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婷

作品数:18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麻醉
  • 3篇丁卡因
  • 3篇炎性
  • 3篇炎性反应
  • 3篇镇痛
  • 3篇手术
  • 3篇罗哌卡因
  • 3篇分娩
  • 3篇分娩镇痛
  • 3篇臂丛
  • 2篇胆碱能抗炎通...
  • 2篇动作电位
  • 2篇毒性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组织
  • 2篇穴贴
  • 2篇瑞芬太尼
  • 2篇贴压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机构

  • 18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作者

  • 18篇文婷
  • 6篇赵为禄
  • 4篇陈世彪
  • 4篇罗佛全
  • 3篇闵佳
  • 3篇李干
  • 2篇雷恩骏
  • 2篇戴寒英
  • 2篇刘晶
  • 1篇梅金红
  • 1篇万先文
  • 1篇龚海霞
  • 1篇张学康
  • 1篇喻剑萍
  • 1篇赵黎丽
  • 1篇杜建维
  • 1篇贾杰
  • 1篇蒋章颉
  • 1篇陈立科
  • 1篇朱云生

传媒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江西医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江西省第十四...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耳穴磁珠贴压对初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中产间发热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耳穴磁珠贴压干预对初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中产间发热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脱落12例)和对照组(80例,脱落15例),对照组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在硬膜外分娩镇痛实施15 min后,取耳穴神门、内生殖器、内分泌、交感,行耳穴磁珠贴压,每隔15 min按揉1次,每次1 min,至第一产程结束。记录初产妇分娩镇痛前(Ta)、无痛分娩后2 h(Tb)、无痛分娩后4 h(Tc)和胎儿娩出后1 h(Td)时的鼓膜温度,比较两组产间发热率、Ta和Td时血清皮质醇和白介素6(IL-6)水平。观察两组行分娩镇痛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分娩过程中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用量,记录两组分娩活跃期、第二产程、镇痛时间、缩宫素使用情况、阴道检查次数和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各时点鼓膜温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c和Td时鼓膜温度较Ta时升高(P<0.05);Tc和Td时,观察组鼓膜温度低于对照组(P<0.05)。Td时,两组血清皮质醇和IL-6水平高于Ta时(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PCEA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产间发热发生率、缩宫素使用率及总量和阴道检查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磁珠贴压可降低麻醉药物的用量,减少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体温和产程进展的影响,并通过调控初产妇体内炎性反应水平,降低分娩镇痛中产间发热的发生率。
文婷李干陈世彪刘佳
关键词:分娩镇痛耳穴贴压炎性反应皮质醇
新斯的明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研究
胆碱能抗炎通路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抗炎通路,通过迷走神经来抑制炎症的发展,它将中枢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相连,在调控炎症的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实验主要研究新斯的明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
文婷戴寒英
关键词:胆碱能抗炎通路炎性反应心肌保护作用
60例经皮肾镜碎石术的麻醉体会
2007年
文婷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术麻醉
盐酸右美托咪啶对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和寒战的影响
:探讨右美托咪啶预防妇科腹腔镜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和寒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360例,年龄18~50岁,体重47~75kg,随机分为Ⅰ组(右美托咪啶组)、Ⅱ组(舒芬太尼组)、Ⅲ组...
文婷
关键词:盐酸右美托咪啶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
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高血流动力病人麻醉的临床研究
雷恩骏赵为禄胡春华罗佛全喻剑萍闵佳赵黎丽朱云生文婷
课题来源于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主要研究背景为高血流动力(如高血压、甲亢等)病人手术时,术中可发生严重高血压致生命危险,术前准备时间长,相关费用大,住院时间长,病人经济负担显著增加。既往常使用传统降压药进行血压控...
关键词: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药物
利多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对大鼠臂丛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对大鼠臂丛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9组,每组6只:随机选取大鼠的一侧,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于腋鞘内注入生理盐水1mL,利多卡因L1-L4组于腋鞘内分别注入0.25%、0.50%、1.00%、2.00%利多卡因1mL,左旋布比卡因Z1-Z4组于腋鞘内分别注入0.25%、0.50%、1.00%、2.00%左旋布比卡因1mL。给药5d后,检测9组大鼠臂丛神经动作电位(AP)最大振幅、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变化。结果与NS组相比,L2-L4组、Z3-Z4组臂丛神经AP的最大振幅降低,NCV减慢(P<0.05);组内比较:随着药物浓度递增,L2-L4组、Z3-Z4组臂丛神经AP的最大振幅降低,NCV减慢(P<0.05);相同浓度利多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比较:利多卡因组臂丛神经AP的最大振幅降低,NCV减慢(P<0.05)。结论相同浓度利多卡因对臂丛神经功能的损害较左旋布比卡因更大。
文婷杨晓慧梅金红
关键词:利多卡因左旋布比卡因臂丛神经神经功能
连续颊针治疗对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缓解作用
2025年
目的探究连续颊针治疗对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症状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造模组和颊针组,每组12只。采用牛Ⅱ型胶原诱导法处理造模组和颊针组,建立大鼠RA模型。颊针组参照人颊针“足”穴定位取穴,进行颊针治疗。比较各组造模前、造模后(第7天、第15天和第21天)的体重、足表面温度、足掌厚度、足容积和痛阈。造模后第21天,使用全自动血流变仪测定各组血液流变学参数,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足跖组织中IL-1β、IL-10、TNF-α、MCP-1、CXCL10和CXCL13水平。结果与造模前比较,造模后第7天模型组和颊针组体重、足表面温度和痛阈降低(P<0.05),足掌厚度和足容积增加(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在造模后第7天、第15天和第21天的体重、足表面温度和痛阈均降低(P<0.05),足掌厚度和足容积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颊针组在造模后第15天和第21天的体重、足表面温度和痛阈升高(P<0.05),足掌厚度和足容积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第21天模型组在中切和高切下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沉降率均升高(P<0.05),足跖组织中IL-1β、TNF-α、MCP-1、CXCL10、CXCL13含量升高(P<0.05),而IL-10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第21天颊针组在中切和高切下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沉降率均降低(P<0.05),足跖组织中IL-1β、TNF-α、MCP-1、CXCL10、CXCL13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P<0.05)。结论连续颊针治疗可有效缓解大鼠RA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血流流体状态改善,以及足跖组织内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降低有关。
文婷万先文武勇强龚海霞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炎症
卡巴胆碱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研究
文婷
丁卡因和罗哌卡因对大鼠臂丛神经毒性的比较
2009年
目的比较丁卡因和罗哌卡因对大鼠臂丛神经的毒性。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410~430g,随机分为8组(n=6):NS组、D1-3组和R1-4组。各组大鼠随机选取一侧腋鞘,分别注射生理盐水1ml,0.25%、0.5%、1%丁卡因0.5ml,0.25%、0.5%、1%罗哌卡因1ml,2%罗哌卡因0.5ml。以另一侧作为对照,注射后5d时,测定臂丛神经动作电位的最大振幅及传导速度(NCV)。结果与对照侧比较,D2,3组和R3,4组注射侧臂丛神经动作电位的最大振幅降低,NCV减慢(P〈0.05);与NS组注射侧比较,D2,3组和R3,4组臂丛神经动作电位的最大振幅降低,NCV减慢(P〈0.05);与D1组注射侧比较,D2,3组臂丛神经动作电位的最大振幅降低,NCV减慢(P〈0.05);与职组注射侧比较,D3组臂丛神经动作电位的最大振幅降低,NCV减慢,R2组臂丛神经动作电位的最大振幅升高,NCV加快(P〈0.05);与D3组注射侧比较,R3组臂丛神经动作电位的最大振幅升高,NCV加快(P〈0.05);与R1-3组注射侧比较,R4组臂丛神经动作电位的最大振幅降低,NCV减慢(P〈0.05)。结论等效剂量丁卡因对臂丛神经的毒性较罗哌卡因大。
刘晶赵为禄罗佛全刘春萍文婷
关键词:丁卡因酰胺类臂丛动作电位
围手术期过敏反应致死病例分析
2012年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7岁,因舌部溃疡逐渐增大8个月入院。既往体健,入院一般检查基本正常,否认过敏史,术前青霉素皮试阴性。拟于全身麻醉下行口咽部恶性肿物局部扩大切除术加左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加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整复术加气管切开术。
闵佳文婷杜建维赵为禄
关键词:过敏反应围手术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