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亮

作品数:68 被引量:36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农业科学
  • 15篇经济管理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农业
  • 9篇热带
  • 9篇橡胶
  • 8篇遥感
  • 8篇天然橡胶
  • 7篇干旱
  • 6篇作物
  • 5篇橡胶林
  • 5篇MODIS
  • 4篇热带农业
  • 4篇热带作物
  • 4篇木薯
  • 4篇净初级生产力
  • 4篇初级生产力
  • 3篇时空变化分析
  • 3篇农业干旱
  • 3篇气候
  • 3篇环境减灾卫星
  • 3篇干旱监测
  • 3篇CCD

机构

  • 64篇中国热带农业...
  • 8篇海南省气象科...
  • 4篇海南师范大学
  • 3篇广西农业科学...
  • 3篇广州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黑龙江八一农...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西省农业科...
  • 1篇长安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空...
  • 1篇中国国土勘测...

作者

  • 64篇李海亮
  • 28篇戴声佩
  • 26篇罗红霞
  • 14篇刘海清
  • 10篇李茂芬
  • 8篇田光辉
  • 8篇刘恩平
  • 6篇李光辉
  • 4篇李玉萍
  • 4篇胡盛红
  • 4篇曹建华
  • 4篇方纪华
  • 4篇王玲玲
  • 3篇黄媛媛
  • 3篇王少青
  • 3篇黄慧德
  • 3篇罗微
  • 3篇方佳
  • 3篇陈帮乾
  • 2篇朱鹏锦

传媒

  • 8篇中国农村科技
  • 7篇热带农业科学
  • 5篇广东农业科学
  • 5篇热带作物学报
  • 3篇农业科技管理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中国蔬菜
  • 1篇学会
  • 1篇热带地理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遥感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7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6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业干旱监测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4
2012年
干旱是指由水分收支或供求不平衡所形成的水分短缺现象,是一种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巨大影响的自然现象。干旱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和影响范围大,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农业生产产生严重的影响,
李海亮戴声佩罗红霞
关键词:干旱监测农业生产自然现象持续时间
基于环境减灾卫星CCD数据的海南岛洪涝灾害监测被引量:12
2015年
洪涝灾害监测是农情监测的主要任务之一,遥感监测可以弥补地面观测耗人、耗财、信息滞后等诸多不足,已成为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该文基于HJ-1A/1B-CCD数据,以海南岛为研究区,选取研究区内400个训练样本,利用区分度(division degree,DD)对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基于蓝光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based on blue light,NDWI-B)和混合水体指数(combined index of NDVI and NIR for water body identification,CIWI)3种水体指数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应用HJ-1CCD数据进行纯水体、湿地识别时,NDWI-B模型效果最好(综合区分度分别为31.30%、28.13%),是海南岛洪涝灾害监测的最优模型。经验证,NDWI-B模型的水体识别总体精度达91.50%。通过对采样点的水体指数值与地物类型的反复对比确定NDWI-B模型的水体识别阈值为-0.015。利用NDWI-B模型对海南岛2010年9月25日至10月25日的洪涝灾情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0月12日的灾情最为严重,全岛洪水淹没面积达到监测期内最高值,为120.22km2,除东方、昌江、乐东外所有市县均出现新增水体,新增水体主要分布于村庄、耕地、道路、城镇居民地等。从区域上看,东部的文昌、琼海、海口、定安为洪涝重灾区,西部的东方、昌江、乐东为洪涝轻灾区。全岛洪涝影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水田,其次为旱地。10月12日,水田、旱地的淹没面积分别为61.46和29.59 km2,耕地(水田和旱地)淹没面积占总淹没面积的比例为75.73%。NDWI-B模型具有水陆区分度较大和水体面积提取精度较高的优点外,还能够识别小范围水体和湿地,是海南岛洪涝灾害监测较为理想的模型。该文为海南岛水资源管理、洪涝灾害动态监测及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李海亮汪秀华戴声佩田光辉
关键词:卫星洪涝灾害环境减灾卫星
基于MODIS数据的海南岛干旱监测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利用NASA提供的MODIS陆地产品NDVI和LST,采用植被供水指数法对海南岛2010年1~4月的地表干旱情况进行遥感监测,将监测结果与同期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植被覆盖度较高的热带岛屿海南岛,利用植被供水指数进行干旱的动态监测是可行的,MODIS数据可很好地满足大范围的实时动态监测。2010年1~4月间VSWI遥感监测分析显示海南岛地表干旱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西南沿海比中东部严重,在此期间干旱有持续加重的发展趋势。
李海亮田光辉刘海清
关键词:MODIS干旱监测
3S技术在我国热带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农业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市场、消费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有力手段,是政府有效管理农业的重要途径。
李海亮方佳王少青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综合生产力热带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效率
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天然橡胶生产布局时空演变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前,我国天然橡胶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开展天然橡胶生产动态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长面板数据集综合应用生产规模指数、生产集中度指数、生产重心分析法、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等模型测算,研究1995—2020年我国天然橡胶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995—2020年我国天然橡胶生产布局逐渐向云南和海南集中,2020年云南和海南两省合计的生产集中度指数达97.87%,云南已超越海南成为我国最具比较优势的植胶区,海南依然属于比较优势区域;同时,空间重心明显向西北方向移动,广东、广西和福建三省(区)的比较劣势更加突出。未来,基于多因子多尺度的空间统计分析研究方法,将成为天然橡胶生产布局时空演变和预测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李海亮戴声佩郑倩王祥军王祥军胡盈盈罗红霞
关键词:天然橡胶面板数据
我国智慧林业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2024年
我国林业信息化已经进入智慧林业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林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智慧林业的内涵和发展路径,提出智慧林业建设体系架构,分析智慧林业中物联网、3S和北斗导航、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及研究重点。研究表明,我国智慧林业关键技术研究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成本较高、技术标准不统一、信息互联互通不强、数据质量不稳定、数据挖掘不深、技术融合集成不足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等主要问题。研究认为,林业数据挖掘与深层应用、林业云遥感大数据研究、林业块数据研究以及林业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是我国智慧林业关键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李海亮李亦晴戴声佩罗红霞罗红霞李茂芬
关键词: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
应用3S技术提高天然橡胶产量
2011年
海南垦区是区域化最明显的农业区,作为热区资源工作的一个方面,根据需要开展区域优势农产品专项区划,是热区农业进行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
李海亮
关键词:橡胶产量优势农产品海南垦区
基于HJ-1CCD的“纳沙”台风NDVI变化研究——以海南省为例被引量:9
2013年
台风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及时、快速地开展台风灾害监测对台风灾害评估以及灾后重建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以2011年第17号强台风"纳沙"为例,采用HJ-1CCD影像开展台风灾害前后海南省NDVI植被变化研究。选取2011年台风灾害前7月8日、台风过后12月25日两个时相的CCD遥感影像,通过影像预处理及矢量裁剪等运算,得到台风灾害前后7个农场的NDVI数据。随后,选取了2010年7月5日、12月27日两个时相的CCD影像提取相同区域的7个农场NDVI值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台风前后NDVI值变化与距离台风风眼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受台风"纳沙"的影响,7个农场的NDVI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距离台风越近的农场NDVI值下降程度越大,两者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罗红霞曹建华王玲玲张以山戴声佩李海亮
关键词:HJ-1CCD影像NDVI
基于HJ-1A/1B CCD数据的海南岛水体提取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基于HJ-1A/1B CCD数据,选取海南岛内300个训练样本,分别计算了利用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基于蓝光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和混合水体指数3种指数模型识别水体时,对林地、耕地、道路和居民地的区分度。结果表明,在应用HJ-1CCD数据进行水体识别时,混合水体指数模型的区分度最高(综合区分度为34.16%),是海南岛水体识别的最优模型。并确定了混合水体指数模型的最佳识别阈值(168.54)。利用混合水体指数模型高效地提取了2014年2月24日及9月24日海南岛的水体信息,全岛水域面积分别为677.41 km2和698.62 km2。经验证,水体提取总体精度达92.00%,混合水体指数模型具有水陆区分度较大和水体提取精度较高的优点,可以用来提取海南岛的水体信息。该文为海南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管理、洪涝灾害动态监测提供参考。
李海亮汪秀华罗红霞田光辉
关键词:CCD水体指数
湖南省“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湖南省“一村一品”发展情况及空间分布格局,为农业特色产业优化布局和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11—2022年湖南省获得农业农村部认定的135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综合利用平均最近邻域分析、核密度分析、地理重心迁移等空间分析方法,对湖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湖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西北部、东北部和南部示范村镇分布多,中部和中西部分布较少;2011—2022年“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呈极显著聚集分布(P<0.01),主要聚集在区位特色资源明显的湘西,以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长沙和湘潭。湖南省不同地区“一村一品”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种植业是最具优势产业,其产业聚集度在全省呈遍地分布的特点,高值区聚集在长株潭都市农业区。“一村一品”产品类别多样化且有明显分布特点,其中果品、蔬菜和茶叶三大类最为突出及具有竞争力。果品类主要聚集在东南西三面环山的主产区,其分布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96,R^(2)=0.93,P<0.05);蔬菜类主要聚集在长株潭都市农业区,茶叶类主要集中在茶叶主产区湘西。“一村一品”获批数量呈波动增长趋势,示范村镇的地理重心整体上分布在中部。【建议】加大特色资源挖掘,提升示范村镇数量和质量;深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涉农服务业、电商和信息化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依据现有特色产品的区位优势,优化乡村产业布局;重视品牌的差异化定位,多途径培育品牌,多样化推广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
胡盈盈李玉萍李海亮罗红霞杨歆歆禹萱郑倩
关键词:一村一品主导产业GIS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