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检化
-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沙市精神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31例10年随访分析
- 2004年
- 目的探讨“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和转归。方法对我院1989年10月至1993年9月出院诊断为“与迷信、巫术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为期10年的随访.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再诊断结果14例(45.16%)的患者维持诊断为“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17例《54.84%,的患者修改诊断.结论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的诊断应重视对病人临床随访和病人的病程转归;更应强调其相关性是“密切”相关的。迷信巫术既是“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的致病因素.也是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及其他精神障碍的诱发困素。
- 周甲龙唐江萍樊旭晖朱伟昂曹检化
- 关键词:迷信巫术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正常人社会心理因素、个性特征和生活方式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探寻社会心理因素、个性特征、生活方式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病因学联系。方法 对51例AMI病人和50例正常人应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生活方式定式调查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对照调查。结果 AMI病人发作前有明显心理刺激因素占80.39%,AMI组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率更高(P<0.01),社会支持度更低(P<0.01),有更多的外倾行为和情绪不稳定性格,E.N分更高(P<0.01),在生活方式方面AMI组有更多的饮食偏咸,不饮牛奶,喜食肥肉、猪油、高脂食品,业余生活单调,缺乏锻炼,嗜烟酒,睡眠差或睡眠无规律等(P<0.01)。结论 负性事件多发,缺乏亲人和社会支持,不良个性和不良生活方式等均是AMI的发病危险因素。
- 程艳春邹文华何杏桃曹检化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正常人社会心理因素
- 情绪调节技术在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 2009年
- 在危机事件中,幸存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如悲观、愤怒、紧张、害怕、恐惧、失落、麻木、无助、焦虑、沮丧等。此种经历容易形成个人的创伤经验,造成某些幸存者出现“创伤应激障碍”。因此,运用情绪调节技术进行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尤为重要。下面对几种情绪调节技术的操作程序及应用情况加以简单介绍。
- 曹检化任正伽谌红献刘学兵
- 关键词:情绪调节危机干预情绪反应应激障碍幸存者创伤
- 影响大学生非健康上网心理特征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多因素分析
- 2009年
- 网络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在尽情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丰富生活的同时,也在思维方法、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个人成长等方面受到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和冲击,因此,如何合理使用网络,如何做到健康上网?健康上网者和非健康上网者心理特征有何差异都是目前急需研究的问题。目前广泛使用的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量表(Internet Ad.diction Impairment Index,IAII)根据IAII得分的不同,将网络使用分为网络正常使用、网络使用过度、网络成瘾倾向和网络成瘾。
- 曹检化何杏桃马英姿谌红献
- 关键词:上网者父母养育方式大学生健康网络成瘾倾向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正常人社会心理因素个性特征和生活方式的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为探讨社会心理因素、个性特征、生活方式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的病因学联系。方法对86例AMI病人和86位正常人应用LES、SSRS、EPQ等量表和生活方式、一般状况测查表进行对照调查。结果AMI组发作前有明显心理刺激因素的有68例(79.07%)。与正常组对照,AMI组有更高的E分(68.25±13.56)、N分(62.89±11.21)(P<0.01),有更多的外倾行为和情绪不稳定性格(P<0.05或P<0.01),负性生活事件分更高(P<0.01)。AMI组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生活方式方面,AMI组在饮食不良习惯、业余生活单调、缺乏锻炼、嗜烟酒、睡眠无规律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负性事件多发,缺乏亲人和社会支持,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均是AMI的发病危险因素。
- 王民主邹文华程艳春曹检化何杏桃
- 关键词:SSRS主观支持缺乏锻炼负性事件正常组
- 针刺治疗海洛因戒断综合征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2
- 2005年
- 目的:规范针刺治疗海洛因戒断综合征手法操作技术。方法:对220例海洛因戒断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针刺治疗组111例和对照组109例。治疗组用针刺疗法;对照组口服盐酸洛非西定片,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有效戒除海洛因成瘾(急性期)。治疗组前后自身比较戒断症状总分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逐日戒断症状总分第4、第5天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失眠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自身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计分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HAMA计分第4天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海洛因戒断综合征起效快,安全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 温屯清阳召军雷希龄徐沙辉黄鹰杜革术张广立蔡植唐江萍曹检化张雪辉单飞豹
- 关键词:多中心研究随机对照试验
- 心理治疗对脱毒期间海洛因依赖者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脱毒期间海洛因依赖者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设置单纯口服美沙酮105例作为对照组、口服美沙酮联合心理治疗108例作为观察组。两组共213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制)、毒品相关知识知晓调查表(自制)、评估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吸毒方式、吸毒量、吸食时间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SCL-90各因子分和SAS、SDS的总分,观察组得分更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对毒品相关知识的认知,观察组知晓正确率更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治疗集知识性、娱乐性、情感性、自我调适功能为一体,科学性强,能够提高吸毒者的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改变其病态心理和行为,增强其生活的自信心和脱毒的意志力,有利于脱毒者回归社会和防止复吸。
- 曹检化邹文华
- 关键词:心理治疗海洛因依赖心理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