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继民
- 作品数:27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胸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脏黏液瘤与IL-6被引量:3
- 2004年
- 阮昕华李庆和王联群郭志刚姜楠戴继民
- 关键词:心脏黏液瘤IL-6间充质细胞血清白介素6原发肿瘤
- 三分支腔内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被引量:1
- 2011年
- 传统的全主动脉弓替换术(“ellbloc”技术和“四分支人工血管”技术)是治疗主动脉弓疾病的标准手术方法。随着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治疗方法在国内外的广泛应用,人们尝试采用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弓病变。由于主动脉弓为自然弯曲的特殊解剖特征,且涉及无名、左颈总和左锁骨下动脉,手术操作复杂,难度大,介入方法术后并发症多。
- 王建宇戴继民姜楠
- 关键词:主动脉弓部手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弓替换术左锁骨下动脉
- 动脉导管未闭外科治疗(附1107例报告)被引量:5
- 1993年
- 我院自1963~1990年收治动脉导管未闭1384例,手术治疗1107例,手术死亡4例,手术死亡率0.36%。术后出现并发症96例(8.67%)。本文就手术方法的选择及术后主要并发症予以分析讨论。
- 林贵宪王联群李培军郭志刚王强曾仪李庆和左景珍鲍贤克戴继民张化新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 脱氢表雄酮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 2004年
- 目的 :脱氢表雄酮(DHEA)对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HECCM)刺激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PA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猪肺动脉内皮细胞 (PAEC) ,制备内皮细胞培养液 ,观察内皮细胞培养液在常氧(NECCM组) ,HECCM组 ,NECCM +DHEA及HECCM +DHEA条件下 ,PASMC细胞周期和PASMCPCNA表达。结果 :与NECCM组对照 ,HECCM可促进PASMC增殖 ,HECCM +DHEA ,能抑制G0/G1 期细胞向S期转化及PASMCPCNA的表达。结论
- 阮昕华肖诗亮杨辰垣李庆和王联群戴继民
- 关键词:DHEA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脱氢表雄酮猪肺条件培养液
- 杂交式手术成功治疗食管主动脉瘘1例报告
- 张逊韩洪利戴继民徐医军
- 心内直视手术时1,6-二磷酸果糖保护心肌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研究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在心内直视手术时保护心肌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42例成年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用药,试验组于术前三天开始静脉滴入EDP 250mg·kg^(-1)·d^(-1),分两次滴入,速度(0.5g/min);手术切开心包腔,悬吊心包,建立术野后时点滴给药FDP 5g(0.5g/min),剩余剂量则于二尖瓣替换完毕,缝合房间隔切口之前,约在开放升主动脉前10~15分钟滴入(0.5g/min),维持的至升主动脉开放后10分钟以上。并观察两组的自动复跳率,术后早期心电图,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阻断升主动脉前,开放后5分钟及10分钟从冠状静脉窦取血2ml测定SOD含量(冠状静脉窦插管);阻断升主动脉前,开放2、4、24、48小时时从中心静脉取血2ml,测定心肌酶(主要为CPK-MB)含量;阻断升主动脉前,开放后10分钟从左心房取心肌标本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试验组自动复跳率高于对照组,复跳后早期心律失常及术后早期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OD含量(开放5分钟、10分钟)均多于对照组。CPK-MB漏出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开放升主动脉后10分钟,对照组心肌超微结构有明显缺血、缺氧性改变,试验组变化不大。结论 1,6-二磷酸果糖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具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
- 李卫民左景珍戴继民王强
- 关键词:心肌保护二磷酸果糖心脏外科手术
- 微创手术应用于心脏直视手术47例报告
- 2000年
- 近几年微创手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心脏外科,其优点是创伤小,可减少患者的术后不适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我院已成功应用该技术(非胸骨正中切口)为47例患者施行了心脏手术,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7例中男19例,女28例,年龄16~41岁,体重38~61kg。病种:房间隔缺损(ASD)33例,室间隔缺损(VSD)2例,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PAPVD)6例,右室双腔(DCRV)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2例,冠心病(CHO)3例。其中胸骨旁切口11例,左前外切口3例。
- 王强戴继民李庆和左景珍
-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病例报告微创手术
- 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B型夹层78例
- 2007年
- 主动脉夹层发病突然,病死率高。尽管手术风险大,传统上仍以外科治疗作为挽救病人生命的主要方法。随着介入产品和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治疗效果不断提高。现报道我们3年来采用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B型夹层的情况如下。
- 戴继民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血管腔内介入技术手术风险外科治疗
- 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生物瓣坏损的研究
- 2000年
- 70年代生物瓣曾广泛应用于心脏外科,用以治疗需要进行瓣膜置换的患者,至80年代逐渐被机械瓣膜替代.由于其生物特性存在着退行性变,抗疲劳性差,易钙化等缺点.部分患者需要进行再次瓣膜置换.自1992年2月至6月共收治此类患者共1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18例,男5例,女13例.年龄33~52岁,占同期瓣膜置换术1.5%,均为二尖瓣置换术后7~14年再次发病,平均9.6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劳累后心慌气短,进行性加重.查体心尖部收缩期杂音Ⅱ~Ⅳ级.8例伴舒张期杂音,2例伴主动脉区双期杂音,12例伴肝肿大及双下肢水肿.心功能Ⅱ级3例,Ⅲ级9例,Ⅳ级6例.心电图窦性心律4例,心房纤颤14例,2例伴Ⅱ°房室传导阻滞。
- 戴继民曾仪王强李庆和左景珍
- 关键词:手术治疗手术方法
- 室间隔缺损1058例外科治疗被引量:1
- 1995年
- 1976年4月~1993年6月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1058例。其中男580例,女478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48岁。手术死亡39例占3.69%。982例随访1 1/2年~10 1/6年,平均5 1/3年,满意率96.2%。现就手术进路、修补方法、术后并发症等分析讨论。
- 林贵宪曾仪左景珍李庆和周启宇戴继民扬澎姜楠郭志刚王联群李培军熊云田金蒙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