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汇川
-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五宝场地区沙溪庙组致密砂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被引量:1
- 2022年
- 五宝场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河道砂地震响应特征不明显,普通裂缝预测方法不适用,烃类检测符合率低,储层预测难度大。通过采用均方根振幅属性来表征河道砂体,再采用信噪比差异体对裂缝进行描述,最后通过能量比对储层含气性进行烃类检测,实现了较为精细的储层预测。应用结果表明:(1)以地震“顶峰-底谷”的反射特征为主体,利用均方根振幅属性与基于相控测井约束的阻抗反演进行联合分析,能较好表征出河道砂体的形态;(2)以断层附近的岩性变化造成的地震反射突变为特征,引入信噪比差异体,有效地降低了地球物理解释的多解性;(3)通过高低产井与高低频能量呈正相关的关系,利用叠后近道集数据进行油气检测,优选中低频能量与高频能量比值大于1.1的油气富集量化指标,获得的含气性预测结果与实钻井符合率达80%。
- 杨恒曾汇川张洁伟章海燕
- 关键词:致密砂岩储层阻抗反演烃类检测
- 四川盆地东北部铁山气田南区块立体高效开发经验
- 2018年
- 四川盆地高陡构造带铁山气田南区块储层低孔渗、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纵向上多压力系统分布、生产系统管理缺乏完整性、面临安全环保风险大等技术难题,总结出一套提高气田的整体开发效益方法 :(1)在开发过程中严格执行气田开发纲要,建立全方位立体动态跟踪研究体系;(2)采气工艺和地面工程系统配套、先进适用、高效低耗,气田水回注系统完善;(3)采用"一井两层"、柱塞气举、智能检测等新工艺、新技术。结果证明气田开发、调整方案执行良好,指标符合程度高,各气藏整体开采均衡,稳产能力强,单井产能高,年产气超3×10~8 m^3达15年,累计采气83.98×10~8 m^3。
- 任洪明曾汇川雷小华任洪伟刘思艳陈沁
- 关键词:气藏特征
- 川东北地区高含硫气井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东侧飞仙关组碳酸盐岩气藏的勘探开发目前面临着高含硫、高压、高温、钻井效率低等挑战,迫切需要解决安全钻井、高效提速等难题,使用常规钻探方法具有一定风险且效率较低。以川东北高含硫地区气田为研究对象,从储层品质、钻井品质、完井品质三方面着手,运用地质工程一体化思路与技术对气藏开发进行研究。开展综合地质研究和模型建立,优化钻前地质设计和井位部署;从钻井过程中遇到的复杂情况进行分析,解决强研磨地层、多弱面地层、高压盐水层的钻井安全提速问题;针对含气目的层,优化酸化、压裂提产方案,实现高含硫气藏的安全高效开采。研究结果表明: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的成功应用,为特殊地质条件引起的井涌、井塌、井漏、高抗钻及难压裂等工程问题提供了有效预测,保障了高含硫气藏方案设计及实施的科学决策依据,缩短了钻井和建产周期,初步实现了气藏开发初期的效益突破。
- 青春文华国张航曾汇川陈仕臻朱海燕陈鹏举蒋东张洁伟肖俊
- 关键词:高含硫气藏川东北
- 沙溪庙组硬质砂岩地层异形PDC齿的设计与研究
- 2025年
- 为解决川东沙溪庙组硬质砂岩地层PDC(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机械钻速低、磨损严重及钻井成本高的问题,对异形PDC齿在沙溪庙组硬质砂岩地层的破岩性能进行了综合研究。针对沙溪庙组砂岩地层高研磨性、硬塑性的特点,设计了斧形齿、圆弧曲面齿、斧形曲面齿和斜斧形齿等4种异形PDC齿,并建立了PDC齿切削与压入破岩结合的综合破岩比功评价方法。随后,利用破岩仿真模型,开展了异形PDC齿结构参数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的异形PDC齿进行了破岩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齿刃角为130°的斧形齿和圆弧半径为25 mm的圆弧曲面齿的综合破岩比功最小。最终确定斧形曲面齿的圆弧半径为25 mm,齿刃角为130°,斜斧形齿的齿刃角为130°,倾斜角度为70°。4种异形PDC齿的综合破岩比功和齿刃温度均低于常规PDC齿,且综合破岩比功与磨损高度呈正相关。室内破岩试验结果表明,斧形齿与斧形曲面齿具有更优异的破岩性能。研究结果为沙溪庙组硬质砂岩地层的个性化PDC钻头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 马亚超罗逸非荣准陶垒曾汇川蒋东张文远
- 一种机械钻速预测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钻速预测方法及系统,基于现场获取的大量钻井机械钻速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后,利用K近邻KNN算法、核岭回归KRR算法、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共三种算法构建模型,再利用Stacking算法将三种算法进行融合...
- 青春刘洋龙震宇张航曾汇川张泽伟张琦周岐双彭华陈小明杜磊李咏洲张剑曾婷
- 川东北黄龙场地区长兴组白云岩成因
- 2019年
- 研究川东北黄龙场地区二叠系长兴组优质白云岩储层的成因,指导天然气勘探。以岩心描述、薄片和古生物鉴定为依据,结合长兴组白云岩X射线衍射、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岩石组构分析,以及痕量元素、碳氧锶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认为长兴组白云岩主要有准同生白云岩和埋藏白云岩2种成因类型。推测长兴期同生卤水通过近地表环境蒸发泵作用形成准同生期白云岩,来源于早-中三叠世蒸发岩溶解产生的高盐度埋藏循环海源孔隙水,沿着先期存在的断裂或裂缝和T-P不整合面,对长兴组台缘礁坪或礁盖滩微相及部分毗邻发育的骨架礁微相灰岩进行白云石化等叠加改造作用,形成不同类型埋藏白云岩。
- 李怡文华国徐文礼赵松曾汇川曹刚胡雯雯李丹肖俊
- 关键词:白云岩成岩流体白云石化长兴组
- 宜宾潜伏构造嘉陵江组气藏滚探井井身结构完井方法与改造措施被引量:1
- 2002年
- 宜宾潜伏构造嘉陵江组气藏是川西南气矿的后备资源之一 ,有低孔、低渗、常压、自然产能低、埋藏浅等特点。为了提高滚动勘探开发的整体效益 ,对于每口井的井身结构、完井方法及改造措施都必须进行精心研究 ,将这几者有机结合。在总结该构造的一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详细分析构造、地层、流体、压力等特征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可为下步工作和类似的气藏提供参考。
- 曾汇川
- 关键词:井身结构完井方法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械钻速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械钻速预测方法,涉及钻井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钻井所在区域的地层参数以及工程参数,并进行数据预处理获得初始数据集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算法所述初始数据集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两...
- 张航青春曾汇川宋勇荣准张琦张杨颜爽杨浚伟陈邹平张洁伟蒋东曾令平
- 川中雷口坡组台地潟湖相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来源被引量:4
- 2023年
- 2020年底,CT1井在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以下简称川中)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三段二亚段(以下简称雷三2亚段)泥质石灰岩和灰质泥岩段首次获得高产油气流。该套非常规储层夹杂于碳酸盐岩—膏盐岩沉积组合之中,岩性组合复杂、非均质性强,加之对其研究程度偏低,致使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面临页岩“甜点”厘定难度大的问题。为了明确川中雷三2亚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来源,在岩石学和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页岩有机质丰度(TOC)、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Ro)以及天然气组分、凝析油气轻烃组成、储层沥青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雷三2亚段烃源岩主要为一套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的泥页岩与泥质石灰岩,TOC介于0.11%~4.00%、平均值为0.88%,有机质类型主要为腐泥型—偏腐泥混合型,生烃潜力较好;②CT1井天然气主要为成熟—高成熟阶段的干酪根降解气,主要来自于雷三2亚段自身烃源岩;③CT1井雷三2亚段凝析油并非源于上覆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烃源岩,而是源于其自身烃源岩;④CT1井雷三2亚段天然气具有相对低的伽马蜡烷含量,显示较弱的还原环境。结论认为,该区雷三2亚段天然气具有自生自储的成藏特点,其来源主要为自身烃源岩。
- 张本健孙豪飞罗强曾汇川徐亮李莉霍飞文华国
- 关键词: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油气来源
- 利用数据融合实现流型的在线识别
- 2004年
- 两相流的流动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随机过程。认识流型的形成机理和特征以及流动规律一直是两相流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传统的流型识别方法 (流型图和流型转换判别 )能够预测流型及其转换 ,但是要应用它来获取流体的实时流动参数还是有较大的难度。而在石油天然气工程 (钻井、固井、集输管道等 )应用实际中 ,往往需要实时了解流动参数以确定系统的运行状况。针对这个问题 ,为掌握实时流动参数的特性而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理论两相流流型识别新方法 ,并设计了流型的在线识别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该识别方法具有置信度高 ,容错性好 ,性能稳定 ,减小了传感器的不确定误差 ,降低了单个传感器的性能要求等优点。这种方法对两相流流型具有实时识别的能力 。
- 党民熊继有李井矿廖仕孟韩波曾汇川
- 关键词:在线识别数据融合容错性流型识别集输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