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威

作品数:32 被引量:217H指数:9
供职机构: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篇动脉
  • 8篇心肌
  • 7篇心肌梗死
  • 7篇细胞
  • 7篇梗死
  • 6篇血管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多糖
  • 5篇黄精
  • 5篇黄精多糖
  • 4篇心病
  • 4篇炎症
  • 4篇小鼠
  • 4篇基因
  • 4篇冠心病
  • 4篇APP转基因
  • 3篇心功能
  • 3篇心肌梗死患者
  • 3篇学习记忆

机构

  • 18篇荆门市第一人...
  • 15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2篇成威
  • 11篇周胜华
  • 11篇邓长金
  • 8篇张铭
  • 7篇邵玲
  • 6篇代治国
  • 5篇魏国政
  • 5篇孔祥辉
  • 4篇彭娜
  • 4篇吴旭斌
  • 4篇李旭平
  • 4篇徐晓东
  • 3篇陈亚峰
  • 3篇方臻飞
  • 3篇金露萍
  • 2篇李友元
  • 2篇邱双发
  • 2篇刘启明
  • 2篇舒春明
  • 2篇陈亚锋

传媒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心脏杂志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室高位室间隔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比较被引量:5
2010年
56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病窦综合征病人根据起搏部位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组(RHVS组)。起搏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明显高于RVA组,B型脑利钠肽、QRS波时限明显低于RVA起搏。结论:HRVS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优于RVA组,可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邓长金成威陈亚峰孔祥辉代治国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右室心尖部起搏心功能
一氧化氮与病毒性心肌炎被引量:6
2003年
成威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一氧化氮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发病机制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肾病蛋白尿及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的影响被引量:47
2005年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肾病患者蛋白尿的治疗作用及其与CRP和IL-6的关系.方法52例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组(26例)或对照组(26例),分别给与阿托伐他汀(10 mg)或安慰剂治疗3月,观察血压(SBP/DBP)、血浆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脂(TG、TC、HDL-C、LDL-C)、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U-pro)和尿酸(UA)的变化.结果治疗3月后,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的U-pro(510.3±320.7 vs 748.3±411.6)mg/d、CRP(2.6±1.0 vs 3.7±1.4)mg/L和IL-6(133.6±37.7 vs 165.5±50.5)ng/L均显著降低(P<0.05~0.01),并较治疗前的基线值分别下降27%、25%和18%(P<0.01),且尿蛋白的减少量(△U-pro)与CRP和IL-6的变化值[△CRP(P<0.001)和△IL-6(P<0.001)]及基线的HDL-C值(P=0.029)呈线性相关;而两组间的Cr、Ccr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减轻高血压肾病的蛋白尿,该作用可能通过降脂以外的降低炎症因子CRP、IL-6的抗炎作用实现.
成威周胜华张铭李旭平
关键词:他汀蛋白尿高血压C-反应蛋白白介素-6
核因子κB/生存素信号通路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内膜增生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生存素信号通路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内膜增生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核因子κB siRNA慢病毒载体(滴度1×108 TU/ml),并在33只SD大鼠中建立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建模后将SD大鼠分为阴性对照组(n=11)、核因子κB siRNA转染组(n=11)和核因子κB siRNA转染+YM155(生存素抑制剂)组(n=11),同时以损伤对侧的正常颈动脉作为正常对照组(n=11).7d后各组分别处死5只SD大鼠并取材,以RT-PCR检测核因子κB及生存素mRNA水平.28 d后各组分别处死6只SD大鼠并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后比较内膜增生程度,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中膜α-SM-actin的表达.结果 (1)术后7d,阴性对照组核因子κB及生存素mRN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核因子κB siRNA转染组核因子κB mRNA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与核因子κB siRNA转染+YM155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因子κB siRNA转染组生存素mRNA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高于核因子κB siRNA转染+YM155组(P<0.05).(2)术后28 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3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阴性对照组、核因子κB siRNA转染组、核因子κB siRNA转染+YM155组中膜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核因子κB siRNA转染组、核因子κB siRNA转染+YM155组的内膜面积分别为(0.13 ±0.01)、(0.11 ±0.01)和(0.09 ±0.01)mm2,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分别为1.55±0.07、0.92 ±0.08和0.76±0.06,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剩余狭窄率分别为(58.71±0.02)、(32.13±0.05)和(26.42±0.03)%,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内膜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32±7.21)、(36.54±6.42)和(28.57±6.31)%,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膜
成威邓长金金露萍邵玲徐晓东舒春明
关键词:生存素血管内膜增生
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免疫机制进展被引量:10
2009年
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近来的一些研究已证实,在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病程进展中,包括靶器官损害、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缺血性心脏损害的进展等方面,免疫系统的激活包括自身免疫反应起着重要作用。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可能为其提供新的治疗措施。
成威舒春明周胜华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自身免疫高血压病发病机制
稳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CHF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口服步长稳心颗粒。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8周行6min步行距离测量;超声心动图检测;血浆BNP的测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善更加明显,血浆BNP减少的程度更大。结论:步长稳心颗粒联合常规抗CHF治疗,能减少CHF患者血浆BNP水平,改善心脏功能。
孔祥辉邓长金成威陈亚锋代治国邵玲
关键词:心力衰竭稳心颗粒脑钠肽心功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活性和炎症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活性和炎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和冠状动脉造影组,于术前0.5h和术后24h取静脉血,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对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和血浆淀粉样蛋白A的基础分泌和脂多糖刺激后的分泌;并检测血浆炎性标志物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和血浆淀粉样蛋白A,观察它们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术后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患者术后外周血单核细胞对白细胞介素1β(152.3±72.6ngL比99.4±60.2ngL,P<0.01)、白细胞介素6(127.5±44.3ngL比65.6±36.5ngL,P<0.01)和血浆淀粉样蛋白A(102.8±54.4μgL比78.4±49.6μgL,P<0.05)的基础分泌增加,接受脂多糖刺激后这种分泌作用更加显著;均与对应的血浆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血浆淀粉样蛋白A水平呈正相关(P<0.05或0.01)。随访期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的亚组分析发现,炎性标志物较高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炎性标志物较低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促进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激活和全身炎症反应,后者可能对其预后有不良影响。
成威周胜华沈向前张铭李旭平胡信群刘启明祁述善
关键词:内科学稳定型心绞痛单核细胞炎症血管成形术
黄精多糖对App转基因小鼠大脑及性腺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探讨黄精多糖对实验性阿尔采末病小鼠脑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24只App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黄精多糖治疗组和维生素E治疗组。各组分别予以注射用水、黄精多糖溶液和维生素E溶液1mL灌胃,连续6wk。采用端粒重复扩增-微孔板杂交法检测App转基因小鼠大脑组织端粒酶活性。结果经黄精多糖治疗后,App转基因小鼠大脑组织端粒酶活性显著升高。结论黄精多糖可升高App转基因小鼠大脑组织端粒酶活性,可能具有延缓神经细胞衰老的作用。
李友元成威邓洪波张萍
关键词:大脑
异位嗜铬细胞瘤1例
2009年
邓长金成威孔祥辉代治国刘友平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
血栓抽吸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的影响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研究血栓抽吸联合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急性STEMI行直接PCI治疗的老年患者108例,年龄60~75岁。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行单纯PCI术;联合组40例,血栓抽吸联合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校正TIMI帧数(CTFC)以及住院期间和出院后6个月随访情况。结果 (1)两组间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2)联合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TIMI血流3级率、术后90 min ST段回落〉50%的比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而术后无复流率、CTF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死亡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3)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心绞痛再次住院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联合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栓抽吸可有效减轻老年急性STEMI患者冠状动脉内的血栓负荷,明显改善PCI术后心肌组织微循环的灌注和心功能。
邓长金金露萍成威魏国政邵玲彭娜徐晓东
关键词:血栓抽吸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无复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