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卉

作品数:25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中医
  • 8篇儿童
  • 4篇肾病
  • 4篇中医药
  • 4篇IGA肾病
  • 3篇血尿
  • 3篇药疗
  • 3篇药疗法
  • 3篇医药疗法
  • 3篇治疗儿童
  • 3篇肾病大鼠
  • 3篇湿热
  • 3篇湿热证
  • 3篇热证
  • 3篇中医药疗法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合剂
  • 3篇儿科
  • 3篇IGA肾病大...

机构

  • 19篇湖北中医药大...
  • 14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作者

  • 24篇李卉
  • 8篇刘晓鹰
  • 6篇向希雄
  • 5篇王林群
  • 3篇王文广
  • 3篇张雪荣
  • 2篇刘建忠
  • 2篇鲁艳芳
  • 1篇韩新民
  • 1篇常克
  • 1篇王娟
  • 1篇胡霜红
  • 1篇霍文丽
  • 1篇倪珠英
  • 1篇裴学军
  • 1篇孙香娟
  • 1篇张雪容
  • 1篇颜荆芬

传媒

  • 2篇湖北中医杂志
  • 2篇中医儿科杂志
  • 2篇世界中医药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首届中华中医...
  • 1篇全国中医药高...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周期性发热中医临证思辨
2023年
查各家医案记载,结合临证体会,分析儿童周期性发热的中医证治。认为阴阳失调、伏邪病机、瘀血病机是其基本病机,常见证包括营卫不和证、邪犯少阳证、邪伏膜原证、阴虚伏热证、瘀血发热证,可分别予桂枝加附子汤、小柴胡汤、达原饮、秦艽鳖甲散、血府逐瘀汤等方治之。
陈瑶刘建忠李卉
关键词:周期性发热证治阴阳失调伏邪瘀血
金水清对系膜增生性肾炎湿热证血尿大鼠NF-κB、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金水清防治MsPGN湿热证血尿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同时初步探索此模型发生发展规律,为临床治疗血尿时机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BSA、CCL4联合SEB或LPS的复合法,复制MsPGN湿热证血尿大鼠模型,并在不同...
李卉刘晓鹰陈畅向希雄
关键词:系膜增生性肾炎湿热证NF-ΚB
药物水光注射治疗黄褐斑对患者CK10、SOD及MDA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药物水光注射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对患者细胞角蛋白10(Cytokeratin 10,CK10)、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黄褐斑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与药物组,每组8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穴位注射法治疗,药物组采用药物水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额部病损皮肤基底上层CK10表达程度、血清SOD、MDA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药物组与传统组CK10表达程度明显减弱,药物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与传统组SOD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药物组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MD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MDA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传统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药物水光注射治疗黄褐斑,可降低病损皮肤基底上层CK10表达程度,改善血清SOD和MDA水平,疗效较好。
李卉胡霜红王娟陈苇苇
关键词:黄褐斑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案例式教学法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案例式教学法在我教研室开展近十年,我们采取以设计临床病案,将教学内容隐伏其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以课堂辩论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根据争论焦点,逐一解决学生的疑问,并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结合病案进行...
刘晓鹰李卉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法中医儿科学儿科教学高等教育综合素质培养
文献传递
刘晓鹰教授辩证论治小儿外感发热经验
刘晓鹰教授是湖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在儿童肺脾肾疾病诊治,儿童体质调理方面经验丰富,笔者工作后有幸跟从刘师教学、临床,在儿童疾病诊治方面收获颇多,特别是中医药治疗儿童...
李卉
关键词:小儿外感发热中药治疗临床药理辩证论治
文献传递
从湿温论治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025年
中医学多认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温病”范畴,多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近年来,基于临证体会对该病进行研究,发现其临床表现较以前有异,温热、热毒之象渐少,而湿温之征尤显。遂比较之,令其特征凸显,以明辨之。察其证,定其法,行三焦辨证之治及分消走泄之法,验之于临床,终获良效。以案示之,彰显中医治疗该病的优势。
陈瑶刘建忠李卉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湿温三焦辨证
基于代谢组学儿童孤立性血尿湿热证模型大鼠生物标志物筛选及清法方药干预研究
本研究从中医理论探讨了“清法”理论渊源,儿童血尿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并进一步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  目的:主要应用代谢组学核磁技术,动态监测IgA肾病湿热证模型大鼠在尿液出现改变的不同时间点,其尿液代谢物变化与血液生化、...
李卉
关键词:湿热证代谢组学
文献传递
刘晓鹰教授辨证论治小儿外感发热经验
2014年
外感发热为儿科最常见急症,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是中医药治疗的精髓,同病异治在儿童外感发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辨证准确,银翘散、柴葛解肌汤、小柴胡汤、人参败毒散、麻黄附子细辛汤均能在外感发热中发挥良好疗效。
李卉
关键词:外感发热中医药疗法儿童
小儿紫贝宣肺糖浆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小儿紫贝宣肺糖浆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232例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口服小儿紫贝宣肺糖浆,对照组口服急支糖浆,2组均为3次/d,疗程7 d。观察2组患儿用药后第7天各症状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咳嗽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咯痰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医证候单项症状消失率“发热”“有汗”“鼻流浊涕”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2%,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紫贝宣肺糖浆对儿童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孙香娟常克韩新民李卉
关键词:急性支气管炎多中心
金水清对IgA肾病大鼠细胞凋亡Fas/FasL系统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金水清对IgA肾病大鼠细胞凋亡Fas/FasL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口服BSA+皮下注射四氯化碳、蓖麻油+尾静脉注射脂多糖+加高温高湿环境+高糖高脂饮食的复合法,复制大鼠IgA肾病模型,并给予金水清治疗,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Caspase-9、P53、Fas、FasL蛋白表达,RT-PCR检测肾组织Fas、FasL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aspase-9、P53、Fas、FasL蛋白表达明显升高(<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Caspase-9、P53、Fas、FasL蛋白表达明显降低(<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as、FasL mRNA表达明显升高(<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Fas、FasL mRNA表达明显降低(<0.05)。结论金水清能够明显抑制IgA肾病大鼠肾组织细胞的凋亡和增殖,其可能通过下调P5、Caspase-9及Fas、FasL蛋白和mRNA水平而发挥作用。
王林群李卉刘晓鹰
关键词:IGA肾病细胞凋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