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晋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德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护理
  • 5篇康复
  • 3篇康复护理
  • 3篇高血压
  • 2篇跌倒
  • 2篇心功能
  • 2篇血压
  • 2篇早期康复
  • 2篇生活质量
  • 2篇术后
  • 2篇住院
  • 2篇住院病人
  • 2篇坠床
  • 2篇脑出血
  • 2篇活质量
  • 2篇病人
  • 2篇病人跌倒
  • 2篇出血
  • 1篇心病
  • 1篇心力衰竭

机构

  • 10篇德阳市人民医...

作者

  • 10篇李晋
  • 2篇田小平
  • 2篇贾春梅
  • 1篇向军莲

传媒

  • 6篇心血管病防治...
  • 1篇智慧健康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动模式型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开展联动模式型康复护理的成效。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所有患者按照诊治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前33例开展常规护理的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后33例开展联动模式型康复护理的手术患者为实验组,对比不同组间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和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以及心功能分级。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的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评分、康复训练依从性评分、康复训练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实验组心功能分级和康复训练依从性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和康复训练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开展联动模式型康复护理,能显著提升患者康复训练相关知识知晓率和依从性,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李晋
关键词:康复护理心脏瓣膜置换术心功能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全部选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偏瘫88例患者,根据随机表法分成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4),两组患者全部开展基础护理,对照组患者延迟运动,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种不同干预模式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FMA评分、MMSE评分、PCs、SDF-1、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相比,干预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更佳(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价值较高,能够促进患者运动能力、认知能力的恢复,还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李晋袁雷
关键词:早期康复训练急性脑血管病偏瘫
基于PDCA循环模式的预防式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用基于PDCA循环模式的预防式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时间内,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92例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日期分成实验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患者开展基础护理干预,基于此实验组患者开展基于PDCA循环模式的预防式护理,对比以上两种护理方案对患者产生的不同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TT、aPTT、PT、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与股静脉血流峰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17.39%下肢DVT发生率相比,实验组的4.3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模式的预防式护理能够有效预防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DVT。
洪馨雨李晋
关键词:PDCA循环模式深静脉血栓形成
超早期康复护理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FMA评分与ADL评分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简式Fugl-Meyer(FMA)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黄绿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FMA评分、ADL评分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的FMA评分、AD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MA评分(11.35±2.28)分、ADL评分(75.38±12.46)分高于对照组的(9.84±3.69)分、(68.37±11.24)分(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70.53±13.47)分高于对照组的(65.68±7.29)分(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FMA评分和ADL评分,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李晋谷雨
关键词:超早期康复护理高血压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
右肾占位切除术后伴全身多处压疮1例临床护理
2013年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最早称为压疮(bedsores),来源于拉丁文“deccub”,意为“躺下”。因此容易使人误解为压疮是“由躺卧引起的溃疡”。
田小平贾春梅李晋
关键词:压疮临床护理
康复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及心率变异性、血压水平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康复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及HRV(心率变异性)、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定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样本容量35例),参照组采纳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纳康复治疗,对比两组HRV指标、血压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4w后ST段下移、SBP、DBP明显比参照组低,实验组治疗4周后PNN50、rMSSD、SDNN-Index、SDANN、SDNN均显著比参照组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治疗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改善HRV,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袁雷李晋
关键词:康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心率变异性血压
1例膀胱破裂合并骨盆骨折和股骨颈骨折的护理
2013年
目的探讨膀胱破裂合并骨盆骨折和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方法对1例膀胱破裂合并骨盆骨折和股骨颈骨折护理进行分析。结果通过7 d的治疗及护理,病员病情稳定转骨科继续治疗。结论通过积极完善术前检查,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促进病员早日康复。
李晋向军莲田小平贾春梅
关键词:膀胱破裂骨盆骨折股骨颈骨折护理
在预防住院病人跌倒或坠床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预防住院病人跌倒或坠床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住院病人纳入研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比较分...
李晋
关键词:住院病人跌倒坠床
运动康复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开展运动康复护理的成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76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法应用数字表法,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所有患者经常规护理,基于此实验组予以运动康复护理,比较分析不同护理对患者造成的影响。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LVEF、LVEDD、LVESD、MLHF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MLHFQ评分有所下降、LVEF升高,且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开展运动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李晋
关键词:运动康复护理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功能生活质量
在预防住院病人跌倒或坠床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观察
2019年
目的探讨在预防住院病人跌倒或坠床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住院病人纳入研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比较分析两组跌倒、坠床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研究组的坠床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P<0.05;研究组的跌倒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P<0.05。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住院病人跌倒或坠床,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满意度。
李晋
关键词:住院病人跌倒坠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