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肌桥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发作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研究心肌桥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发作的影响因素,并予以Logistic多因素分析。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心肌桥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分为硬化组78例与非硬化组72例。比较2组患者各项危险因素,并予以Logistic多因素分析。此外,对所有患者进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并根据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缺血组21例与非缺血组129例。比较2组患者各项危险因素,并予以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硬化组年龄、吸烟史患者比例、糖尿病史患者比例比非硬化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itic多因素分析可得: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均是心肌桥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缺血组年龄与狭窄程度3级患者比例比非缺血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itic多因素分析可得:年龄、狭窄程度3级均是心肌桥缺血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吸烟均与心肌桥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而年龄与狭窄程度与心肌桥缺血发作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 吴庆法李庆军李泽林冯明瑞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桥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造影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对患者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 2020年
- 探究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对患者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3-2019.3于我院进行扩张型心肌病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NT-proBNP、hs-CRP水平及NYHA分级。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NT-proBNP、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 李庆军柯子奋吴庆法温志桥李泽林
- 关键词:曲美他嗪扩张型心肌病NT-PROBNPHS-CRP
- 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应激性心肌病(SC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60例SCM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入组时超声心动图、心肌损伤标志物和常规心电图差异,再比较观察组治疗14 d时与入组时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入组时超声心动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14 d时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14 d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组时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轻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4 d时各指标均较入组时轻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4 d时各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常规心电图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观察组中有58例存在异常。结论超声心动图在诊断SCM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吴庆法李庆军李泽林冯明瑞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应激性心肌病TAKO-TSUBO心肌病
- 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关系的探讨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 (CRP)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浊度法对住院的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96例、5 0例非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 ,并随访观察一年。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CRP为 (1 4 85± 7 2 4 )mg L ,明显高于对照组 (4 75± 1 70 )mg L(P <0 0 1 ) ,大、中梗死组及中、重型组CRP明显高于小梗死组、轻型组CRP(P<0 0 1 ) ;而复发脑卒中及死亡者的CRP均明显高于预后好的患者 (P <0 0 1 )。结论 :CRP可作为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指标之一。
- 卓名李泽林陈清
- 关键词:C反应蛋白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免疫浊度法
- 心电图、脑钠肽联合监测老年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对其预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17年
- 目的总结心电图、脑钠肽联合监测老年急性左心心力衰竭(ALHF)患者对其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本课题抽取2015年7月-2015年1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40例老年ALHF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本组病例急性发作后各时间段(24 h、72 h)血浆脑钠肽水平予以检测,并对其各项指标完成回顾性分析。结果预后理想组中,72 h血浆脑钠肽、QRS波时限、QTc间期等指标水平下降幅度明显>24 h(P<0.05),与预后不佳组比较,各时间点、各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脑钠肽联合用于监测老年ALHF患者中确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陈和景温志桥劳家畅蔡白连孙华保李泽林
- 关键词:心电图脑钠肽老年预后
- 人冻干重组脑钠肽联合米力农及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人冻干重组脑钠肽联合米力农及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51例,随机分为A组(联合用药组)、B组(人冻干重组脑钠肽联合米力农组)、C组(人冻干重组脑钠肽联合多巴酚丁胺组),每组17例,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浆脑钠肽等指标。结果 A组的疗效明显高于B组和C组;与治疗前比较,3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浆脑钠肽均有改善,且A组效果最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3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冻干重组脑钠肽联合米力农及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 李庆军孙华保李泽林梁国钦王广兴李娟
- 关键词:难治性心衰米力农多巴酚丁胺
-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QT间期离散度影响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QT间期离散度 ( QTd)影响。方法对 5 6例住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在治疗前、治疗后 1周和 2周分别行同步 12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查 ,测定其 QTd。结果治疗组 1周后 QTd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 P<0 .0 5 ) ;治疗组 2周后 QTd较对照组显著减少 ( P<0 .0 1)。结论曲美他嗪可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 李泽林殷长宁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曲美他嗪QT间期离散度药物疗法
- 肝豆状核变性12例误诊分析
- 1998年
- 李泽林梁崇孝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误诊
- 全文增补中
- 丹红注射液辅治对心脏瓣膜病伴心衰患者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
- 2021年
- 分析丹红注射液辅治对心脏瓣膜病伴心衰患者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78例心脏瓣膜病伴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抽样将其分为西药治疗组(n=39)和丹红注射液组(n=39),其中西药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手段,丹红注射液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监测两组患者管理前后LVEF、LVEDD及LVESD等心功能指标与CRP、TNF-α、IL-8、IL-6、cTnI及LDH等炎性因子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丹红注射液组患者管理后LVEF、LVEDD及LVESD等心功能指标均优于西药治疗组患者(P<0.05);丹红注射液组患者管理后CRP、TNF-α、IL-8、IL-6、cTnI及LDH等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西药治疗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心脏瓣膜病伴心衰患者实施丹红注射液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机体的心功能。
- 冯明瑞梁伟清李泽林李庆军
-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炎性因子
- 高血压病患者微量蛋白尿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微量蛋白尿 (MAU)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高血压病患者 90例 ,按其微量蛋白尿测定结果分为MAU组和非MAU组。分别测定其血尿酸水平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 MAU组血尿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非MAU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MAU组血尿酸与非MAU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血尿酸较正常者增高 ,而高血压病并微量蛋白尿者较无微量蛋白尿者血尿酸更高。
- 李泽林殷长宁庞景材
- 关键词:高血压病微量蛋白尿血尿酸靶器官损害高尿酸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