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华
- 作品数:37 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R-886-5p对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克隆形成和宫颈癌细胞化学药物治疗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microRNA-886-5p(MiR-886-5p)对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克隆形成及宫颈癌细胞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宫颈癌及其癌周组织microRNA的表达,筛选出MiR-886-5p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生物信息系技术分析发现miRNA-886-5p靶向P53通路中多个基因的表达。用MiR-886-5p mimics和带有GFP标签的MiR-886-5p过表达载体稳定转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omavirus,HPV16)阳性的永生化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H8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53和P14的蛋白表达情况;应用平板克隆形成技术,观察对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在宫颈癌Si Ha细胞中,加入化疗药物紫杉醇和VP16后,应用real time RT-PCR技术,检测MiR-886-5p的表达情况。结果过表达MiR-886-5p后,H8细胞的克隆形成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并且降调P53通路中P14和P53蛋白的表达。加入化疗药紫杉醇和VP16后,Si Ha细胞中MiR-886-5p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MiR-886-5p与宫颈鳞状细胞增生相关,它降调P14和P53两种蛋白的表达,且与宫颈癌细胞化疗抵抗相关。
- 李晶华王明张瑞冯力民
- 关键词:宫颈癌克隆形成
- 子宫内膜增生合并子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增生合并子宫腔粘连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选择2018-01至2023-07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宫腔镜检查后发现子宫内膜增生合并子宫腔粘连的患者12例,对其临床特点,病史、超声和病理结果、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宫腔镜下所见为子宫腔粘连样改变,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增生。术前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匀,合并月经紊乱病史或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需警惕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后续遵照子宫内膜病理进行治疗。结论子宫腔粘连可能与子宫内膜增生同时存在,应避免无内膜病理情况下使用雌激素治疗;宫腔镜手术前需要根据患者高危因素及超声进行评估,术中应注意子宫内膜异常形态以及子宫内膜的采集。
- 贾柠伊韩丹杨保军徐云李晶华冯力民
- 关键词:子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增生经阴道超声宫腔镜
- 雌激素治疗宫腔粘连中对凝血及卵巢功能影响的探讨
- 马月宵李晶华赵卫红杨保军冯力民
- 关键词:宫腔粘连雌激素孕激素
- ER、PR的结构、对女性生殖器官的影响
- 和PR作为调节女性生殖内分泌的两种重要的物质,在女性的生殖器官生理病理方面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其结构、在女性生殖器官的分布及对其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 李晶华冯力民
- 关键词:女性生殖器官生殖内分泌生理病理
- 盆腔脓肿(腹筋膜室综合征)合并感染性休克病例分析
- 李晶华马雪莲冯力民
- ER、PR结构在女性生殖器官的分布被引量:8
- 2004年
- 李晶华冯力民
- 关键词:女性生殖器雌孕激素受体女性生殖系统原癌基因蛋白分子生物学机制
- 宫颈锥切除术及其相关问题被引量:25
- 2015年
- 近年随着宫颈癌筛查的广泛应用,宫颈病变可被早发现、早治疗,从而使宫颈锥切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常用的宫颈锥切术包括: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激光锥切术(LC)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宫腔镜辅助宫颈CKC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具有治愈率高、术后导致的并发症少、简单易学等优势。
- 冯力民史小雨李晶华
- 关键词:宫颈肿瘤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腔镜检查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高级别病变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宫颈高级别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关系。方法选取2003年1月到2016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宫腔镜辅助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患者181例,患者行宫腔镜辅助宫颈冷刀锥切术前均有HPV检测、薄层液基细胞学(TCT)以及阴道镜活检及免疫组化的结果。依据病检结果分析HPV感染与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关系。结果在181例宫颈高级别病变中,HPV感染165例,HPV检测阳性率为91.16%。其中高危型HPV感染160例,阳性率为88.40%,占阳性标本的96.97%。HPV16阳性率57.46%,占高危型HPV感染的63.03%。40~49岁高危型HPV检测阳性率最高,但各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P值均>0.05)。HPV感染在宫颈高级别病变和子宫颈癌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感染在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高危型HPV基因分型诊断在宫颈癌筛查及防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 张瑞李晶华冯力民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
- 子宫内膜细胞学观察子宫内膜病变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采取子宫内膜脱落细胞和诊刮采取子宫内膜组织分别行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有月经改变和异常阴道出血或B超提示宫内光团需行内膜采取的患者,分别使用细胞采集器采取的子宫内膜脱落细胞和诊刮采取子宫内膜组织两种方法在诊断符合率、取材满意率、血量比较、疼痛程度比较等几个方面的对比研究。结果细胞采集器采取子宫内膜组,无一例扩张宫口,而诊断性刮宫组2例(10%2/20)扩张宫口;20例患者中通过细胞采集期器和诊刮二者诊断符合率85%(17/20),P=1.00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取材的满意率分别为:60%(12/20)、80%(16/20);血量比较:细胞采集器组均数为(0.635±0.1136)ml,诊刮组均数为(4.450±0.6261)ml,t=6.153,P<0.000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程度比较:细胞采集器组均数为1.970±0.4310,诊刮组均数为7.670±0.5099,t=12.263,P<0.00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采集器和诊刮两种方法在血量比较、疼痛程度比较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细胞采集器明显优于诊断性刮宫;而在诊断符合率方面,二者均有一定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 李晶华冯力民王伟娟高娩丽曲春雁
- 关键词: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病变
- HPV16感染检测和TCT筛查联用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评估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感染和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筛查在预测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门诊537例高危型HPV感染疑似宫颈病变女性为对象,进行HPV16感染分析、液基薄层细胞学和阴道镜病理检查,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比较HPV16感染筛查方法、TCT筛查方法以及二者联用在筛查中的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判断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HPV16感染筛查方法的敏感度为62.9%,特异度为83.5%,阳性预测值为53.4%,阴性预测值为88.2%;TCT筛查方法的敏感度为41.2%,特异度为92.7%,阳性预测值为62.9%,阴性预测值为84.0%;二者联合筛查,以HPV16感染或TCT异常为阳性,敏感度为84.7%,特异度为75.8%,阳性预测值为51.2%,阴性预测值为94.3%。结论 HPV16感染联合TCT异常筛查可以提高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可以作为宫颈防癌初筛方法。
- 李晶华张瑞徐国营赵卫红张丽梅赵辉于文孟师慧冯力民
- 关键词:宫颈病变HPV16感染液基薄层细胞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