过测量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研究了离子交换树脂对水解离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借助离子交换树脂用纯水作为电解加工的电解液具有可行性;树脂经与其亲和力较弱的阳离子改性后,强化了其催化解离纯水的能力,而用与其亲和力较强的阳离子改性后则表现较差。但进行负载修饰时,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可能会影响到树脂上活性亲水位点的数量,而温度对树脂的催化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 杨进李澄徐家文
- 关键词:电解加工阳离子交换树脂水解离
- 绿色植被近红外光谱模拟材料的设计及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通过对绿色植被近红外区反射光谱的系统分析,充分证明O-H决定植被在1450nm和1940nm附近的光谱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备了4种层间含O-H的新型光谱模拟材料Mg-Al-X-LDH(X为NO_3-、Cl-、CO_3^(2-)、SO_4^(2-)),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及拉曼光谱表征。依据光谱相关系数和光谱角度匹配模型计算,4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与植物叶片近红外反射光谱两种计算模型的相似度分别超过0.9600和0.9700;以Mg-Al-Cl-LDH为模拟材料,初步与聚氨酯复合,制备了与植被在近红外区光谱高度相似的涂层,两种计算模型的相似度分别达到0.9702和0.9924;Mg-Al-Cl-LDH在紫外可见光区的高度透明性,有利于各个波段光谱材料的复合;经180℃高温处理前后的Mg-Al-Cl-LDH,两种计算模型的相似度依然能达到0.9888和0.9959,说明Mg-Al-LDH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不易失水。
- 王晶李澄刘朗郑顺丽项腾飞杨玲
- 关键词:光谱学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反射光谱涂层
- 锐钛矿型TiO_2纳米线的水热法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利用水热技术制备了锐钛型的TiO2纳米线(TNWs),研究了不同的水热反应时间,水热反应温度以及所用碱的浓度对所制备的纳米线的形貌的影响。采用XRD技术和SEM技术对纳米线的成分及其形貌进行了表征。将TNWs与TiO2(P25)混合分散于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制得均匀稳定的浆体,涂敷于不锈钢基体表面,进行光电化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当TNWs的掺杂量为5%(w)时,薄膜的光电性能最优。
- 王艳慧李澄王加余尹成勇郑顺丽李敏胡玮杜梦萍王绮刘星辰
- 关键词: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光电性能
- 真菌基活性碳的制备及其超电容性能
- 2017年
- 以真菌木耳作为碳源、KOH为活化剂,制备了具有超大比表面积的活性碳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达到了3160m^2/g和1.73cm^3/g。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氮气吸脱附分析及电化学测试对样品的微观形貌,孔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木耳碳化物与KOH的质量比为1∶4时,材料获得了最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在6mol/L KOH电解液中,1A/g电流密度下,材料的比容量达到了292F/g,表现出优异的超电容性能。
- 臧锐张松涛李澄曹洁明
- 关键词:生物质超电容比容量
- 含硅有机-无机复合涂层对铝合金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09年
- 为了改善铝合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采用正硅酸乙酯为主要原料制备溶胶,涂覆于铝合金基体表面,经过适当处理后形成了具有有机-无机复合结构的涂层。采用电化学法、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涂层性能。结果表明,该涂层兼容了有机和无机成分的特点,涂覆试样的腐蚀电流密度可达(4.26~6.58)×10-6A/cm2,显示涂层对于铝合金基体具有与现行的含Cr(VI)传统表面处理工艺相当的保护效果。涂层有效地减缓了铝合金在含NaCl中性水溶液中的腐蚀,能够对铝合金基体提供有效的保护。本工艺不产生有害化学物质,是一项绿色环保工艺。
- 朱建龙王加余贾文杰李澄
- 关键词:有机-无机溶胶-凝胶耐腐蚀性
- 两种低红外发射率涂层的防腐蚀效果研究
- 2011年
-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分别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马来酸酐改性三元乙丙橡胶(EPDM-g-MAH)为粘合剂,铜粉为填料的两种低红外发射率涂料在模拟海水环境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浸泡初期腐蚀介质均能渗入两种涂层内部,涂层表现出较弱的防护性能,马来酸酐改性三元乙丙橡胶基涂料的防腐蚀性能优于三元乙丙橡胶基涂料.
- 张驰李澄徐国跃
- 关键词:防腐电化学阻抗谱
- 有机缓蚀剂对阳极箔直流扩面增容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通过电化学测试技术和失重法,研究了扩孔腐蚀过程中有机添加剂聚乙二醇(分子量为400)和乙二醇对铝箔比电容以及失重的影响,并在确定添加剂最佳用量的前提下,分析了温度对铝箔腐蚀的影响。研究表明,聚乙二醇和乙二醇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4,0.8g/L,铝箔比电容分别对应为372,334μF/cm2。经进一步优化发现,在聚乙二醇、乙二醇最佳添加量前提下,25℃时聚乙二醇与乙二醇扩容效果均达到最优,比电容分别达到449,489μF/cm2。
- 杜梦萍李澄郑顺丽项腾飞丁诗炳王绮
- 关键词:缓蚀剂铝箔比电容失重
- 三种环氧改性聚氨酯基低红外发射率涂层的腐蚀电化学行为
- 2010年
-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以环氧树脂(EP)、改性聚氨酯(PU)为粘合剂,铜粉、硅烷偶联剂改性铜粉、丙烯酸改性铜粉为填料的三种低红外发射率涂料在模拟海水环境(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并比较了这三种涂层体系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浸泡初期,铜粉填充环氧改性聚氨酯基涂料表现出较好的防腐蚀性能,但随着浸泡时间延长其失效速度加快,在整个浸泡过程中防腐蚀性能最差。根据涂层电阻(Rcoat)和涂层特征频率(fb)推测,丙烯酸改性铜粉填充环氧改性聚氨酯基涂料的防腐蚀性能优于硅烷偶联剂改性铜粉填充环氧改性聚氨酯基涂料。
- 张驰李澄徐国跃陈赛珊
- 关键词:电化学阻抗谱
- SiO<,2>-TiO<,2>-ZrO<,2>系涂层制备的研究
- 用溶胶-凝胶法(sol-gel method)在不锈钢表面制备了SiO<,2>-TiO<,2>-ZrO<,2>系无机氧化膜(STZ).用DTA/TG、IR、XRD和SEM等手段研究了涂层制备时由凝胶向玻璃态的转变以及涂层...
- 李澄周一扬
- 关键词:溶胶-凝胶金属表面处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