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旭东

作品数:223 被引量:1,764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74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5篇化学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86篇废水
  • 46篇水处理
  • 32篇污染
  • 32篇废水处理
  • 31篇降解
  • 23篇污水
  • 20篇微生物
  • 19篇硝化
  • 18篇生物处理
  • 16篇厌氧
  • 16篇污泥
  • 15篇脱氮
  • 15篇菌剂
  • 14篇生物强化
  • 14篇反硝化
  • 13篇水生物
  • 13篇水质
  • 12篇污水处理
  • 11篇污染事故
  • 8篇生物菌

机构

  • 222篇中国科学院成...
  • 28篇中国科学院研...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成都医学院
  • 4篇四川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四川省环境保...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西安工程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2篇平昌县农业局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四川联合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223篇李旭东
  • 65篇谭周亮
  • 52篇谢翼飞
  • 39篇周后珍
  • 35篇杨俊仕
  • 34篇廖银章
  • 21篇刘庆华
  • 14篇闫志英
  • 14篇李国欣
  • 12篇王跃招
  • 11篇刘晓风
  • 11篇袁月祥
  • 10篇袁世斌
  • 9篇徐士霞
  • 8篇郝纯
  • 8篇姚春生
  • 8篇杨阳
  • 8篇苑宇哲
  • 7篇曾抗美
  • 7篇肖玖金

传媒

  • 36篇应用与环境生...
  • 10篇环境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技...
  • 8篇环境工程
  • 6篇水处理技术
  • 5篇四川环境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微生物学报
  • 3篇给水排水
  • 3篇中国给水排水
  • 3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化工环保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中国沼气
  • 2篇重庆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四川动物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1篇2014
  • 8篇2013
  • 17篇2012
  • 21篇2011
  • 14篇2010
  • 15篇2009
  • 14篇2008
  • 18篇2007
  • 15篇2006
2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除草剂阿特拉津(Atrazine)溶液中弹琴蛙蝌蚪(Rana adenopleura)的行为模式被引量:10
2004年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阿特拉津溶液中 (ρ1~ 4/mgL-1:5 ,10 ,15 ,2 0 )弹琴蛙 (Ranaadenopleura)蝌蚪的行为 ,运用方差分析 (ANOVA)检验了蝌蚪在不同浓度的阿特拉津、时间段、pH值、溶氧量等条件下的行为差异性 .根据实验结果 ,确立了正常及异常行为模式 .结果表明 :在水温 (15 .0± 0 .5 )℃的条件下 ,弹琴蛙蝌蚪异常行为的出现主要与阿特拉津的浓度有关 ,同时与实验时间的长短也有一定的关系 ,而与 pH值、溶氧量关系不大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蝌蚪出现异常行为的频次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其中在实验组中 ,蝌蚪在 5mg/L的阿特拉津溶液中与 10mg/L、15mg/L、2 0mg/L中出现异常行为的频次差异极显著 (P <0 .0 1) ,而在 10mg/L、15mg/L、2 0mg/L阿特拉津溶液中出现异常行为的频次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关性分析表明 ,蝌蚪异常行为的出现与阿特拉津的浓度没有剂量反应关系 (r2 =0 .4 94 ) ;在对照组中 ,0 .5mL/L丙酮对照和空白对照中蝌蚪出现异常行为的频次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图 3表 2参
徐士霞苑宇哲姚春生李旭东刘志君王跃招
关键词:蝌蚪阿特拉津
一株苯胺降解菌的筛选及处理突发污染的效果被引量:3
2009年
从污水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株能快速、高效降解苯胺的菌株AN-P1,鉴定为Rhodococcus sp..相关酶活性的测定表明,苯胺通过间位途径降解.菌株AN-P1利用苯胺生长的最适温度30℃,最适pH值为6.0,最适生长浓度为2000mg/L,最佳接种量为0.30‰.将AN-P1作为功能菌株对常规活性污泥系统强化后应急处理,16SrRNA基因V3区片段PCR-DGGE图谱显示,AN-P1能有效保护原有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免受苯胺毒害;处理含500,1000,2000mg/L苯胺的模拟废水分别需10,20,32h就能使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用AN-P1结合常规SBR工艺应急处理苯胺废液,经过36h降解能达标排放.
武洪杰谭周亮刘庆华李旭东
关键词:苯胺降解菌RHODOCOCCUS苯胺废水突发污染事故
一种提高含油废水处理系统稳定性的生物强化技术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含油废水处理系统稳定性的生物强化技术。本发明通过ERIC-PCR等技术测定废水水质、系统运行参数和关键生物学指标,选择所需的微生物复合菌剂或其组合,在系统正常运行、受高负荷或有毒污...
李旭东李文卫谭周亮
节杆菌P-1和红球菌J-5降解PVA特性的比较研究
2006年
对节杆菌P-1和红球菌J-5降解聚乙烯醇(PVA)的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P-1菌在PVA浓度小于1000mgL-1时,PVA降解效率均达到80%以上;J-5菌在PVA浓度为2000mgL-1时,PVA降解效率达到70%.用生产废水进行试验,P-1菌对低浓度PVA废水的处理效率比J-5菌高10%左右;P-1菌受温度的影响小于J-5菌;P-1菌的废水处理效果比J-5菌稳定;分段使用J-5菌与P-1菌处理高浓度的PVA废水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出水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陈朝琼闫志英廖银章李旭东杨俊仕贺蓉娜
关键词:PVA生物降解
4种微生物吸附剂对低质量浓度Cr(Ⅲ)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从皮革铬鞣、复鞣污泥等处分离、纯化出4株吸附Cr^(3+)菌株TP、XB、MY和TQ,采用ASS和FTIR等方法研究了其对低质量浓度Cr^(3+)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吸附剂对低质量浓度Cr^(3+)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其对Cr^(3+)的最佳吸附条件是pH值4.0,投加量0.5g/L,吸附温度30℃;TP、XB、MY和TQ的最大吸附量分别是8.66 mg/g、11.65 mg/g、11.05 mg/g和10.22 mg/g。碱处理有助于提高微生物吸附的吸附量,经过0.3 mol/L NaOH预处理后,其吸附量分别提高了17.86%~38.96%。吸附等温曲线拟合研究表明,吸附剂TP、MY和TQ更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XB更符合Temkin等温方程;用Dubimim-Radushkevich(D-R)等温曲线方程拟合发现,TP、XB和TQ吸附过程属于离子交换吸附。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4种吸附剂对Cr^(3+)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表明,该过程主要分为吸附剂外表面吸附、细孔内缓慢吸附和平衡吸附3个阶段。
李欣谭周亮周后珍王璐李旭东
关键词:环境微生物生物吸附CR3+
一种抽纸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纸盒,它包括上盒体、支撑平台和抽纸,抽纸放置在支撑平台的对应区域,上盒体的上盖板压住抽纸,然后上盒体盖套在支撑平台上;所述的上盒体底部开口形成容纳空间,上盒体的上盖板开设有抽纸口,上盒体的四个边角区...
刘庆华李旭东
一种污水再生利用处理装置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领域,针对传统的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污水投资、能耗和运行成本高等缺点,本发明公开了了一种污水再生利用处理装置及其运行方式,该装置由预处理区、厌氧区、好氧区和电化学消毒装置组成,污水经处理后,可达...
李旭东
微生物菌剂处理炼油废水的工程设计被引量:5
2010年
炼油废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采用常规生物处理,难以稳定达标。采用"高效微生物+生物模块"工艺路线,应用石油降解菌剂、硝化菌剂和与之匹配的工艺,处理炼油废水,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对COD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2%和93.1%。该工艺具有抗冲击负荷强、运行费用省、出水水质好等优点,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李国欣杨俊仕肖扬李旭东
关键词:炼油废水微生物菌剂废水处理
有机废水处理生物模块系统及其调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生物模块系统及其调控,属于废水生物处理领域。针对长期困扰我国污水处理的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处理有机废水的系统,可根据废水水质选择生物模块组成废水处理生物模块系统,本...
李旭东
石油类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1年
从事故原因、应急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几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发生的主要石油类突发水污染事故,综述了机械回收、原地焚烧、投加消油剂、生物修复等应对石油类水污染事故的主要应急处理技术。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其中,机械回收中围栏法和吸附法应用研究较多;原地焚烧具有简单、快速与高效等特点;喷洒消油剂适应恶劣天气与大面积处理;而生物修复则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分析认为,复杂多变的事故场景决定了应急技术应是一个综合技术系统,通过构建油类突发水污染事故模拟平台,验证深化现有技术,强化现有单项技术的集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彭小明周后珍谢翼飞谭周亮李旭东
关键词: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石油泄漏机械回收消油剂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