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平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颞颌关节间接性损伤后不同时期X线表现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研究山羊颞颌关节 (TMJ)间接性损伤后关节结构的变化。方法 :用自制撞击装置造成山羊双侧颞颌关节间接性损伤 ,分别于伤后 2h、7d、1月、3月行X线断层摄影后处死取材 ,并进行组织学观察 ,正常关节作为对照。结果 :X线断层摄片发现 ,TMJ损伤后关节腔模糊 ,腔隙缩小 ,髁突表面不平 ,结构不清 ,其位置由颞下凹正中逐渐偏向后。组织学观察发现 ,伤后早期 1月内关节组织分别出现关节凹、髁突表面纤维软骨破坏 ,关节盘纤维组织挫裂 ,关节腔内出现血肿等 ;晚期 3月出现髁突表面软骨组织破坏、吸收 ,关节盘严重扭曲、变形。结论 :一定程度的TMJ损伤可以导致TMJ内紊乱和TMJ骨关节病等后遗症的发生。X线断层摄影技术是一种较好的动态观测TMJ结构和形态变化的方法。
- 胡开进周树夏王彦清李光平
- 关键词:X线断层摄影组织病理学TMJ
- 颞颌关节间隙面积计算法的建立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0
- 1990年
- 牙尖交错位(Inter Cuspal Position,ICP)时髁突在关节窝内的位置,是诊断口颌系统功能紊乱、判断正畸治疗前后颌位变化与关节改建、以及评价颌骨外伤功能恢复等的一项重要指标。尽管有研究表明在无症状的人群中,非居中位的髁突并不少见,但将髁突的移位,尤其是后移位作为关节骨性结构紊乱的主要体征,仍为多数学者认为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意义。在既往的研究中,大多采用肉眼观察或线距测量法确定髁突位置。
- 刘子军王惠芸刘豆豆李光平夏结来
- 关键词:颞颌关节紊乱
- 颈外动脉栓塞治疗颌面部血管瘤被引量:9
- 1999年
- 目的探讨颌面部血管瘤动脉栓塞的适应证、栓塞剂选择、造影栓塞方法的运用及并发症的预防。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颌面部血管瘤,对16例行17次颈外动脉及其分支栓塞,14例为术前栓塞,2例为根治性栓塞。根治性栓塞和2例颌骨中心性血管瘤用无水乙醇加明胶海绵栓塞,余均用明胶海绵栓塞。结果根治性栓塞的2例,观察9~12月未复发,术前栓塞的14例,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比术前未栓塞的4例减少75%和70%。结论①颌面部血管瘤行动脉栓塞的适应证为:颌骨中心性血管瘤,蔓状血管瘤;供血动脉明确造影时瘤腔显影的海绵状血管瘤。以下情况不宜栓塞:颈动脉分叉处血管瘤;颈内外动脉有异常交通者;供血动脉不明确的海绵状血管瘤以及特敏患者。②用明胶海绵作术前辅助性栓塞,用无水乙醇加明胶海绵永久性栓塞效果好。③作颌内动脉栓塞时导管应插至发出脑膜中动脉以远,否则,观察脉络膜动脉不显影,向靶动脉注入利多卡因无不良反应才可栓塞,栓塞剂颗粒直径以0.
- 史无例孟庆江王艳清史庆辉李光平石利强
- 关键词:颌面部肿瘤血管瘤动脉栓塞治疗
- 选择性动脉造影灌注和栓塞在口腔颌面部的应用被引量:4
- 1997年
- 对20例口腔颌面部疾病行股动脉插管作选择性超选择性颈动脉造影。对2例颈动脉损伤和3例了解基底动脉环交通情况的患者均明确了诊断,对5例蔓状血管瘤进行了栓塞治疗,10例有颈胸部转移的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动脉灌注化疗,效果良好。对造影方法和治疗方法的选择,造影和栓塞的并发症问题进行了讨论。
- 王艳清史无例李光平史庆辉吴好宗孟庆江
- 关键词:血管造影口腔颌面部疾病栓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