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勇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原农牧区成年人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与胃黏膜病变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原农牧区成年人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利用日立7170S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速率法测定血清PG水平,与内镜活检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相结合,对比分析青海高原农牧区733名接受胃镜检查的成年人血清PGⅠ、PGⅡ水平和PGⅠ/PGⅡ值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结果:胃黏膜基本正常(NOR)组血清PGⅠ、PGⅡ和PGⅠ/PGⅡ值的中位数分别为87.7ng/mL、14.8ng/mL和6.0ng/mL。PGⅠ在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IM/Dys)和胃癌(GC)组明显低于NOR组(P均<0.01),而CAG和IM/Dys组之间无差别两者,PU组明显高于其它胃黏膜病变组而又低于NOR组;PGⅡ在CSG、CAG、IM/Dys和GC组明显低于NOR组(P<0.05或0.01),CSG、CAG和IM/Dys组明显低于PU组(P<0.05或0.01),而3组之间无差别两者,CAG组又明显低于GC组(P<0.01),NOR和PU组之间、PU与GC组之间无差别两者;PGⅠ/PGⅡ值在CAG、IM/Dys和GC组明显低于NOR、CSG和PU组(P均<0.01),IM/Dys和GC组又明显低于CAG组(P均<0.01);NOR、CSG和PU组之间及CSG与CAG组之间无差别两者。结论:高原农牧区成年人血清PG水平与有无胃黏膜病变及胃黏膜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表现为随着胃黏膜病变的逐级加重,血清PGⅠ水平和PGⅠ/PGⅡ值逐渐降低,而PGⅡ虽有降低现象,但无规律可循。利用血清PGⅠ水平和PGⅠ/PGⅡ值筛查高原地区胃癌前病变和胃癌较为合适。
- 熊元治杨永耿马颖才朱志勇赵相王象勇王建云林碧霞
-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胃蛋白酶原血清
- 近30年青海地区少数民族胃癌患者胃镜检出情况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原发肿瘤的第2位,全世界约有35%的胃癌病例发生于我国。由于环境及遗传背景不同,胃癌在各民族之间存在差异。青海地区为我国胃癌高发区,也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内镜中心近30年胃镜检出的少数民族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了解胃癌在我省少数民族居民中的发病情况。
- 熊元治荣光宏马颖才马丽莉安玉秀朱志勇吉栋德
- 关键词:胃癌患者检出情况分析胃镜胃癌高发区原发肿瘤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青海省人民医院并行ERCP取石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入组292例,根据有无胆总管结石复发分为复发组31例和未复发组261例,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胆道情况和胆石情况等临床资料。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筛选出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在结石数量≥2个和胆管直径≥14 mm两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0、5.61,P值均<0.05),而既往有胆囊切除史是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20.10,95%可信区间:4.11~98.25,P<0.05)。结论既往有胆囊切除史是导致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 王春秋马颖才朱志勇袁玲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