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卫江

作品数:44 被引量:39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地理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15篇天文地球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农业
  • 6篇土壤
  • 5篇地理信息
  • 5篇地理信息系统
  • 5篇信息系统
  • 5篇灾害
  • 5篇网络
  • 5篇GIS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污染
  • 3篇电子政务
  • 3篇政务
  • 3篇数据库
  • 3篇土壤环境
  • 3篇农田
  • 3篇现代农业
  • 3篇空间信息
  • 3篇基于WEB
  • 2篇都市

机构

  • 31篇上海师范大学
  • 21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上海市农业技...
  • 1篇爱知大学

作者

  • 44篇李卫江
  • 15篇康建成
  • 8篇吴永兴
  • 6篇安琰
  • 6篇吴涛
  • 6篇温家洪
  • 5篇任惠茹
  • 5篇尤琳
  • 5篇张建平
  • 5篇王甜甜
  • 4篇孟菲
  • 4篇谢小进
  • 4篇张超
  • 4篇丁鹏飞
  • 3篇李仙德
  • 2篇茅国芳
  • 2篇闫国东
  • 1篇吴燕娟
  • 1篇王远飞
  • 1篇芮建勋

传媒

  • 3篇测绘科学
  • 3篇中国地理学会...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经济地理
  • 2篇灾害学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学与国土...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海洋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国土开发与整...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6篇2000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Kohanen神经网络的劳动力市场聚类研究——以浦东新区为例
2005年
运用Kohonen神经网络的模型,利用上海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了浦东各街镇劳动力市场聚类问题,选取8个反映劳动力结构和特征的因子,将浦东27个街镇聚为4大类,最后分析了4个类型各自的特征及在空间上的区域差异。
丁鹏飞王远飞李卫江
关键词:KOHONEN人工神经网络劳动力市场聚类
基于GIS的连锁便利店布局与选址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网点的选址与布局是零售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战略决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GIS技术为网点选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能够为连锁企业扩张提供科学依据,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GIS系统相关模型和原理,在mapinfoGIS平台下,实现对上海各个区便利店和人口分布的耦合性计算。最后,以卢湾区为例,用牛顿模型和Weiszfeld算法,实现了对存在多竞争对手情况下获取最大市场份额的新店选址,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丁鹏飞李卫江
关键词:便利店GIS
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园区与镇域经济协调发展探讨
2001年
王新民李卫江
关键词:现代工业园区园区建设经济发展
极端洪灾情景下上海汽车制造业经济损失与波及效应评估被引量:10
2017年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全球极端气象、水文事件日益多发,沿海低地地区的产业系统面临着极端洪水等灾害的严重威胁。开展极端洪灾情景下沿海特大城市的产业经济损失评估,分析产业网络的波及效应,识别出产业空间损失最为严重的地带,可为沿海城市的气候变化适应和灾害风险管理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以上海黄浦江极端洪灾模拟结果为灾害情景,基于2013年上海汽车制造业第三次经济普查微观数据,评估了上海汽车制造业受灾后的直接经济损失、停产损失,并结合投入—产出模型评估了上海汽车制造企业停产引发波及效应造成的产业关联损失。分析结果表明,在极端洪灾情景下:(1)上海市共有451家汽车制造企业受到灾害影响,占上海汽车制造企业总数的23.1%。(2)上海汽车制造业厂房建筑、生产设备、整车存货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3.1亿元、196.1亿元、9.7亿元。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的停产损失分别为209.1亿元、69亿元,对相关产业分别造成了1037.6亿元、144.7亿元产业关联损失。受到相关产业停产、减产影响后,汽车整车制造、零部件及配件产业关联损失分别为120.9亿元、247.1亿元。产业关联损失明显大于停产损失和直接经济损失。(3)浦东新区生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和停产损失较为严重,分别为93.4亿元、221.7亿元,分别占全市的47.6%、79.7%。上海通用整车厂所在的浦东新区金桥镇停产损失为184.1亿元。(4)由于2.5~3.0 m洪水水深区间分布有两家大型整车厂,因此停产损失最为严重,高达255.2亿元。上海市各级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黄浦江、苏州河流域的防汛工程以及工业园区的防洪设施建设;相关企业需要制定周密的业务连续性规划,降低企业停产后波及效应衍生的系统性风险。
黄小莉李仙德温家洪李卫江杜士强
关键词:汽车制造业直接经济损失
现代农业开发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以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为例被引量:9
2003年
现代农业开发区是我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本文以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为例,对现代农业开发区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现代农业开发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现代农业开发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措施。
李卫江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代农业开发区产业融合
现代农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43
2002年
本文结合上海市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发展 ,研究和提出了现代农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就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基本原则、数值标准化和权重配赋等 ,作了必要的阐述。
吴永兴李卫江
关键词:农业园区指标体系
基于Web文本的灾害信息挖掘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Web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以自然语言描述的非结构灾害信息和知识。基于Web文本自动提取和构造结构化、综合性灾害信息,是灾害信息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目前国内外利用Web文本挖掘技术在灾时与灾后的应急响应与救援,灾害的早期预警和风险分析方面进行示范应用;同时在文本灾害信息的语义理解与抽取、文本灾害信息的时空匹配、以及文本灾害信息的不确定性和可靠性评价等关键技术领域迅速展开研究。我国应加强以Web文本为信息源的中文灾害信息挖掘关键技术、软件,以及管理体系的研究,以有效弥补灾害研究与管理过程中灾害数据共享困难,以及可利用的动态实时、综合性灾害数据缺乏的薄弱环节,提升灾害信息服务水平。
李卫江温家洪
关键词:WEB文本灾害信息空间信息
基于WebGIS与模型的农业经济监测与评价系统的建立被引量:6
2010年
为动态、准确获取区域农业生产的投入结构、产出水平、经济效益等信息,在时空数据库支持下,以开源SharpMap为地图服务器,利用ASP.NET(C#)语言,建立农业经济监测与评价系统(SHAEWS),SHAEWS的构建包括农业投入产出监测数据库和模型系统两部分。数据库由样本农户动态监测数据、地形图数据和元数据组成。模型系统包含作物数据聚合与分析模型、轮作茬口识别及数据聚合分析模型、柯布-道格拉斯模型和综合评价模型。SHAEWS包括样本数据采集与编辑、样本数据检验、作物评价、茬口评价、投入产出定量模型分析、时序分析、区域分析、报表输出、元数据浏览等9个功能子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把样本监测数据与地图数据相结合,并通过模型运算,实现区域农业投入产出等信息的在线共享、评价与服务。
李卫江吴永兴茅国芳
关键词:数据库系统WEBGIS区域农业
城市区县级政务GIS综合平台的构建与应用——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被引量:1
2006年
基于G IS技术构建电子政务综合平台是未来政府信息化的主要趋势和特征。城市区县级政务G IS综合平台的建设是“数字城市”战略和“政府信息化”战略向纵深推进的迫切需要和具体实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区县级政务G IS综合平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县多政府部门数据的综合集成与网络共享,以及政务信息的多维综合分析与决策应用。本文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重点从总体结构设计、数据组织与数据模型、实现技术三个关键问题入手,对城市区县级政务G IS综合平台的建设模式进行探讨。
李卫江丁鹏飞张超
关键词: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系统GIS
台湾东北海域冷涡-上升流系统冬、夏季温度三维结构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2007年发布的全球海域温度多年月平均数据库资料(WOA 05),研发计算机数值分析和图形可视技术,对台湾东北海域冬、夏季的温度分布进行数值分析,展示台湾东北海域冷涡-上升流系统冬、夏季温度分布的三维结构,分析黑潮、台湾暖流以及东海陆架水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夏季(8月)冷涡主要存在于13—100m深度以及138—150m深度;冬季(2月)冷涡主要存在于109—150m深度之间。(2)夏季(8月)上升流的拱形结构从表层向下都存在,其中由于台湾暖流与东海陆架底层水的影响,造成在深度100—138m之间的等温线不闭合;冬季(2月)上升流的拱形结构主要存在于100m水深以下。(3)在黑潮向西北方向入侵东海陆架的区域,冷涡-上升流系统消失。在冷涡-上升流系统作用的区域,黑潮向东北方向入侵东海陆架的程度越强,冷涡-上升流系统的势力也越强。
王甜甜康建成李卫江任惠茹安琰孟菲
关键词:黑潮冷涡上升流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