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霞
- 作品数:47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46例IM急性期患儿、42例恢复期、26例随访期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期检测CD3+和CD8+细胞明显升高,CD4+细胞明显降低,CD4+/CD8+细胞比值明显降低(P<0.01);恢复期CD4+细胞明显降低,CD4+/CD8+细胞比值明显降低(P<0.01),CD3+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CD3+、CD4+、CD 4+/CD 8+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病毒感染的IM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明显发生变化,检测其变化规律对评估IM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 李彦格刘炜毛彦娜李慧霞张红梅
- 关键词: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
-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诊治体会
- 2006年
- 刘炜李彦格李慧霞
- 关键词: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诊治体会血液科
- 儿童肿瘤化疗后应用血小板生长素治疗血小板减少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对本院2010至2013年收治的儿童实体瘤、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严重减少的21例患者,采用血小板生成素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疗效,以寻求更好治疗方法.
方法:21例接受化疗实体瘤(6例)完全缓解的白血病患者(...
- 李彦格管玉洁毛彦娜马平田亮包丰昌张红梅李慧霞刘炜
- 关键词:血小板生成素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泼尼松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成骨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泼尼松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骨合成分子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以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骨钙蛋白(BGP)、碱性磷酸酶(AKP)为参数,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使用泼尼松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骨合成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泼尼松治疗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血清PICP、BGP、AK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泼尼松可抑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的骨合成功能.
- 李慧霞李彦格张红梅毛彦娜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泼尼松骨钙蛋白
- 食物不耐受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食物不耐受情况,观察忌食不耐受食物对精神发育迟滞的疗效,为该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精神发育迟滞患儿67例,正常对照6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IgG浓度并加以比较,对结果阳性的患儿忌食不耐受食物。结果实验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忌食不耐受食物后,患儿精神发育迟滞症状较忌食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测定,发现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对蛋白类食物不耐受多,忌食不耐受食物后患儿症状得到改善,为治疗精神发育迟滞提供了新途径。
- 孟庆萍张耀东李慧霞
-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食物不耐受IGG抗体
- 儿童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SAA)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28例SAA患儿(治疗组)和3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检测CD3^+细胞升高(P〈0.05),CD8^+细胞明显升高(P〈0.01),CD^+细胞降低(P〈0.05),CD^+/CD8^+细胞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发生变化,检测其变化规律对评估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 李彦格张红梅李慧霞毛彦娜刘炜刘俊闪
-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
- 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对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郑州市儿童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接诊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糖皮质激素、抗血小板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加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TNF-α及IL-6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李慧霞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皮质激素
-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80例ITP及35例正常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变化。结果 ITP患者CD3+、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细胞百分比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K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及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可较好的反映ITP的病理过程,对提高ITP的诊断水平及指导临床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 李彦格毛彦娜李慧霞张红梅刘炜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单纯性鼻炎36例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单纯性鼻炎疗效。方法选取肺脾气虚型慢性单纯性鼻炎69例中,其中男36例,女33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1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年,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抗生素及鼻腔局部滴用0.5%麻氟合剂,连用不超过7天,疗程间期可间断2天,至少2个疗程,最多4个疗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6例,西医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同时加用中药玉屏风滴丸,早晚各服一次,7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期间断2天,至少2个疗程,最多4个疗程。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效率94.4%,对照组63.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单纯性鼻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药治疗,且疗效稳定、不易复发。
- 孟庆萍史霞李慧霞
- 关键词:慢性单纯性鼻炎肺脾气虚型中西医结合治疗
-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滤泡调节性和辅助性T细胞的变化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 观察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外周血滤泡调节性T细胞(Tff)、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变化,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2例ITP患儿纳入研究,男18例、女14例,中位年龄2岁7个月(8个月~10岁);以健康体检儿童20名(男、女各10名)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儿外周血Tfr细胞(CD4^+Foxp3^+CXCR5^+ICOS^+)、Tfh细胞(CD4^+ CXCR5^+ICOS^+)比例及Tfr/Tfh比值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录及调控因子Bcl-6、c-MAF、Blimp-1、PD-1 mRNA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血浆IL-2、IL-6、IL-10、IL-21浓度.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ITP患儿外周血Tfr细胞比例降低[(2.16±1.31)%对(5.31±1.68)%,P<0.05],Tfh细胞比例增高[(17.30±7.47)%对(8.28±3.83)%,P<0.05],Tfr/Tfh比值降低(0.15±0.10对0.43±0.29,P<0.05);②ITP患儿Tfr细胞比例及Tfr/Tfh比值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与PA-IgG水平呈负相关,而Tfh细胞比例与PA-IgG呈正相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③CD4+T细胞Bcl-6及c-MAF mRNA表达明显增高,转录抑制因子Blimp-1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调节性T细胞PD-1 mRNA明显降低;④血浆细胞因子IL-2浓度降低,IL-21浓度增高.结论 ①外周血Tfr细胞比例减少、Tfh细胞比例增加、Tfr/Tfh比值失衡可能参与了儿童ITP的发病过程,Tfr、Tfh细胞及其比值异常可能是造成ITP患儿血小板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②转录及调控因子Bcl-6、c-MAF mRNA和调节性T细胞PD-1 mRNA过表达,以及局部微环境IL-2、IL-21浓度改变可能与Tfr/Tfh细胞分化失衡有关.
- 崔亚杰管玉洁刘炜李彦格李慧霞郭明发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滤泡辅助性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