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星
- 作品数:15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理学院政法与经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非遗借助新媒体与旅游实现联动传播可行性分析——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为例被引量:19
- 2015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其传播状况及公众对其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是成正比的。借助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形式,传播公众感兴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信息,对非遗传播和保护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旅游休闲过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偶遇"率高,在此过程中如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信息的联动传播,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的及时性、随机性和全景化,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是有现实意义的。
- 曹星
- 关键词:旅游偶遇
- 大理学院公众形象研究——兼论新建本科院校形象塑造策略
-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高校之间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已经由传统的重内涵发展、靠教学和科研为支撑的实力型竞争走向了以社会评价和公众形象为支撑点的形象竞争时代。对于综合办学实力与老牌本科院校存在明显差距的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如何根...
- 曹星
- 关键词:本科院校
- 文献传递
- 国内有关高校形象的研究综述被引量:7
- 2010年
-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内外高等教育竞争的加剧,除了办学综合实力的竞争外,形象竞争已经成为了高校竞争的新内容。有关高校形象的研究也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综合来看,目前国内有关高校形象的研究,主要是从界定高校形象的定义和构成要素,分析良好形象对于高校的价值以及探讨高校形象的塑造策略几方面展开的。
- 曹星
- 关键词:高校
- 技术创新与重庆城市创新体系构建
- 2009年
- 构建城市创新体系是重庆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有赖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互动,也有赖于体系内各要素的培养和互动。本丈对重庆技术创新体系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曹星
- 基于战略定位的新建本科院校形象定位探析——以大理学院为例
- 2010年
- 新建本科院校要在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并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准确的定位是新建院校确定和实施发展战略与形象战略的前提和基础。分析了战略定位与形象定位的关系,并以大理学院为例,提出了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形象定位的思考和建议。
- 曹星
- 关键词:高校
- 川滇旅游冠名落地之争背后的经济博弈与启示
- 2015年
- 在旅游业成为川、滇两省经济发展重要支柱产业的背景下,对泛指性著名旅游地地名概念(如"香格里拉"、"茶马古道")或确指而相邻的旅游地地名(如"泸沽湖")抢落地或抢宣传,是四川、云南旅游业发展与旅游品牌建设中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是逐渐觉醒并日益泛滥的旅游地品牌战略抵牾和品牌经济博弈的结果,也是区域生态经济和旅游经济发展目标、思路相互接近,同质化竞争加剧的产物。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 曹星
- 关键词:旅游经济
- 公众视野中的大理学院组织形象研究
- 2010年
- 高校形象主要表现为相关公众对高校的印象和评价。本文立足于公众视野,在确定了高校形象构成要素之后,用实证调查的方法,以大理学院内外公众为调查对象,从学生形象、教职员工形象、环境及设备形象、文化形象四个方面,全面调查了大理学院的形象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大理学院公众形象的塑造和提升提出建议和对策。
- 曹星
- 关键词:公众高校
- 技术创新与重庆城市创新体系构建
- 2010年
- 构建城市创新体系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项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在重庆城市创新体系构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庆市自身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 曹星
- 关键词:城市创新体系全局性
- 西部地方高校公共关系学专业建设困境与出路——以大理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西部地区高校公共关系学专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大理学院作为西部地区唯一开设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在公共关系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专业定位缺乏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不清,课程体系建设思路不明确,师资、教材、教学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是西部公关教育中的共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将对西部公关教育和西部公共关系学专业的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 曹星
- 关键词:公共关系专业教育高校
- 少数民族老年群体社会参与问题的研究评述
- 2009年
- 我国民族众多,社会、经济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别、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使得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问题及其解决的特殊性呈现于人们面前。目前,老年人的"老有所为"问题跟"老有所养"问题一样日益受到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就国内对老年群体社会参与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立足于探讨少数民族地区老年群体社会参与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既符合少数民族地区老年群体特点,又能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路径选择。
- 杨刚杨云飞曹星
- 关键词:少数民族老年群体社会参与老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