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倩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听力重建被引量:2
- 2013年
- 骨锚式助听器(BAHA)是一种骨导式助听器,它能将声振动直接经颅骨传至内耳。1977年,Tjellstrom首次提出“钛一骨融合”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骨导式助听器中,BAHA就是基于这个原理产生的。
- 曾凡倩柯朝阳
- 关键词: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听力重建骨锚式助听器骨融合
- 5919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分析5919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了解影响听力初筛不通过的可能因素及听力损失的发病情况。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出生的5919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其中5911例完成听力初筛,初筛未通过者满月后复筛,复筛转诊者3月龄内完成听性脑干反应(ABR)、听性稳态反应(ASSR)及声导抗检查,6月龄内对其听力情况作出诊断,分析结果。结果①5919例新生儿中,初筛率99.86%(5911/5919),复筛率93.91%(740/788),复筛转诊进行听力评估率80.22%(73/91),听力损失检出率5.75‰(34/5911);②初筛通过率男婴(84.71%)低于女婴(88.90%),左耳(89.34%)低于右耳(91.88%),早产儿(54.51%)低于足月儿(87.99%),NICU住院儿(84.28%)低于正常儿(88.13%),不同生产方式间的初筛通过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性别、耳别、生产方式、是否足月、是否NICU住院的复筛通过率无显著差异(P>0.05)。③检出先天性听力损失婴幼儿34例,其中,极重度5例,重度2例,中度23例,轻度4例;听力损失检出率早产儿(3.00%)高于足月儿(0.48%),有NICU住院史者(0.98%)高于无NICU住院史者(0.33%);听力损失婴幼儿中伴高危因素者27例,NICU住院史22例,宫内TORCH感染17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1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9例,早产儿7例及低出生体重儿7例。④5919例中听力筛查失访共74例,未完成初筛8例(8/5919),未完成复筛48例(48/788),转诊后未完成诊断评估18例(19,78%,18/91),可见初筛失访率低,复筛转诊后的失访率高。结论本组新生儿中不同性别及耳别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有差异,伴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听力初筛通过率低,早产及NICU住院儿听力损失检出率高。
- 鄢敏张搏陈黛诗曾凡倩彭志明熊雪莲柯朝阳
-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
- 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游离空肠复合体构建实验研究
- 2016年
- 目的研究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游离空肠复合体的构建技术,以期解决游离空肠移植重建长段气管术后肠腺分泌的问题。方法选择10只杂种犬,制备去上皮游离空肠段,将剪成合适大小的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于游离空肠基底膜表面,并用覆膜镍钛合金支架支撑固定,将构建好的复合体移至腹膜外与腹部皮肤之间,分别于术后7 d、14 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取出,查看复合体的生长情况。结果 10只实验犬中,有1只因肠粘连和伤口感染死亡而未能完成实验,余9只实验犬术后存活良好。术后7 d、14 d肉眼观察和病理检查,在游离空肠内表面均见有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成分,表面黏膜层可见部分鳞状上皮化生;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肉眼和病理检查均未再发现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成分,游离空肠内表面几乎全部化生为复层鳞状上皮。结论合适大小的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在去上皮游离空肠内表面,可以促进游离空肠内表面的鳞状上皮化生,抑制肠腺分泌。覆膜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很好的对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去上皮游离空肠复合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
- 常江沂马玲国李建裕周敬淳周舟曾凡倩徐杨
- 关键词:动物实验气管重建游离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