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成
- 作品数:11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鼻骨斜位摄片临床诊断价值初探
- 2001年
- 曹大成
- 关键词:鼻骨骨折
- 正骨推拿治疗青少年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 2012年
- 目的:观察正骨推拿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青少年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治疗组30例采用正骨推拿治疗,对照1组30例采用常规手法治疗,对照2组30例采用牵引治疗,观察三组治疗2周后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Borden氏值的变化,并作比较。结果:三组治疗前后Borden氏值、NDI、VSA比较均P<0.01;三组之间治疗后Borden氏值、NDI、VSA比较均P<0.05;治疗组治愈率56.67%,总有效率96.67%;对照1组治愈率30.00%,总有效率86.67%;对照2组治愈率6.67%,总有效率80.00%;三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最好。结论:正骨推拿治疗青少年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效果优于常规手法和牵引法。
- 全晓彬木荣华曹大成戴海螺王冠鹏陈圣华
- 关键词:颈椎病青少年正骨
- 58例乳腺癌乳腺摄影X线征象回顾被引量:6
- 2009年
-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已成为妇女恶性肿瘤致死的主要原因。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5年生存率降低复发率、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乳腺钼靶X线检查被认为是目前乳腺癌早期检测的最好工具,已成为乳腺疾病诊断首选的检查方法。本文收集经X线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癌58例作回顾性分析,以其提高对乳腺癌X线表现的认识。
- 张裕胜陈金春吴焕林曹大成郑军林卫宽
-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摄影X线征象
- 正骨推拿治疗青少年颈椎病及颈曲与症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与颈曲Borden值的相关性。方法 :3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青少年颈椎病患者采用正骨推拿治疗,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及Borden值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后NDI评分比较P<0.01,Borden值比较P<0.01,说明颈曲改善明显。治疗前NDI与Borden值进行相关性分析P<0.01,治疗前后NDI差值与Borden值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结论:青少年颈椎病颈曲越直,症状越重,正骨推拿治疗后颈曲改善越明显,症状减轻越明显,症状与颈曲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 全晓彬木荣华曹大成戴海螺王冠鹏陈圣华
- 关键词:颈椎病正骨推拿症状颈曲
- 鼻骨骨折改良鼻骨轴位投照法100例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介绍鼻骨骨折的改良鼻骨轴位投照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的鼻骨轴位左右分开摄片。 10 0例鼻骨骨折患者均分别摄传统鼻骨轴位片和改良鼻骨轴位片。结果 传统鼻骨轴位片鼻骨骨折显示率 32 % ;而改良鼻骨轴位片鼻骨骨折显示率 10 0 % ,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 曹大成冯晓峰
- 关键词:X线摄影术鼻骨骨折
- 正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32例观察被引量:23
- 2006年
- 目的:观察正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应用正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32例采取支具配合牵引治疗,观察3个月,记录治疗前后脊柱侧弯Cobb角的变化及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脊柱侧弯Cobb角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之间侧弯Cobb角及疗效评定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有较好的疗效。
- 全晓彬陈红娟曹大成
-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推拿疗法牵引疗法
- 乳腺钼靶多相摄片在乳腺微钙化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多相摄片在乳腺微钙化的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方法对常规检查中发现的31例乳腺微钙化患者进行多相位钼靶摄片后,根据微钙化的分布及性质作出诊断,并通过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X线诊断良性钙化病变者7例,其中1例穿刺活检为腺病,术后病理证实3例为腺纤维瘤,1例脂肪钙化,2例为硬化性腺病;恶性钙化病变22例;混合型恶性钙化2例。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X线诊断正确率93%。结论通过乳腺钼靶多相摄片法,进步明确了微钙化的性质,对鉴别钙化的良恶性有诊断价值。
- 郑军吴焕林曹大成
- 关键词:乳房微钙化乳腺肿瘤
- 膝关节后外侧角股骨止点的X线测量与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国人膝芙节后外侧角(PLC)中外侧副韧带(LCL)、胴肌腱(PT)股骨止点的位置,以期为临床膝关节PLC重建术中骨隧道的定位及术后骨隧道的评估提供放射学数据。方法选取30具成人尸体膝关节标本,男14具,女16具;死亡年龄为45~71岁,平均55岁。解剖分离出LCL、PT股骨止点,用钢针标记二者止点中心及股骨外上髁后摄股骨侧位X线片。在侧位X线片上建立以Blumensaat线为皋准的矩形,用比率的方式测量LCL、PT止点中心在矩形中的位置;另外,测量LCL和PT止点中心与股骨外上髁的距离。结果侧位X线片上LCL止点中心为(14.80±5.76)%和(38.06±4.60)%;PT止点中心为(39.85±6.86)%和(49.27±8.01)%。LCL上点中心位于股骨外上髁近端(1.16±2.81)mm,后方(3.09±1.45)mm;PT止点中心位于股骨外上髁远端(8.69±2.83)mm,后厅(4.07±1.76)mm。结论LCL和盯的股骨止点中心比较稳定,在侧位X线片七可以被定量描述。
- 赵章伟张力成杨国敬蔡春元高源统曹大成
- 关键词:膝关节侧副韧带X线
-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的X线测量与分析
- 目的通过对人膝关节标本的PCL股骨端止点的X线测量与分析,掌握相关的放射学资料,为临床双束重建PCL提供参考。方法35例膝关节标本,对PCL股骨端止点进行标记,拍摄屈膝90°的正、侧位片。选取4对常用标记线:股骨解剖轴(...
- 刘敏张力成杨国敬林瑞新蔡春元张雷李琪高源统曹大成
- 文献传递
-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的X线测量与分析
- 2009年
- 近年来,各种双束重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术中。而术中如何精确进行双束骨道的定位被认为是重建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既往关于PCL双束止点的研究多局限于解剖学的观测,而对于其在放射学上的定位缺乏相关X线分析数据,给临床手术带来不便。本文旨在通过对非活体人膝关节标本的PCL双束股骨端止点的X线测量与分析,掌握更为详细的放射学资料,为临床双束重建治疗提供参考。
- 刘敏张力成杨国敬林瑞新蔡春元张雷李琪高源统曹大成
- 关键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X线测量止点股骨临床手术重建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