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一芳

作品数:16 被引量:165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针刺
  • 12篇磁共振
  • 11篇成像
  • 11篇磁共振成像
  • 7篇脑功能
  • 5篇足三里
  • 5篇功能性
  • 4篇功能性磁共振
  • 3篇周围性面瘫
  • 3篇足三里穴
  • 3篇面瘫
  • 3篇静息态
  • 3篇功能性磁共振...
  • 3篇合谷穴
  • 2篇脑功能成像
  • 2篇脑激活区
  • 2篇静息态脑功能
  • 2篇功能成像
  • 2篇功能磁共振
  • 2篇功能磁共振成...

机构

  • 8篇安徽中医学院...
  • 6篇安徽中医药大...
  • 5篇安徽中医药大...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安徽省中医院
  • 1篇教育部
  • 1篇安徽省中医学...

作者

  • 16篇朱一芳
  • 14篇李传富
  • 14篇徐春生
  • 9篇杨骏
  • 5篇卢琦
  • 4篇赵斌
  • 4篇黄建军
  • 4篇李落意
  • 3篇张威
  • 3篇鲍风
  • 3篇武红利
  • 2篇项高波
  • 2篇武媛媛
  • 2篇张庆萍
  • 1篇韩宁林
  • 1篇袁爱红
  • 1篇吴子建
  • 1篇李国强
  • 1篇薛秋菊
  • 1篇张春芸

传媒

  • 8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针灸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左、右侧合谷穴脑功能偏侧性的fMRI研究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探讨针刺左、右侧合谷穴是否存在脑功能偏侧性,为临床合谷穴左、右侧选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8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针刺左侧合谷穴组(左侧针刺组)和针刺右侧合谷穴组(右侧针刺组),分别针刺左侧和右侧合谷穴。针刺得气后,采集两组的任务态fMRI数据,并利用功能性神经影像分析软件(analysis of functional neuroImages,AFNI)程序进行两组组内和组间分析。针刺后记录受试者的针刺感觉并统计两组针刺感觉量表(the MGH acupuncture sensation scale,MASS)指数。结果:两组间MASS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针刺组主要表现为右侧大脑的信号增强,右侧针刺组显示双侧的大脑均有广泛信号变化;左侧针刺组与翻转后的右侧针刺组组间分析显示两组间存在差异脑区。结论:针刺左、右侧合谷穴的中枢效应不对称,存在右侧大脑半球的功能偏侧性;右侧大脑半球的岛叶和扣带回可能是针刺合谷穴发挥效应的关键脑区。
汪林英徐春生朱一芳李传富杨骏
关键词:针刺功能性磁共振
“面口合谷收”神经生理机制的fMRI研究被引量:52
2012年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探讨"面口合谷收"的神经生理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20例健康志愿者,均针刺左侧合谷穴,采用相同的磁共振扫描序列采集针刺任务态fMRI数据。利用AFNI程序分析任务态fMRI的针刺脑激活区,对所有的功能数据进行组分析,并利用Monte Carlo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多重比较校正(P=0.05,α<0.05)。结果:针刺左侧合谷穴引起多个脑区激活,信号增高区域包括右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顶下小叶、颞横回、岛叶、丘脑、豆状核、壳核及双侧小脑;信号降低的脑区包括左侧额上回、额中回、中央前回、扣带回、颞中回等。其中,右侧中央后回中下部大面积区域均显示激活。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合谷穴能同时激活中央后回初级感觉皮层的手部投射区和面口部投射区,同时激活了面口部的运动皮层,直接反映了合谷穴和面口部的密切联系,为"面口合谷收"理论提供了客观的证据。
李落意赵斌杨骏李传富徐春生朱一芳
关键词:针刺磁共振成像
康复后周围性面瘫患者初级运动皮层的功能连接变化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时间康复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初级运动皮层功能连接变化及其与对照组的差异,探讨皮层功能重组在面瘫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7例经针灸治疗康复后的左侧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康复组,根据从发病到康复的时间分为早期康复组(18例,康复时间<45 d)及晚期康复组(19例,康复时间≥45 d);另外选取1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双侧面部初级运动皮层(LMI和RMI)作为ROI,比较3组双侧MI功能连接变化。结果:各组间双侧MI功能连接均存在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双侧MI与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的减弱脑区主要位于后扣带回、楔前叶、额中回、颞上回、小脑,多与运动、记忆、识别、情感功能相关,局部区域呈增强,如枕中回、顶下小叶;与早期康复组相比,晚期康复组的双侧MI功能连接均显示减弱,减弱的脑区多与感觉运动相关,如运动前区(额上回、额中回)。结论:皮层功能重组在周围性面瘫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即使面瘫患者临床痊愈后,这种皮层功能功能重组依然存在,且面瘫康复所需的时间越长,皮层功能重组的程度越大。
薛秋菊杨骏李传富徐春生武红利朱一芳刘军平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
针刺健康人足三里穴脑功能成像研究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采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技术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引起脑内功能区的变化,并与近年来相关的研究结果比较,分析研究存在差异的原因。方法15例健康志愿者,采用改良组块设计方案,针刺左侧足三里穴进行fMRI扫描,实验数据采用AFNI软件分析处理,采用Monte Carlo模拟阈值校正方法(P〈0.05,α〈0.05)确定脑功能激活区。结果针刺左侧足三里穴引起双侧海马旁回、额中回、扣带回前部、右侧颞叶、海马、杏仁核、左侧额下回、右侧小脑及脑桥区域信号减弱,右侧中央前回及右侧顶下小叶区域信号增高。结论针刺正常人左侧足三里穴主要引起颞叶和边缘系统的脑功能变化,并且以信号减弱为主。与其他类似研究的结果有较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
鲍风李传富徐春生朱一芳项高波黄建军卢琦张兰慧
关键词:针刺磁共振成像功能性足三里穴
性格类型对电针刺激足三里(ST36)fMRI大脑激活区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利用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f MRI),研究在电针刺激任务状态下"外向性"和"神经质"两种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大脑激活区变化特点,探讨不同性格类型对电针刺激下大脑激活区的影响。方法选取"外向性"和"神经质"的健康志愿者各20名,利用磁共振采集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ST36)的任务态功能数据,利用功能神经影像分析(AFNI)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单样本t检验进行组内分析及双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分析,Monte Carlo阈值校正确定两组组内分析结果及组间比较结果,探究针刺任务态下"外向性"和"神经质"两组受试者脑激活区差异变化。结果 (1)组内结果分析:"外向性"组激活脑区包括:右侧额下回(BA44),右侧额内侧回(BA32),右侧额上回(BA10),双侧侧缘上回,双侧中央后回,右侧颞上回,左侧小脑山坡,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颞中回(BA21),右侧小脑山顶,左侧颞中回,双侧额中回,右侧额内侧回,其中右侧额内侧回(BA32)为负激活,激活区刺激状态与静息状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神经质"组激活脑区包括:右侧中央后回,左侧小脑半球下小叶,右侧颞下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顶下小叶,左侧小脑扁桃体均为正激活,激活区刺激状态与静息状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间分析结果:左侧舌回"外向性"组较"神经质"组激活增强,右侧额内侧回激活"外向性"组较"神经质"组减弱(P均<0.05)。结论 "外向性"和"神经质"这两种不同的性格类型对针刺脑功能激活区的反应存在差异。性格类型可能是影响针刺脑功能成像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武媛媛徐春生武红利张威朱一芳李传富
关键词:性格类型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外向性神经质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针刺太冲穴脑激活区的性别差异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fMRI)技术观察针刺太冲穴所激活脑区的性别差异,以阐明针刺效应性别差异的机制。方法 女性组选取25例青年女性志愿者,男性组选取30例青年男性志愿者,针刺志愿者左侧太冲穴并收集fMRI数据。结果 女性组针刺太冲穴激活的脑区有左侧小脑下部、右侧缘上回、左侧中央后回。男性组针刺太冲穴激活的脑区有右侧缘上回、左侧中央盖沟、右侧中央旁小叶。与女性组比较,男性组更广泛地激活了右侧缘上回、右侧中央沟盖。结论 针刺受试者太冲穴激活脑区并不完全对称,针刺效应在大脑具有偏侧性,针刺太冲穴时大脑活动反应存在性别差异。
蔡美意崔海玲李燎原李小贾朱一芳徐春生吴子建
关键词:太冲穴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性别差异
不典型肺栓塞误诊报道1例
2014年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均缺乏特异性,症状的严重程度亦有很大差别,可以从无症状、隐匿,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或发生猝死,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往往容易漏诊、误诊。
李国强朱一芳韩宁林
关键词:肺栓塞误诊
静息态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1年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任务态fMRI和静息态fMRI。任务态fMRI,即常规的fMRI技术凭借其自身无创、实时监测、无放射性、可重复性、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力、可准确定位脑功能区等特点已经较为广泛地运用于针刺中枢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中。
朱一芳李传富
关键词: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针刺
健康成人合谷穴、后溪穴的针刺fMRI比较研究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利用fMRI探讨针刺合谷穴和后溪穴主治疾病的中枢神经生理学机制及两穴功能的相对特异性。方法:共募集40名健康志愿者,均为右利手。分为针刺合谷穴组与针刺后溪穴组,每组各20名。采用改良后的组块设计方案,用相同的磁共振扫描序列采集针刺两组健康志愿者左侧合谷穴或后溪穴任务态fMRI数据。利用AFNI程序分析脑激活区,对所有的功能数据进行组分析和组间分析,并利用Monte Carlo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多重比较校正(P=0.002,α≤0.05)。结果:针刺左侧合谷穴激活脑区包括:双侧中央前回、顶上小叶、颞上回、豆状核、壳核、小脑,右侧中央后回、顶下小叶、额中回、颞中回、缘上回、丘脑、丘脑底核、尾状核、扣带回,左侧额下回、枕中回和脑岛;针刺左侧后溪穴激活脑区包括:双侧脑岛、小脑,右侧中央前回、额中回、尾状核头和体,左侧扣带回、丘脑和腹后内侧核;针刺左侧合谷穴和后溪穴,组间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合谷穴组较后溪穴组右侧额中回、额下回激活减弱,左侧扣带回、左侧中央前回激活增强。结论:本研究为"面口合谷收""后溪通督脉"理论提供了客观的证据,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合谷穴治疗汗症、后溪穴治疗颈项腰背部疾病以及两穴的镇痛作用的中枢神经机制;并进一步从中枢神经层面表明了部位相近的穴位存在功能相对特异性。
杨骏李传富徐春生张庆萍陈东晓汪林英朱一芳张威武媛媛黄建军卢琦
关键词:针刺合谷穴后溪穴功能磁共振成像
合谷穴针刺周围性面瘫患者脑功能成像初步分析被引量:30
2012年
目的:通过周围性面瘫病人与正常健康志愿者的针刺前、针刺中以及针刺后fMRI的对照研究,探讨针刺合谷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神经生理机制。方法:研究对象分为2组,面瘫组35例,正常对照组24例。2组采用相同的磁共振扫描序列采集针刺前、中、后3个静息态和1个针刺任务态的功能数据。利用AFNI程序分析任务态的针刺脑激活区,以及静息态的PCC、SI(左侧和右侧)、MI(左侧和右侧)以及SⅡ(左侧和右侧)的功能联系区。对所有fMRI数据进行组内分析和组间分析,并用Monte Carlo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校正。结果:任务态组内分析显示2组均可见多个脑区激活;静息态组内分析显示针刺前、中、后2组的PCC、SI、MI和SⅡ都与其他脑区存在着广泛的功能联系;组间分析显示面瘫组针刺前左侧SI和右侧MI与运动前区的功能联系增强;针刺中2组之间的功能联系没有显著性差异;面瘫组针刺后双侧的SⅡ与视觉及听觉皮层的功能联系减弱。结论:1)面瘫病人感觉运动皮层之间的功能联系增强;2)2组之间的针刺即时效应存在少许差别,针刺后的差别更加明显;3)针刺合谷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可能机制是针刺作用通过强化感觉运动皮层之间的相互功能联系,促进脑功能重组,实现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杨骏李传富张庆萍袁爱红徐春生朱一芳李落意赵斌
关键词:针灸疗法周围性面瘫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脑功能重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