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宇
- 作品数:18 被引量:13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雅-大凝析气藏产水规律及其控制对策研究
- 本文以雅克拉-大涝坝边水凝析气藏、轮台底水凝析气藏为例,分析具有边底水的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的产水类型、产水规律,总结凝析气藏的三种产水类型,并提出不同产水类型的控水治水对策。初步建立4种凝析气井边底水见水模式及相应的控制...
- 李宗宇徐士胜何云峰张艾
- 关键词:凝析气藏边底水
- 文献传递
- 顺北超深断溶体储层典型试井曲线特征及类别
- 2024年
- 顺北地区超深断溶体储层主要发育有裂缝及片状洞穴,采用可横向穿越缝洞储集体的水平井进行开发,其试井曲线形态特征复杂多变。依据井筒和表皮效应结束后的中期试井曲线的典型特征,将顺北地区实测试井曲线分成了3个大类。该3大类试井曲线特征直接反映了井与缝洞储集体的不同接触关系。再根据后期的试井形态特征,将顺北地区实测试井曲线细分成了9个亚类,不同的亚类试井曲线特征明显不同,是井外围缝洞发育状况变化的试井曲线响应。最后,提出了与试井曲线特征相对应的3大类9个亚类的试井解释评价物理模型。本文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顺北地区的试井分析与试井研究工作,亦可为其他深层断溶体储层的试井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 张宁李宗宇张云聂仁仕李景舜
- 关键词:深层油气藏洞穴试井
-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溶洞描述技术研究被引量:17
- 2010年
- 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主要储油空间和渗流空间由大型溶洞和与之相连的裂缝带组成。如何识别、有效预测大型溶洞是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的关键。以古溶洞系统发育模式为基础,结合溶洞的结构特征、形成和发育规律,以建立溶洞系统测井识别模式为突破口,结合利用地球物理、生产动态特征,建立落水洞、潜流洞、溶道、表层溶蚀带、洞边缝5种溶洞综合识别模式。研究溶洞系统纵向上和平面上发育分布规律,利用定量建模技术建立溶洞系统三维定量模型,在塔河油田T607-S76井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3年实际检验中单井吻合程度达97%,缝洞体吻合程度很接近实际。对研究溶洞发育展布规律和类似油藏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 伍家和李宗宇
- 雅克拉气藏白垩系旋回结构法小层划分对比被引量:2
- 2017年
- 雅克拉白垩系凝析气藏开发中后期水淹严重,稳产难度大,为提高采收率,精细挖潜剩余油,需对气藏进行深入研究,精细刻画小层对比格架。把砂体成因、地层层序等时对比及沉积相(微相)研究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沉积旋回的内部结构、旋回叠置和组合关系为突破口,通过建立岩心、常规测井以及饱和度测井资料之间的岩电关系,识别超微旋回界面,开展精细小层划分对比,进而研究隔夹层展布及封挡性等,并建立了5种剩余油分布模式,进一步优化开发层系。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穿时性"、"砂对砂泥对泥"、"等厚劈分"等问题,更逼近地下真实情况,在碎屑岩油气藏开发中具有较大推广意义。
- 李宗宇任宏刘芳肖红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白垩系小层对比剩余油分布
-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地层压力分析被引量:5
- 2001年
- 油藏地层压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油藏工程参数,而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所测得的地层压力中常出现前小后大的现象,给油藏工程分析带来许多困难。笔者根据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特点,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常规油藏工程方法与油藏具体特点结合,通过原油在纵向上的重力分异现象推出油藏地层压力梯度也应随深度变化的思路,很好地解释了碳酸盐岩油藏地层压力前小后大问题。
- 李宗宇杨磊龙喜彬
- 关键词: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地层压力油藏工程
- 顺北油气田二区断控缝洞结构凝析气藏重力分异特征——以4号断裂带为例
- 2025年
- 顺北地区断控缝洞结构凝析气藏是塔里木盆地近年来油气勘探的新突破,其高效开发对西部地区油气资源战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顺北油气田二区作为该地区油气产量的主战场,储集空间呈现巨厚、板状特征。现场生产和室内实验均证实流体纵向分布受重力分异作用影响显著,且对高效开发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关于重力分异定量化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实现重力分异作用定量化表征,以顺北油气田二区4号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投产井进行高温高压流体相态实验、可视化相态实验,并根据热力学和分子动力学原理构建了组分梯度理论模型。衰竭和注气实验结果显示重力沉降作用会加剧反凝析现象出现,注气过程中干、湿气重力超覆现象明显。利用组分梯度理论模型和实验结果对重力分异指标进行量化,确定了非等温组分梯度理论模型更适用于对研究区重力分异指标进行定量化表征。研究结果显示,重力分异作用对轻组分和重组分的影响较大,对中间组分影响相对较小;随着深度增加,重组分占比逐渐增大,气藏类型由凝析气藏向挥发性油藏过渡。重力作用对重组分摩尔分数高的凝析气藏密度的影响作用更大。注气实验结果表明,干、湿气重力超覆现象明显,凝析气和干气两者呈现出明显的气-气界面。顶部注气以重力驱替作用为主、扩散混合作用为辅,底部注气与之相反。
- 马龙杰胡文革何新明曹飞李宗宇鲍典
- 关键词:凝析气藏重力分异
- 新疆塔河油田1区低含水期稳油控水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03年
- 当油井生产形成压力降落大于油水密度差引起的重力差时 ,砂岩底水油藏锥进即会发生。塔河油田 1区通过采取已有直井减小油嘴以降低生产压差约 0 .2 5 MPa、新投产直井选用小油嘴工作制度、高含水井关井压锥、水平井陆续投产及 TK1 0 6H、TK1 0 8H以略低于临界产量方式生产等措施 ,使油藏达到降低水油比、产量递减变慢目的 ,从而在低含水阶段末 ,采出程度达到 4.85 %,远高于采取控水措施较少的 2区三叠系中油组的 0 .5 %,起到稳油控水。
- 杨磊李宗宇
- 关键词:塔河油田生产压差稳油控水含水上升率
- TNIS测井在雅克拉凝析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 过套管热中子成像测井(TNIS)应用于新、老井在“套后”进行饱和度监测,以高分辨率的成像模式直观辨析地层中油、气、水层的分布,可以定量评价目前储层的泥质含量、孔隙度、含烃饱和度等地层参数,可直观指示出潜力含油气层和出水层...
- 何云峰李宗宇张艾
- 产水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受效评价标准讨论——以大涝坝凝析气藏为例被引量:4
- 2016年
- 塔里木盆地大涝坝凝析气藏开发中后期采取循环注气,由于反凝析和水侵作用,注气机理、注气作用已不同于常规凝析气藏循环注气。为此,首先分析了注入气在地下的流动过程、与地下流体的接触作用,总结出注气过程中主要发生注气驱油、反蒸发、气窜和抑制水侵等作用。进而以注气机理为基础,结合注气前后生产井地面参数、流体监测数据、PVT数据和曲线形态特征,综合评价了生产井受效情况,并给出了各参数变化特征和变化范围。最后据典型参数变化特征,建立了3大类4种受效特征共计15项评价参数,实现了凝析气藏注气受效半定量—定量评价。大涝坝凝析气藏运用该评价标准,确定注气过程中以气驱油作用为主,产水井抑制水侵效果好,距离注气井近的生产井气驱油过程伴有反蒸发作用,生产井未发生气窜。结论认为:该评价标准为进一步优化注气方案提供了依据,并且所描述的注气机理和所建立的受效标准对采取循环注气开发的凝析气藏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李宗宇王利刚张艾黄杰张奎姚田万何云峰
- 关键词:气窜循环注气产水凝析气藏
- 水驱凝析气藏动态储量计算新方法
- 物质平衡法是计算气藏动态储量较为方便且实用的方法之一.水驱凝析气藏是气藏开发中最复杂的类型之一,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凝析油析出和边底水推进.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建立了考虑凝析油反凝析及水侵影响的水驱凝析气藏动...
- 胡文革李相方吴克柳李宗宇李莹莹张晓林张亚琦
- 关键词:凝析气藏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