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丕蓉
-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学术期刊功能转型及实现被引量:25
- 2016年
- 【目的】思考在新环境下的高校学术期刊功能转型,并基于期刊功能的实现促进高校学术期刊的创新发展。【方法】通过对高校学术期刊功能演化之梳理,并以互联网思维视角来审视,重新定位高校学术期刊功能,探索新功能实现路径。【结果】高校学术期刊经历了从促进教学科研到僵化再到异化的功能演化。在新的环境下,期刊功能已不适应当前期刊发展形势,实现功能转型是期刊改革发展的必然。【结论】高校学术期刊应具备信息和思想传播、学术引领和规范、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和科技人才培养四大功能,实现这一功能转型,需要依赖消除期刊功能异化、组织创新、服务共享和价值链接、数字化建设、价值再造等路径。
- 范维刘玉邦陶清玉李丕蓉
- 一种基于ASTER卫星数据的成矿预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ASTER卫星数据的成矿预测方法,具体包括:预处理ASTER卫星的遥感影像数据;基于预处理后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遥感地质特征解译;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预处理后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通过野外勘...
- 李志军尤孟何珊李丕蓉欧俊郭奇奇何子轩赵润东
- 文献传递
- 高校学术期刊读者定位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准确的读者定位是期刊发展的基础,这已经为西方国家学术期刊发展实践所证实。目前我国有期刊9000多种,而成功实施读者定位的不过10%。①本文结合办刊体制和功能定位,对高校学术期刊读者定位及其改革策略进行分析。
- 刘玉邦陶清玉李丕蓉范维
- 关键词:办刊体制
- 西藏雄村铜金矿床经济评价被引量:3
- 2014年
- 西藏雄村铜金矿是最近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发现的一个超大型矿床在对矿床地质特征、经济技术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静态和动态评价方法对矿床经济价值进行评价,通过投资利润率、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技术指标开展盈亏分析,选取处理成本、铜价作为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单变量敏感性分析,同时在保证边界品位的基础上以处理成本和回收率作为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双变量敏感性分析,认为该矿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矿山生产建设的条件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 李丕蓉李志军郎兴海
- 关键词:经济评价
- 一种基于波谱沙漏工具的多光谱遥感蚀变信息成矿预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波谱沙漏工具的多光谱遥感蚀变信息成矿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波谱沙漏工具的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提取遥感蚀变矿物的波谱;将得到所述波谱,用混合调谐匹配滤波法进行结果分析,确定最终的端元波谱;依据...
- 李志军郭奇奇欧俊李丕蓉何子轩韩泽伟尤孟何珊赵润东
- 文献传递
- 四川盆地周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通过对四川盆地东西部12县退耕还林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盆地东西两侧山区退耕还林工程的效益。结果表明:盆地东部退耕还林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西部,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人口素质等因素制约所造成的。因此,应根据各地区特点采取不同政策以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
- 李丕蓉彭培好朱琴周桂香刘淑琼
- 关键词:退耕还林四川盆地
- 四川省盆周退耕还林区经济效益对比研究
- 四川省是最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省份之一,其退耕还林的成效不仅直接关系到全省退耕户的生产、生活问题,而且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稳定。本文在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PRA方法对四川省盆周地区12县退耕还...
- 李丕蓉
- 关键词:退耕还林产业结构
- 文献传递
- 西藏嘎拉勒铜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来自硫、铅、碳和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证据被引量:7
- 2017年
- 西藏嘎拉勒铜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大型镁质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S-Pb-C-H-O同位素分析,对嘎拉勒铜金矿床的物质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矽卡岩型矿石中黄铜矿的δ^(34)S_(V-CDT)值在硫同位素直方图上呈塔式分布,变化范围为–4.4‰~6‰,有少许样品值变化范围较大,表明嘎拉勒矿床硫同位素主要以幔源硫为主,有少量壳源的混染;(2)^(208)Pb/^(204)Pb变化范围为38.427‰~39.008‰,^(207)Pb/^(204)Pb变化范围为15.588‰~15.701‰,^(206)Pb/^(204)Pb变化范围为18.330‰~18.871‰,显示矿区铅同位素来源以造山带铅为主,少量上地壳铅相结合的特征;嘎拉勒矿床形成于碰撞的造山带环境;(3)含辉钼矿石英脉中δ^(18)O_(V-SMOW)值范围为12.2‰~12.8‰,平均值12.5‰,δD_(V-SMOW)范围为–103.3‰~–95.3‰,平均值为–99.3‰,δ^(18)O_(V-PDB)值范围为–18.1‰~–17.6‰,平均值为–17.85‰,显示受到大气降水加入明显;(4)矽卡岩中方解石C-O同位素测试结果δ^(13)C_(V-PDB)为–2‰,δ^(18)O_(V-PDB)为–15.1‰,δ^(18)O_(V-SMOW)为15.4‰,显示嘎拉勒铜金矿床碳酸盐为海相碳酸盐并经历了溶解作用。综合表明,嘎拉勒铜金矿床是由幔源成矿流体作用形成的,成矿过程中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流体与碳酸盐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 李志军赵润东何子轩张志李丕蓉尤孟何珊郭奇奇欧俊
- 关键词:同位素地球化学幔源物质矽卡岩型铜金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