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晓

作品数:16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市陈星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骨折
  • 6篇骨质
  • 6篇骨质疏松
  • 4篇腰椎
  • 4篇椎体
  • 4篇疗效
  • 4篇老年
  • 3篇椎体成形
  • 3篇老年骨质
  • 3篇老年骨质疏松
  • 3篇关节
  • 3篇成形术
  • 3篇粗隆
  • 3篇粗隆间
  • 2篇胸腰椎
  • 2篇压缩性
  • 2篇压缩性骨折
  • 2篇鹰嘴
  • 2篇置换术
  • 2篇疏松性

机构

  • 16篇中山市陈星海...

作者

  • 16篇李春晓
  • 14篇刘日新
  • 9篇刘万新
  • 9篇张志刚
  • 5篇廖梓杰
  • 1篇陈选明
  • 1篇陈矢明
  • 1篇张鸿生
  • 1篇曾芙蓉

传媒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广东省医学会...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综合治疗
:观察综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患者手术内固定方法:动力髋螺钉35例,Gamma钉44例,PFN钉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例.同时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并且行个性化的康复、选择性制动等联合...
刘日新张志刚廖梓杰李春晓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骨质疏松老年患者疗效评价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退行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合并单节段椎体滑脱的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退行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合并单节段椎体滑脱的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市陈星海医院2011—2015年采用手术治疗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合并单节段椎体滑脱患者,其中单节段固定椎体融合选择性减压组(单节段组)42例,多节段固定椎体融合选择性减压组(多节段组)28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和1 a的腰部功能障碍指数(ODI)和JOA腰痛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ODI和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所改善(P<0.05),多节段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及1 a的ODI评分均低于单节段组,JOA评分均高于单节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节段固定椎体融合选择性减压术可显著改善退行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合并单节段椎体滑脱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李春晓刘日新张志刚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椎体滑脱
VSD联合外固定支架应用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中的有效性分析
2018年
目的:分析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84例,以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以常规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应用VSD联合外固定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有效率、骨折愈合时间,并对比2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可促进骨折的快速愈合且并发症少.
赵波曾芙蓉李春晓刘日新
关键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负压封闭引流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PKP治疗,观察组予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活动能力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观察组Cobb’s角大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6个月VAS、ODI和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VAS、ODI和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与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有效,PVP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恢复快;PKP恢复Cobb’s角、椎体高度效果更好,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更低。
郭珀宏刘日新刘万新李春晓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功能
Genex可注射型人工骨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2016年
目的探讨吉莱骨粉(Genex)可注射型人工骨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60例,需要手术治疗且有明显的骨缺损需植骨修复重建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自体骨植骨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自体骨/Genex可注射型人工骨填充修复(可注射型硫酸钙一磷酸钙制剂复合填充)治疗,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优良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8.72±4.58)周;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4.63±5.98)周,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6.5864,P=0.0382)。结论Genex可注射型人工骨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使伤肢的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
刘万新刘日新陈选明张志刚李春晓
关键词: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自体骨植骨
UKA与TKA治疗中国地区中老年人膝单间室骨关节炎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评估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置换术(TKA)两种手术方法对术后膝关节疼痛、功能、活动以及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UKA与TKA治疗膝单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2月,同时查阅所获取的参考文献索引.两名研究者对检索收集到的文献按照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独立筛选.采用HSS评分、KSS评分、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手术时间、主动屈膝至90°所需时间和WOMAC评分作为次要评价指标.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其中5篇为RCT研究,7篇为回顾性研究,共7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KSS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S评分、KSS膝关节临床评分、术中出血量、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手术时间以及主动屈膝至90°所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KA治疗膝单间室骨关节炎在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上与TKA相当,但UKA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大等优点.
郭珀宏刘日新刘万新李春晓
关键词:TKAUKAMETA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中山市陈星海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6个月以Harris评分评估治疗效果,以生活质量简表(SF-36)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术后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1.40%(35/43)、95.35%(41/43),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SF-36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郭珀宏刘日新刘万新李春晓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
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综合治疗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患者手术内固定方法:动力髋螺钉35例,Gamma钉44例,P FN钉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例。同时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并且行个性化的康复、选择性制动等联...
刘日新张志刚廖梓杰李春晓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程度的分析
2022年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8月我院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骨质疏松发生率,Spearman分析骨质疏松发生与临床特征关系。结果 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全髋T值为(-2.70±0.41)g/cm^(2),其中53例T≤-2.5 g/cm^(2),67例T>-2.5 g/cm^(2)。不同年龄、BMI、骨折史、置换前膝关节活动度、K-L分级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与BMI(r=0.533)、骨折史(r=-0.602)呈正相关,与年龄(r=-0.671)、置换前膝关节活动度(r=-0.614)呈负相关(P<0.05)。结论 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多存在一定骨质疏松,因此临床在采取手术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应注意加强骨质疏松相关干预。
郭珀宏刘日新刘万新李春晓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膝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骨密度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愈合诊治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愈合的诊治方法 ,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行PVP手术,5例患者行PKP手术。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前缘、中部高度丢失百分比(%)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经影像学评估显示,术后患者病椎高度明显增加,术后3 d病椎高度[(16.2±2.4)mm]与术前[(12.1±1.5)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9,P=0.029〈0.05),但术后1个月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2,P=0.14〉0.05)。全部患者疼痛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术后3 d患者VAS评分[(1.3±0.2)分]与术前[(8.5±1.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00,P=0.02〈0.05),但术后1个月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0,P=0.59〉0.05)。结论 PVP及PKP手术都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愈合患者的胸背部疼痛,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早期疗效确切等优点,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廖梓杰刘日新张志刚李春晓刘万新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不愈合椎体成形后凸成形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