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霞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巴彦淖尔市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大疱
  • 1篇大疱性
  • 1篇大疱性表皮坏...
  • 1篇药物性
  • 1篇伤病
  • 1篇伤患者
  • 1篇烧伤
  • 1篇烧伤病人
  • 1篇烧伤后
  • 1篇松解症
  • 1篇清创
  • 1篇清创缝合
  • 1篇热水
  • 1篇重度烧伤
  • 1篇重度烧伤病人
  • 1篇外伤
  • 1篇外伤患者
  • 1篇小儿
  • 1篇小儿便秘
  • 1篇美容

机构

  • 4篇巴彦淖尔市医...

作者

  • 4篇李晓霞
  • 1篇高国珍
  • 1篇闫江
  • 1篇张亲国
  • 1篇李英
  • 1篇郭建光
  • 1篇高倩
  • 1篇谢芳
  • 1篇杨芬

传媒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中华灾害救援...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9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美容缝合与清创缝合在面部外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在面部外伤患者中,美容缝合技术与清创缝合技术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两者在创口愈合、瘢痕修复、术后疼痛、炎症反应等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到2024年12月来巴彦淖尔市医院急诊科就诊的50例面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诊缝合技术的不同,分为美容缝合组(25例)和清创缝合组(25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疼痛程度、炎症因子水平、瘢痕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美容缝合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清创缝合组(P>0.05)。与清创缝合组患者相比,美容缝合组患者水肿持续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更短,瘢痕宽度更窄,但治疗费用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呈降低趋势(P<0.001);且与清创缝合组患者相比,美容缝合组患者术后3d、术后7d的VAS评分明显更低(P<0.001)。术后3d,两组患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无均明显降低(P<0.001);且与清创缝合组相比,美容缝合组术后3d TNF-α、IL-6、IL-1水平明显更低(P<0.001)。与清创缝合组相比,美容缝合组术后3个月,瘢痕情况POSAS评分和VSS评分明显更低(P<0.001)。美容缝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清创缝合组(P<0.05)。结论在面部外伤患者急诊处理中,相较于清创缝合技术,美容缝合技术更有利于促进创口愈合,缩短瘢痕宽度,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和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明显。
李晓霞杨芬
关键词:美容缝合清创缝合面部损伤
大面积烧伤后致急性铜中毒1例
2013年
2012年4月,我院收治l例掉人工业热水池中烧伤后致铜中毒的特重度烧伤病人,现将诊断及治疗经过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因“掉人工业热水池(水温60℃,内含l%硫酸)0.5h”于2012年4月15日人院。当时患者在池中约10s后自行脱离水池,在工厂用清水及肥皂水简单冲洗后自行急来我院。
张亲国谢芳李晓霞
关键词:烧伤后重度烧伤病人热水肥皂水
10例药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症治疗体会被引量:5
2013年
药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症是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坏死症(toxicepidermalnecrolysis),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其特点是发病急,皮疹初起于面颈、胸部发生深红色、暗红色及略带铁灰色斑,很快融成片,发展至全身。斑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泡及表皮松解,可以用手指推动,稍用力表皮即可擦掉,如烫伤样表现。黏膜也有大片坏死剥脱,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伴有高热和内脏病变。如抢救不及时,可死于感染、毒血症、肾衰竭、肺炎或出血。此病除上述表现外,有时初起皮疹如多形红斑或固定性药疹状,很快发展为大片红斑、大疱、表皮剥脱等病死率30%以上 。
高国珍闫江李晓霞高倩
关键词:甲强龙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创面修复
小儿推拿手法中频率快慢补泻对小儿便秘的治疗效果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手法中频率快慢补泻对小儿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儿科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便秘患者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为主,分为对照组(48例,以儿科常规治疗为主)与研究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小儿推拿手法频率快慢补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2.92%)(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8.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便秘患者采用小儿推拿手法频率快慢补泻,可有效改善大便性状,增加排便次数,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
李英郭建光李晓霞
关键词:小儿便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