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造

作品数:16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灌注
  • 4篇核磁
  • 4篇核磁共振
  • 4篇磁共振
  • 3篇氨基
  • 2篇亚胺
  • 2篇亚胺基
  • 2篇乙酸
  • 2篇乙酸甲酯
  • 2篇噻唑
  • 2篇晶体
  • 2篇晶体结构
  • 2篇甲酯
  • 2篇灌注培养
  • 2篇胺基
  • 2篇
  • 2篇2-氨基噻唑
  • 2篇Z
  • 1篇代谢

机构

  • 5篇贵州师范大学
  • 4篇毕节学院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贵州工程应用...

作者

  • 8篇曾造
  • 3篇周建威
  • 2篇梁杰
  • 2篇聂小燕
  • 2篇李黔柱
  • 2篇吕敬松
  • 2篇赵军
  • 2篇杨姗
  • 1篇敖国富
  • 1篇金林红
  • 1篇宋伟

传媒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化学试剂
  • 1篇波谱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去甲去氢斑蝥素缩氨基硫脲的合成及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被引量:3
2016年
基于去甲斑蝥素和氨基硫脲的抗肿瘤及抗癌活性,设计合成了新型化合物——去甲去氢斑蝥素缩氨基硫脲(DNCT),并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去甲去氢斑蝥素缩氨基硫脲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DNCT对BSA的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在25、30、37℃下,DNCT与B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43×10^5、6.56×10^4、3.68×10^4L/mol,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09、1.02、0.97,结合距离为2.97 nm(25℃)。热力学研究发现,DNCT与BSA主要是通过疏水作用结合。同步荧光显示,DNCT对BSA构象有一定的影响。
曾造吕敬松胡如会李金海
关键词:缩氨基硫脲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
细胞灌注-核磁共振联用方法的研究
2010年
该文报道了研制的一套细胞灌注装置,并运用该细胞灌注装置与核磁共振连用的方法在线监测药物作用下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结果表明核磁共振细胞灌注方法可有效观察到细胞能量代谢的变化,可作为追踪筛选药物的活性成分及探索药物治疗肿瘤细胞的作用机理的一种有力手段.
曾造金林红周建威
关键词:灌注培养NMR
无溶剂合成(Z)-2-(2-氨基噻唑-4-基)-2-甲氧亚胺基乙酸甲酯及其晶体结构
(Z)-4-溴-2-甲氧亚胺基-3-氧代乙酰乙酸甲酯与硫脲在无溶剂条件下加热闭环得到标题化合物(Z)-2-(2-氨基噻唑-4-基)-2-甲氧亚胺基乙酸甲酯。结构经X-ray衍射确认,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c,晶胞参...
李黔柱梁杰赵军刘高赋聂小燕吕敬松杨姗曾造
关键词:晶体结构
文献传递
细胞灌注装置的研制及31P NMR谱测试
研制一套细胞灌注装置,将该装置与核磁共振技术联用监测细胞内31P谱。结果表明:本装置温度、流量和压力稳定可控;细胞灌注核磁共振联用方法可在线检测细胞的31P谱,能推测药物作用下细胞内部能量代谢变化。
曾造梁杰李黔柱周建威
关键词:核磁共振能量代谢
文献传递
可显压力的细胞灌注培养装置的设计及其性能测试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一套可显压力的细胞灌注培养装置的设计并测试其性能。方法:设计、制作一套细胞灌注培养装置,然后测定其流量、压力、恒温效果、无菌效果并进行细胞的初步培养观察。结果:正常灌注时,本装置温度恒定,流量、压力可控,系统连续运转5天培养液中无细菌生长,初步培养结果表明,乳腺癌细胞在该装置中可获得较好的培养效果。
曾造宋伟周建威
关键词:灌注灌注培养核磁共振
细胞灌注-核磁共振联用的研究
为了探索药物治疗肿瘤细胞的作用机理和筛选药物有效成分,本文建立了核磁共振细胞灌注方法并监测药物作用下肿瘤细胞的代谢过程。核磁共振(NMR)技术可无损伤地、连续地监测细胞和组织内能量代谢变化,但其相对于生化方法需要更大的细...
曾造
关键词:药物治疗肿瘤细胞核磁共振
文献传递
无溶剂合成(Z)-2-(2-氨基噻唑-4-基)-2-甲氧亚胺基乙酸甲酯及其晶体结构
(Z)-4-溴-2-甲氧亚胺基-3-氧代乙酰乙酸甲酯与硫脲在无溶剂条件下加热闭环得到标题化合物(Z)-2-(2-氨基噻唑-4-基)-2-甲氧亚胺基乙酸甲酯。结构经X-ray衍射确认,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
李黔柱梁杰赵军刘高赋聂小燕吕敬松杨姗曾造
关键词:晶体结构
文献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短翅豆芫箐体液中斑蝥素含量被引量:3
2008年
芫菁成虫体液治疗寻常疣效率高、复发率低,且不留疤痕、无副作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短翅豆芫菁体液中斑蝥素,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检测波长:227nm。处理的5个样品中,平均每只成虫体液含26.60ug斑蝥素。表明斑蝥素在此含量下能很好地杀灭寻常疣病毒,而对正常皮肤无副作用。
敖国富曾造周建威
关键词:体液斑蝥素寻常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