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景刚

作品数:48 被引量:899H指数:16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耕地
  • 7篇产权
  • 7篇城市
  • 6篇土地流转
  • 6篇农地
  • 5篇土地利用
  • 5篇集约利用
  • 5篇耕地保护
  • 4篇意愿
  • 4篇土地集约利用
  • 4篇农村
  • 4篇区域补偿机制
  • 3篇土地利用规划
  • 3篇土地流转意愿
  • 3篇农地发展权
  • 3篇农户
  • 3篇资源价值
  • 3篇流转意愿
  • 3篇可持续发展
  • 3篇发展权

机构

  • 38篇华南农业大学
  • 1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1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广州大学
  • 2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鞍山市农机监...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生态环境部土...

作者

  • 47篇李景刚
  • 20篇张效军
  • 18篇高艳梅
  • 14篇欧名豪
  • 11篇臧俊梅
  • 7篇孙传谆
  • 5篇张全景
  • 4篇李灿
  • 4篇钟晓兰
  • 3篇吴顺辉
  • 3篇刘小玲
  • 3篇汤惠君
  • 3篇刘志坚
  • 3篇王岚
  • 2篇袁兰
  • 2篇李江涛
  • 2篇冯艳芬
  • 2篇陈海燕
  • 1篇吴郁玲
  • 1篇庞英

传媒

  • 7篇农业现代化研...
  • 4篇中国土地科学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国土资源...
  • 2篇农业技术经济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生态经济
  • 2篇广东土地科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科技创业月刊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社会科学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经济学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热带地理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构建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的设想被引量:47
2006年
持续了20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使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耕地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圈地运动的屡禁不止和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变味走形以及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建设用地指标不足、欠发达地区指标用不完的严峻现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的存在。耕地面积的过速减少将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建设用地指标的严重不足将影响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解决“吃饭”与“建设”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土地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对现行土地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建立耕地保护的区域补偿机制。
张效军欧名豪李景刚刘志坚
关键词:耕地保护
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被引量:33
2006年
开发区是土地利用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本文基于江苏省开发区典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测算了全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潜力,并结合江苏省资源禀赋特点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剖析了理论潜力实现的可能性及途径。结果表明,江苏省开发区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集约利用理论潜力分别为261km2和1 069km2;若能在劳动生产率和工业用地容积率等方面有所作为的话,江苏省开发区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集约利用现实潜力将分别达210km2和869km2。这主要通过注重开发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软硬件环境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开发区的用地门槛来实现。
李景刚欧名豪刘志坚张效军陈海燕
关键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农用地利用集约度与昆虫传粉服务之间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农用地利用集约度与昆虫传粉服务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农用地集约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方法】以广东省市域农用地为研究对象,选取4种不同传粉依赖度的典型农作物,基于长时间序列(2000-2015年)统计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各自集约度水平与其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农用地集约水平与传粉服务的定量关系。【结果】(1)就作物产量而言,当作物的传粉依赖度越大时,随着集约度的提升作物产量呈下降趋势越明显;而当作物的传粉依赖度较小时,随着集约度的提升作物产量呈上升趋势。(2)就作物产量变异性而言,当作物的传粉依赖度越大时,随着集约度的提升,其产量变异性系数变大,即产量越不稳定。【结论】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升,并不一定带来作物产量的提升和产量的稳定性,而明显受限制于作物的传粉依赖度。
李敏婷刘小玲罗杰孙传谆李景刚杜继丰吴顺辉
关键词:农用地集约利用
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的应用研究——以黑龙江省和福建省为例被引量:15
2010年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耕地保护问题是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命题。以耕地保护产权不清为特征的基本制度缺陷是耕地保护制度失灵的主要原因。为保护耕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需要建立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以耕地赤字区福建省和耕地盈余区黑龙江省为例,从耕地保护区域补偿的对象、价值标准、面积标准、补偿资金的运行管理、机制监督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探讨了我国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的运行。
张效军欧名豪李景刚臧俊梅
关键词: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
农户风险意识对土地流转决策行为的影响被引量:93
2014年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陷入"低水平困局",传统的"问题—对策"研究引申的政策效果并不显著,为此,本文尝试从农户风险意识和偏好视角提出一种新的解释,并以广东省农户调查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农户风险意识的确显著地抑制了农户土地流转意愿;而明晰农户预期收益和锁定风险的土地流转合同显著地促进其土地流转意愿,但关联分析表明,大部分地区农户并非将土地流转合同作为首要避险工具;农户的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对其土地流转意愿有正向作用。因此,为农户提供正规的避险机制、规范土地流转合同以及提供非农就业培训将有效促进土地流转有序进行。
李景刚高艳梅臧俊梅
关键词:农户风险偏好土地流转意愿
完善种粮补贴标准及其发放方式探讨——以广东省为例被引量:2
2009年
目前我国种粮补贴政策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补贴力度偏小、标准较低、各地差异大、发放方式不规范、行政成本高等问题。该文针对广东省情剖析种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广东省种粮补贴政策亟须在以下方面加以完善:1)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挂钩,兼顾国际粮食市场价格;2)不同区域结合其耕地质量差异区别对待;3)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4)向种粮大户倾斜,引导耕地有序流转。而种粮补贴的发放方式则应由"以农户为单位"改成"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发放,并逐步由"以地定贴"转变为"以粮定贴"。
李景刚臧俊梅高艳梅张效军张全景
关键词:种粮补贴补贴标准发放方式
城市改造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变化研究——以佛山市禅城区“三旧”改造为例被引量:12
2013年
通过城市更新改造,实现城市土地的再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是当前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城市改造与土地利用效益的变化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价与分析。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三旧"改造为例,在对禅城区"三旧"改造概况介绍的基础上,建立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禅城区"三旧"改造前后土地利用效益变化进行动态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禅城区经过四年的"三旧"改造,土地利用效益总体上有显著的提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改造中,仍需大力调整土地功能及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
高艳梅李景刚张效军
关键词:土地利用效益
耕地资源价值重建及其货币化评价——以青岛市为例被引量:69
2009年
耕地价值具有多元性,其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等非市场价值往往在决策中被忽视,从而导致大量耕地资源被过度地开发及低效利用。科学系统地评价耕地价值是促进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关键。论文以青岛市为例,借鉴资源经济学的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及成果参照法等研究方法,重建了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并对耕地各项服务功能价值逐一进行了货币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青岛市耕地每年提供的服务功能价值高达2.544 1×1010元,相当于青岛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16.76%,是显化的耕地经济价值的4.3倍,若将耕地每年提供的服务功能价值纳入耕地资源利用决策体系,必将有效地抑制过度占用耕地的投资冲动;②青岛市的耕地价值以社会价值为主,占其总价值的50.59%,而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分别占其总价值的23.38%和26.03%,其中,耕地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维护社会稳定功能上,占其社会价值的82%;③青岛市的耕地征用补偿标准明显偏低,作为耕地保护主体的农民获得的补偿尚不到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的10%;④应重新审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生态环境效应,青岛市为实现区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至少付出了3.46×109元(还原利率5%计)的生态代价。
李景刚欧名豪张效军臧俊梅高艳梅张全景
关键词:耕地利用资源价值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及制度改革被引量:13
2013年
本文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焦点问题辨析入手,认为农地产权制度、土地征收制度、土地市场制度难以适应当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需要,以及政府管理错位和流转管理制度缺失是流转问题的主要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两个理论命题:一是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同时存在,政府失灵起主导作用;二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基点是引入市场机制;逻辑主线是在政府合理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主导作用,关键是政府职能成功转变。最后从制度设计和政策调整两个方面构建改革分析框架,并提出完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健全市场制度,放松管制和管制创新的政策建议。
高艳梅李景刚汤惠君
关键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府失灵
认知错觉对村民留用地安置意愿的影响——来自广州市438个村民样本的经验证据被引量:3
2022年
研究目的:厘清村民认知错觉内涵,分析认知错觉对村民留用地安置意愿的影响,为破解留用地安置困局提供政策优化路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产权认知错觉显著抑制了村民对留用地安置方案的接受意愿,尤其是禀赋效应的存在,使村民在留用地使用上利益导向突出,阻碍了村民接受留用地安置方案;(2)锚定效应引致村民对留用地价值产生认知错觉,继而显著遏制了村民对留用地安置方案的接受意愿;(3)正面的政府动机刻板印象,即村民在冲突经历、公平程度、认可度方面对基层政府和村委的正面评价,显著促进了村民留用地安置决策进程。研究结论:亟需重视村民对留用地政策的认知偏差带来的工作障碍,应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渠道地提升村民对留用地政策的认知水平,同时,重塑基层政府的公信力,消融村民对政府的负面刻板印象。
李明璐李景刚钟爱嘉陈泽淦李颖妍
关键词:土地经济锚定效应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