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高危出血肾损伤患者CRRT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高危出血肾损伤患者连续肾脏替代(CRRT)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CRRT治疗的高危出血肾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观察组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BUN、Sc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UN、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LT、PT、APTT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LT水平高于对照组,PT、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治疗中,局部使用枸橼酸抗凝为高危出血肾损伤患者的有效抗凝选择之一,可有效缓解肾功能损伤,利于降低出血事件发生率。
- 祝经韬刘成产刘如喜李敏杜盼盼
- 关键词:CRRT枸橼酸
- 急性光气中毒患者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总结急性光气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3例急性光气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病时间、初发临床表现、诊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重度组的潜伏期显著短于轻度组(P<0.01)。光气中毒主要初发症状为咳嗽(82.61%)、胸闷(69.57%)等呼吸道症状。重度组呼吸频率、心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肌钙蛋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均高于轻、中度组(P<0.05~P<0.01)。23例患者均存活。结论:急性光气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根据病情轻重及早短程给予适当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合理呼吸支持是防止病情恶化、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
- 刘成产赵奎刘如喜褚明永周杰李敏祝经韬杜盼盼
- 关键词:气体中毒光气
-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脱机困难的原因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下心脏术后患者脱机困难的原因。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术后入住ICU的患者128例,其中瓣膜置换术5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8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9例。128例患者中12例(占9.4%)出现脱机困难,设为研究组(N组,n=12),余为对照组(n=116)。分析术前一般情况、心脏功能、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及术后第1天引流量等因素。结果研究组高龄(〉65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吸烟、体外循环时间长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时间长、术前心功能差、合并肺基础疾病等是心脏术后患者脱机困难的主要原因。
- 褚明永刘成产李敏祝经韬杜盼盼
- 关键词:体外循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心脏术后脱机
- 长托宁治疗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通过观察了解新型抗胆碱药长托宁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25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3例患者用长托宁和氯磷定救治,对照组62例患者用阿托品和氯磷定救治。结果两组给药的次数和总量、阿托品化后的不良反应及病愈的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托宁治疗有机磷中毒用药剂量小,不良反应少,比阿托品更加有效。
- 刘成产褚明永刘如喜赵奎李敏周杰
- 关键词:长托宁阿托品有机磷中毒
- 床旁超声测定颈内静脉/颈总动脉截面积比值对重症病人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测定颈内静脉(IJV)/颈总动脉(CCA)截面积比值对重症病人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价值。方法:以50例重症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被动抬腿(PLR)试验后心输出量变化(ΔCO)将病人分为容量反应阴性组(ΔCO<15%,n=20)与容量反应阳性组(ΔCO≥15%,n=30)。采用床旁超声测量2组病人的IJV与CCA直径、截面积,计算IJV/CCA截面积比值,分析IJV/CCA截面积与PLR试验后ΔCO值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评价IJV/CCA截面积比值与ΔCO值预测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和阈值。结果:IJV的直径(14.03±4.877)mm、截面积(100.40±60.91)mm^2与ΔCO值均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CCA的直径(8.35±1.60)mm、截面积(57.64±18.50)mm^2与ΔCO值无相关性(P>0.05);容量反应阳性组的IJV/CCA截面积比值小于容量反应阴性组(P<0.01);IJV/CCA截面积比值与ΔCO值存在负相关关系(P<0.01);IJV/CCA截面积比值为1.66时的敏感度为87.1%,特异度为79.6%,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0.710~0.952)。结论:床旁超声测定IJV/CCA截面积比值是一种无创、便捷、可靠的评估重症病人容量反应性的方法。
- 李敏刘成产褚明永
- 关键词:床旁超声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容量反应性
- 重症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及其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0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28 d后的存活状况分为存活组56例和死亡组2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NLR及RDW对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APACHE II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SOFA评分、WBC、NEU、RDW、NLR、PCT和Lac均高于存活组,OI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DW、NLR、Lac、OI和Murray肺损伤评分是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对重症肺炎患者死亡风险的AUC为0.753(95%CI0.627~0.878),当最佳截断值为0.460时,敏感度为78.1%,特异度为67.9%;RDW对重症肺炎患者死亡风险的AUC为0.746(95%CI0.621~0.870),当最佳截断值为0.477时,敏感度为65.6%,特异度为82.1%。结论:NLR、RDW是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及RDW对重症肺炎患者的28 d死亡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重症肺炎预后评估有效而简便的指标。
- 李敏
- 关键词:重症肺炎红细胞分布宽度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36例患者临床救治体会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病因及临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住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病因、临床救治方法及效果。结果高钠血症常发生在重型颅脑损伤后5天内,平均(1.6±1.2)天,所有患者均有多尿等中枢性尿崩的表现,经限制钠盐的摄入、补充血容量、鼻饲温开水及应用去氨加压素等处理后血钠水平较前逐渐下降至恢复正常,治疗14d死亡率为27.8%,28d死亡率为44.4%。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高钠血症常发生在伤后5天内,中枢性尿崩可能是并发高钠血症的主要原因,经限制钠盐的摄入、补充血容量、鼻饲温开水以及应用去氨加压素等处理可以有效纠正高钠血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 褚明永李敏杜盼盼丁莉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高钠血症救治
- 局部枸橼酸抗凝和肝素抗凝在危重病人血液滤过治疗中的比较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分析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和普通肝素抗凝在危急重症病人行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CVVH)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行CVVH治疗的危急重症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方法不同分为RCA-CVVH组(RCA组,25例)和普通肝素抗凝CVVH组(肝素组,20例),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内环境、肾功能、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滤器寿命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RCA组病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时间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素组病人APTT与PT时间较治疗前延长(P<0.01),BUN和C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RCA组Na^+、Ca^(2+)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HCO_3^-和p H值无明显变化(P>0.05);而肝素组治疗前后Na^+、Ca^(2+)、HCO_3^-和p H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RCA组继发出血1例(4%),低于肝素组的3例(15%)(P<0.05);RCA组平均滤器使用寿命为(35.26±7.60)h,长于肝素组的(20.75±5.3)h(P<0.01)。结论:RCA具有与肝素抗凝病人相似的滤过效果,而且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不增加危急重症病人出血风险,还能延长滤器的使用寿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 刘如喜刘成产褚明永周杰李敏祝经韬
- 关键词:血液过滤枸橼酸普通肝素
- 泮托拉唑防治危重症患者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泮托拉唑防治急危重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7例入住ICU的急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45例)和法莫替丁组(42例),观察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监测给药后第2,4,6天胃液pH值。结果在泮托拉唑组,患者均无明显消化道出血发生,总有效率100.00%,4例发生少量出血,显效率91.11%;在法莫替丁组,6例患者发生明显出血,总有效率为85.71%,14例发生少量出血,显效率为5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2,4,6天,泮托拉唑组胃液pH值均明显高于法莫替丁组(5.17±0.37vs4.20±0.38、5.72±0.46vs4.69±0.44、5.98±0.47vs4.97±0.45,P均<0.01)。结论早期应用泮托拉唑可显著降低急危重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其胃液pH值。
- 刘成产郁玲褚明永刘如喜李敏
- 关键词:泮托拉唑急危重症消化道出血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
- 2019年
-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重症肺炎患者,无创组(23例)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有创组(23例)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 d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百分比(PaO2/FiO2)。结果:两组治疗3 d后HR均低于治疗前,SBP、DBP均高于治疗前(P<0.05);无创组治疗3 d后HR、SBP、DBP与有创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组治疗3 d PaCO2低于有创组,PaO2、SaO2、PaO2/FiO2高于有创组(P<0.05);提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在改善血气指标方面具有优势。无创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有创组(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可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应用价值较高。
- 李敏
-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有创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