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宗亚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新闻
  • 2篇新闻从业者
  • 2篇社会责任
  • 2篇市场化
  • 2篇市场化环境
  • 2篇伺服
  • 2篇伺服系统
  • 2篇谐振
  • 2篇谐振抑制
  • 2篇交流伺服
  • 2篇交流伺服系统
  • 2篇采编
  • 2篇采编部
  • 2篇采编部门
  • 2篇场化
  • 1篇电机
  • 1篇调查性
  • 1篇调查性报道
  • 1篇新闻调查
  • 1篇信息环境

机构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作者

  • 7篇李宗亚
  • 2篇魏然
  • 1篇罗欣
  • 1篇张明新
  • 1篇沈安文

传媒

  • 2篇中国报业
  • 1篇国际新闻界
  • 1篇新闻大学
  • 1篇计算技术与自...
  • 1篇现代视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交流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抑制研究
实际工业应用中,交流伺服电机与负载之间多为柔性连接,当伺服驱动器性能与机械环节特性符合一定条件时,系统将出现机械谐振现象。机械谐振在严重影响负载工作性能的同时,也将伺服控制器的速度环带宽限制在谐振频率以下。基于永磁同步电...
李宗亚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交流伺服系统
文献传递
论市场化环境下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被引量:2
2011年
随着媒体市场化在我国持续深入的发展,许多问题不断显露,很多人将这些问题归咎为新闻从业者没有坚守社会责任,没有为大众传播把好关。但是,这只是市场化出现弊端的表层原因,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我国媒介集团的体制不完善,采编部门与经营部门分开运营的不彻底。因此,借鉴拥有百年市场化历史的美国传媒集团之经验,实现我国传媒集团制度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李宗亚
关键词:新闻从业者社会责任采编部门
手机新闻使用、导向需求与信息环境对政治知识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在智能手机时代,人们越来越常通过手机新闻来了解世界。本研究致力于探讨手机新闻使用对受众政治知识的影响,并以美国与朝鲜的关系局势为个案,在亚洲四座城市针对298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手机新闻阅读与追踪频率能有效预测受众的政治知识水平。过去能够显著预测政治知识的经典变量,例如性别与导向需求,在手机新闻时代依然对政治知识具有显著的预测力。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社会因素如信息环境也对民众的政治知识有显著影响。
李宗亚罗文辉魏然张国良陈忆宁Edson Tandoc
关键词:手机新闻
论市场化环境下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从媒体采编部门与经营分开运营的角度分析
2011年
随着媒体市场化在我国持续深入的发展,许多问题不断显露,引发问题的深层的原因在于我国媒介集团的体制不完善,采编部门与经营部门分开运营的不彻底。因此,借鉴拥有百年市场化历史的美国传媒集团之经验,实现我国传媒集团制度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李宗亚
关键词:新闻从业者社会责任采编部门
从选题方向浅析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发展趋势——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为例被引量:4
2011年
借用近年来《新闻调查》栏目的相关数据,分析电视调查性报道代表性栏目近年来的选题方向与题材类型,把握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整体的发展脉络与未来走向。
李宗亚
关键词:新闻调查
基于陷波器参数自调整的伺服系统谐振抑制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中的柔性传动环节,建立电机——负载二质量模型,通过对模型的Simulink仿真分析阐述系统机械谐振发生的机理。为抑制伺服系统的机械谐振,根据对伺服系统谐振的定量分析,结合对电机速度误差信号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分析,设计自动调整参数的陷波滤波器,并进行仿真实验与实际实验。实验结果证实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设计陷波器的有效性,在传动环节的刚度、阻尼和负载惯量不尽准确的情况下,相关仿真结果验证所设计陷波器依旧有效。
李宗亚罗欣沈安文
关键词:交流伺服系统谐振抑制陷波滤波器参数自调整
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中的微信使用与利他行为:风险感知与公共信任的中介效应被引量:17
2021年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微信成为公众获取疫情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本研究从媒介使用视角出发,探究在武汉疫情防控"胶着对垒的关键时期",聚焦于疫情信息的微信使用对武汉市民风险感知、公共信任及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对1071位武汉市民的电话调查发现,公众对于微信上疫情信息的注意程度越高,其在社会层面的疫情风险感知与公共信任越强,践行遵从配合与助人帮扶两种利他行为的频率也越高。此外,风险感知与公共信任在微信使用对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中具有中介作用。
李宗亚张明新魏然朱毅诚
关键词:利他行为风险感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