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功

作品数:57 被引量:108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5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基因
  • 9篇脂肪
  • 9篇脂肪细胞
  • 8篇肉牛
  • 8篇腺病
  • 8篇腺病毒
  • 6篇蛋白
  • 6篇肉质
  • 6篇肉质性状
  • 6篇体尺
  • 6篇重组腺病毒
  • 6篇细胞
  • 5篇腺病毒载体
  • 5篇病毒载体
  • 4篇眼肌
  • 4篇眼肌面积
  • 3篇荧光
  • 3篇人溶菌酶
  • 3篇乳腺生物反应...
  • 3篇体尺性状

机构

  • 5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2篇国家肉牛改良...
  • 2篇内蒙古大学
  • 1篇青海省畜牧兽...
  • 1篇榆林学院
  • 1篇陕西省动物研...
  • 1篇咸阳职业技术...

作者

  • 53篇成功
  • 46篇昝林森
  • 22篇王洪宝
  • 11篇付常振
  • 8篇姜碧杰
  • 8篇杨宁
  • 6篇李安宁
  • 6篇王虹
  • 5篇高建斌
  • 5篇王力
  • 5篇李耀坤
  • 4篇赵春平
  • 4篇王洪程
  • 4篇田媛
  • 3篇郝瑞杰
  • 3篇朱光星
  • 3篇马向辉
  • 3篇辛亚平
  • 3篇刘扬
  • 3篇闫文杰

传媒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畜牧兽医学报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陕西林业科技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牛业科学
  • 1篇第二届中国肉...
  • 1篇第十七次全国...
  • 1篇第十八届中国...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秦川牛IRS-1基因多态性与体尺和肉质性状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2年
旨在研究秦川牛IRS-1基因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秦川牛体尺和肉质性状的相关性。选取384头同等饲养条件下的18~24月龄健康秦川牛母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技术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IRS-1基因外显子上存在的SNPs位点,并将其与秦川牛体尺和肉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经DNA测序发现,在IRS-1基因外显子的2 346(B1位点)和2 394bp处(B2位点)分别发生了G→A和C→G突变,经分析发现,分别为氨基酸序列第782处Glu和798处Leu的同义突变。通过SSCP带型分析分别出现CC、CD和AA、AB 2种基因型,均未检测出第3种纯合基因型;卡方检验显示,B1位点在所检测牛群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B2位点则处于Hardy-Weinberg极度不平衡状态(P<0.01);且B1处C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C为优势等位基因,处于低度多态状态;B2处基因型AA为优势基因型,A为优势等位基因,处于低度多态状态;关联分析表明,B1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在体斜长、腰角宽、胸围和眼肌面积方面差异显著(P<0.05),B2位点在腰角宽、胸深和背膘厚方面差异显著(P<0.05)。将2个突变位点合并基因型进行单倍型分析发现,双杂合基因型个体(ABCD)除背膘厚和肌间脂肪含量外其他所分析的各性状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组合,且多标记位点的组合效应值高于单标记位点。结果提示,IRS-1基因对秦川牛体尺及部分肉质性状有显著的影响,可以作为秦川肉牛新品系培育早期选择的候选基因,其中组合ABCD可能是影响秦川牛体尺和胴体性状的最佳基因型组合。
马向辉昝林森高建斌杨宁朱光星成功王洪宝郝瑞杰付常振姜碧杰詹小立白银萍
关键词:PCR-SSCP多态性合并基因型
秦川肉牛脂肪细胞PLIN 2基因干扰siRNA筛选及过表达载体效率检测被引量:2
2021年
试验旨在获得秦川牛肉用新品系(以下简称“秦川肉牛”)具有高干扰效率的脂肪细胞分化相关蛋白2(PLIN2)基因干扰siRNA及高过表达效率的基因超表达载体,为后续研究PLIN 2基因在秦川肉牛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功能提供试验依据。通过采用siRNA介导的靶基因沉默技术合成靶向牛PLIN2 mRNA序列的si-PLIN2及构建真核pcDNA3.1(+)-PLIN2过表达载体,利用FuGENE■ 6低毒性转染试剂配制转染复合物,转染秦川肉牛脂肪细胞并进行诱导分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检测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中PLIN 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计算目的基因干扰及过表达效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采用BODIPY脂滴染色的方法观察表型。结果表明,转染秦川肉牛前体脂肪细胞后干扰组3对si-PLIN2(si-PLIN2_01、si-PLIN2_02和si-PLIN2_03)与对照组(si-PLIN2-NC)相比,PLIN 2基因表达量下降(P<0.01),干扰效率分别为71%、54%和50%;蛋白水平检测发现,si-PLIN2_01、si-PLIN2_03组蛋白水平表达与对照组(si-PLIN2-NC)相比出现下降趋势;脂滴染色后发现,干扰组与对照组相比,脂滴数目明显减少。过表达组pcDNA3.1(+)-PLIN2与对照组相比,PLIN2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达35倍,脂滴数目明显增多。综上所述,siRNA介导的PLIN 2基因沉默或pcDNA3.1(+)介导的体外表达载体均可以成功实现对PLIN 2基因在秦川肉牛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干扰或超表达,并影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滴的形成数量。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PLIN2在秦川肉牛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李佩韦张薇依成功昝林森
关键词:秦川肉牛基因干扰
陕西秦岭地区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现状及保护对策被引量:12
2020年
秦岭作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两个地区之一,被称为“中华基因库”。近年来,随着秦岭生态修复、生态保护力度加大,秦岭已建成了各类自然保护区33个,为作为秦岭名片的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栖息地保护提供了机遇。本文在对秦岭保护区概况,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秦岭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为今后秦岭地区珍稀野生动物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成功任宏涛陈嘉玥杨森龙凤昝林森
关键词:珍稀野生动物
一种与肉牛肉质性状相关联的BBS2分子标记及其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肉牛肉质性状相关的BBS2分子标记、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该分子标记位于BBS2基因编码区的g.24223562G/A位点、g.24226239C/T位点和g.24227851G/A位点,与肉牛眼肌面积、...
成功张孜怡杨森陈嘉玥田媛龙凤李奇隆昝林森
动物转基因技术在转基因牛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本研究综述了目前应用于转基因牛中原核显微注射法、体细胞克隆法、病毒载体法等传统动物转基因技术以及具有应用前景的ZFN技术、TALEN技术和iPS技术等。概述了20年来国内外转基因牛重要的研究进展,并就目前转基因牛在乳腺生物反应器、抗病育种、品种改良主要3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就目前转基因牛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以促进转基因牛技术的发展。
张兆顺成功昝林森
关键词:转基因牛乳腺生物反应器
一种密码子优化的重组人溶菌酶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码子优化的重组人溶菌酶基因及其应用,该密码子优化的重组人溶菌酶基因是通过比较牛乳腺优势乳蛋白高频密码子和低频密码子对人溶菌酶密码子进行全局优化(Lyzop)和翻译起始后23位密码子进行优化(Lyzop23...
成功昝林森王力
人溶菌酶密码子优化及其在牛乳腺细胞中高效表达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牛乳腺中7种主要乳蛋白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筛选高频密码子和低频密码子,依据其对人溶菌酶基因进行密码子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通过牛乳腺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对优化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为提高重组人溶菌酶表达量,开发新型、高效、安全的重组人溶菌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CodonW和EMBOSS等软件对7种主要牛乳蛋白和人溶菌酶基因密码子偏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牛乳蛋白基因高频、低频密码子并根据牛乳蛋白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对人溶菌酶基因翻译起始区前22位密码子(LYZop22)和全局密码子(LYZop)分别进行优化。构建人溶菌酶-荧光素酶融合表达载体(pGL3-LYZcw/op22/op)和人溶菌酶过表达载体(pcDNA-LYZcw/op22/op),将上述载体分别转染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牛成纤维细胞(BFFC)和C127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等3种细胞,通过荧光素酶、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密码子优化对溶菌酶表达的影响。【结果】牛乳蛋白基因密码子偏好以GC结尾,GC3s平均含量为0.537±0.062,而人溶菌酶GC3s含量为0.407,偏好以AT结尾;聚类结果表明,牛乳中酪蛋白与乳清蛋白类基因在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上也存在一定差异。依据筛选获得的牛主要乳蛋白基因5个高频密码子(RSCU>1.5)和7个低频密码子(RSCU<0.5)对人溶菌酶基因密码子进行优化并转染多种细胞进行表达效果分析。荧光素酶分析发现,相比野生型溶菌酶密码子(LYZcw),翻译起始区密码子优化类型LYZop22分别在BMEC、BFFC细胞中提高1.48倍(P<0.01)和1.30倍(P>0.05);而全局密码子优化类型LYZop分别在BMEC、BFFC中提高2.2倍(P<0.01)和2.44倍(P<0.01),说明密码子优化能明显提高人溶菌酶在多种细胞中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LYZop22相比LYZcw在BMEC和BFFC细胞中分别提高了2.08倍(P<0.05)和1.5倍(P>0.05),而LYZop则分别提高了22倍(P<0.01)和1
田媛王力龙凤昝林森成功
关键词:人溶菌酶密码子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
秦川牛Snail1克隆、表达特性分析及其对牛脂肪细胞增殖的作用研究
2024年
【目的】肉牛肌内脂肪沉积与牛肉的风味、多汁性和嫩度密切相关。脂肪沉积过程表现为脂肪细胞的增殖(数量增多)和分化(脂质生成),受到了多基因协同调控。前人研究发现,小鼠中Snail1可以参与肌肉发育和脂质稳态调控,但其在牛脂肪生成过程中的作用仍未知,有待进一步研究。【方法】以秦川牛为研究对象,克隆得到Snail1 CDS区序列,构建Snail1时空表达谱,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功能结构及靶基因进行预测。进一步,通过RNAi干扰结合CCK8、EdU、细胞流式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探究Snail1对牛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秦川牛Snail1与NCBI公布序列相比存在2处碱基同义突变,其在秦川牛新生牛肺、肾周脂肪、小肠呈现较高丰度表达;而在成年牛中,Snail1在肾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次之,肺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最低。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Snail1启动子区存在1个651 bp CpG岛及C/EBP、PPARα等与脂肪生成相关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CKⅠ(Ser92/96)、CKⅡ(Ser25/119,Thr89)、CDK1(Ser13/104/112/119/143/183/214/221)、CDK5(Ser105/107)等多个细胞周期相关激酶可能参与了Snail1蛋白的磷酸化修饰。通过对牛已注释基因启动子区提取、靶基因预测及KEGG动态网络构建发现,成脂相关的MAPK、PI3K-Akt、mTOR等信号通路为Snail1参与脂肪生成相关的潜在节点信号通路。进一步,通过RNAi干扰试验对其功能研究表明,Snail1下调促进了牛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增加了复制期阳性细胞的比例(P<0.01)且促进了G1/S细胞周期转换。RT-qPCR和Western-blot检测表明,干扰Snail1显著上调了促增殖调控基因CCNB1、CCND2、CDK2、CDK4(P<0.05)和蛋白的表达。【结论】Snail1在新生牛肾周脂肪及成年牛肾周脂肪和背最长肌中表达量相对较高。干扰Snail1促进了牛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G1/S细胞周期转变和CCNB1、CCND2、CDK2、CDK4
朱炳霖于嘉莉陈嘉玥田媛万媛刘晨阳王晓宇王苗力成功
关键词:SNAIL1脂肪沉积RNAI细胞增殖
bta-miR-33b对牛前体脂肪细胞体外分化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bta-miR-33b对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并对此过程中潜在的靶基因进行验证。【方法】分离培养秦川牛前体脂肪细胞并进行诱导分化,PCR检测bta-miR-33b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时序表达。对牛前体脂肪细胞体外转染bta-miR-33b的mimic、mimic negative control(mimic NC)、inhibitor、inhibitor negative control(inhibitor NC)进行诱导分化培养,于分化培养的不同时间取样,检测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基因、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基因)的mRNA表达量及甘油三酯和脂滴含量。预测bta-miR-33b的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靶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在秦川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bta-miR-33b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bta-miR-33b mimic可抑制脂肪分化标志基因的表达,降低细胞中甘油三酯和脂滴的含量;bta-miR-33b inhibitor可促进脂肪分化标志基因的表达,提高甘油三酯和脂滴的含量。高迁移率族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 AT-hook 2,HMGA2)基因、扭曲相关蛋白(Twist family bHLH transcription factor 1,TWIST1)基因是bta-miR-33b的靶基因;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bta-miR-33b能够调控HMGA2和TWIST1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bta-miR-33b对秦川牛前体脂肪细胞体外分化具有抑制作用;HMGA2和TWIST1是bta-miR-33b的靶基因。
张文振张松王力王晓宇Rajwali Khan成功昝林森
关键词:脂肪细胞分化HMGA2TWIST1
中国西部地区草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被引量:21
2016年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和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发展草牧业,对中国草业和畜牧业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在对现有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西部地区草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西部地区农区、牧区、农牧交错带草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
昝林森成功闫文杰柳泽新
关键词:农区牧区农牧交错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