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华平 作品数:22 被引量:102 H指数:5 供职机构: 湖州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 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 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一种基于P-选择素的门静脉血栓早期预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静脉血栓,即PVT,预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P-选择素的门静脉血栓早期预测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P-选择素指数标记、脾切除联合血管断流术后PVT形成风险程度标记及单纯脾切除术术后PVT形成风险程度标记... 魏云海 张国雷 慎华平 陈雪东 王大禹 吴万波 邵婕文献传递 中期因子过表达对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idkine,MK)过表达对肝癌细胞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影响。方法将肝癌SMMC7721细胞转染pIRES2-EGFP-MK重组质粒后,分别以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MK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DNR蓄积。MTT法检测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了解MK对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结果pIRES2-EGFP—MK重组质粒转染肝癌SMMC7721细胞后,MK基因mRNA和蛋白产物MK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提示MK重组质粒达到了对MK转录的有效增强。中期因子转染组细胞胞内DNR蓄积量显著降低(4.06±0.88,P〈0.05),对ADM、5-FU的Ic。显著增加(15±3,27±4,P〈0.05)。结论经pIRES2-EGFP—MK重组质粒转染肝癌细胞后.细胞内中期因子表达的增高可增强肝癌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的耐药性。 慎华平 周轼瑜 徐杰伟 邱建 魏云海 张鸣杰 张国雷 严强关键词:肝细胞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类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现况的问卷调查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3 2022年 为评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临床技能操作能力水平,对湖州市内4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学员及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得出目前住培学员的临床技能操作大部分处于优良水平,但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尽量减少这些因素对临床技能操作的影响,最大程度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 慎华平 阮恒超 陈雪东 魏云海 严强 毛伟 方瑛沉默MK基因增强肝癌Bel/Fu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及可能的机制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沉默中期因子(midkine,MK)基因表达后人肝癌氟尿嘧啶(uorouracil,Fu)耐药细胞株Bel/Fu对5-Fu敏感性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法将MK-siRNA转入Bel/Fu细胞,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K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MKsiRNA联合5-Fu处理后,分别采用MTT及FCM法检测肝癌Bel/Fu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及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MK-siRNA转入Bel/Fu细胞后,M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值均<0.05)。MK-siRNA转染组5-Fu对Bel/Fu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472±21)μg/mL,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的(2 035±34)μg/mL(P<0.05);细胞凋亡率为(32.10±3.61)%,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7.90±0.91)%(P<0.01);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p-PI3K、p-AKT、NF-κB、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值均<0.05),而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siRNA沉默MK基因表达后可增强肝癌Bel/Fu细胞对5-Fu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相关。 徐杰伟 慎华平 邱建 魏云海 王雁 严强关键词:小分子干扰 序贯使用VEGF及EPC在改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序贯使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祖细胞(EPC)在改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作用。方法取8只健康Wistar大鼠进行骨髓EPC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取28只健康Wistar大鼠建立肝脏IRI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EGF+EPC组、VEGF组、EPC组及手术对照组,每组各7只;经肠系膜静脉属支注射药物:VEGF+EPC组序贯注射重组大鼠VEGF因子及EPC细胞悬液,VEGF组注射重组大鼠VEGF因子和PBS液,EPC组注射PBS液和EPC细胞悬液,手术对照组仅注射PBS液。比较4组大鼠1周存活率、肝功能、血液VEGF水平、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及病理变化情况。结果贴壁细胞CD133、CD3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率分别为90.51%、93.23%及93.41%,说明成功分离出骨髓EPC细胞。各组大鼠1周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VEGF+EPC组大鼠ALT、乳酸脱氢酶(LDH)、TBil水平显著低于VEGF组和EPC组(均P<0.01);VEGF水平显著高于VEGF组和EPC组(均P<0.01);肝组织病理检查见VEGF+EPC组肝细胞轻度水肿,肝索结构正常,未见明显炎性细胞聚集、肝细胞坏死等病理改变;肝组织中MPO水平显著低于VEGF组和EPC组(均P<0.01)。结论对肝脏IRI大鼠序贯使用VEGF及EPC,虽不能提高大鼠存活率,但能改善大鼠肝功能,减轻肝脏组织炎症,对肝脏IRI的治疗有利。 慎华平 蔡炜龙 黄洋 曹国良 潘治平 严强 周轼瑜关键词:血管内皮祖细胞 序贯 肝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P-选择素对腹腔镜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预测价值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P-选择素对腹腔镜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2017年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而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根据多普勒血管彩超诊断结果分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动态监测两组患者术前第1天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4天的P-选择素、血栓前体蛋白、血小板及D-二聚体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四项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P-选择素、D-二聚体、血栓前体蛋白于第1天即出现峰值,且明显高于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开始缓慢下降。相较其他指标,P-选择素于术后第5天P值仍小于0.001,维持时间最长。术后第1天,四项指标中P-选择素的门静脉血栓形成阳性预测值及诊断率均高于D-二聚体、血小板、血栓前体蛋白,且误诊率及漏诊率最低。结论:P-选择素对腹腔镜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早期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监测的有效指标。 魏云海 尹磊 王雁 沈华 慎华平 吴万波 陈文显关键词:P选择素 门静脉血栓形成 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老年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病灶残留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老年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病灶残留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65例老年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射频消融术后病灶残留的影响因素。结果65例老年肝癌患者的102个病灶首次完全消融87个,首次病灶完全消融率为85.3%(87/102),56例患者的病灶首次完全消融,首次病例完全消融率为86.2%(56/65),9例患者的15个病灶为不完全消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χ^2=0.740,P=0.390)、是否合并肝硬化(χ^2=0.745,P=0.388)、是否合并乙型肝炎(χ^2=0.057,P=0.812)及肝癌类型(χ^2=0.171,P=0.680)对射频消融术后病灶残留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而病灶数目(χ^2=6.694,P=0.010)、病灶大小(χ^2=14.382,P=0.000)及肝功能分级(χ^2=5.359,P=0.030)对射频消融术后病灶残留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数目≥3个(OR=1.916,95%CI:1.326~2.571,P=0.029)、病灶大小≥3 cm(OR=2.362,95%CI:2.180~2.923,P=0.000)是射频消融术后病灶残留的危险因素。结论射频消融术对老年肝癌患者总体治疗效果较好,病灶数目和病灶大小对射频消融术后病灶残留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周轼瑜 张国雷 慎华平 严强关键词:肝肿瘤 导管消融术 大鼠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模型的建立和观察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价间断结扎阻断门静脉的方法建立大鼠门静脉系统血栓(PVT)形成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间断结扎阻断门静脉的方法诱导PVT,对照组仅开腹后行门静脉系统的游离。于术前、术后30 min以及术后3、6、12、24 h用血管超声多普勒观察两组PVT形成情况,测定两组大鼠静脉血P-选择素、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并于24 h后处死所有大鼠,肉眼观察两组大鼠PVT形成情况同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实验组大鼠死亡5只,未形成血栓大鼠6只,形成稳定的PVT大鼠34只(75.56%);对照组大鼠死亡2只,形成少量附壁血栓大鼠3只,未形成血栓大鼠40只,两组PVT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血栓长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两组大鼠血栓形成相关指标在术前、术后30 min及术后3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术后6 h后各时间点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间断结扎阻断门静脉的方法可以建立稳定、符合临床实际的PVT大鼠模型,P-选择素、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可作为参考指标。 张津瑜 陈文显 沈华 王雁 张国雷 慎华平 吴万波 魏云海关键词:血栓形成 门静脉 动物 过表达中期因子增强SMMC 7721细胞对5-Fu耐药及可能机制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过表达中期因子(MK)增强SMMC 7721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耐药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MMC 7721细胞转染pIRES2-EGFP-MK重组质粒过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MK mRNA和蛋白的表达。5-Fu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SMMC 7721细胞对5-Fu的耐药。采用WB法检测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NF-κB及Bcl-2、survivin、caspase-3的表达。结果将SMMC 7721细胞转染pIRES2-EGFP-MK重组质粒过表达后,MK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ConC组细胞对5-Fu的IC50显著高于Con-A组、Con-B组[(27.36±4.31)mg/L vs (4.57±0.34)mg/L,(4.96±0.46)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Con-A组、Con-B组比较,Con-C组细胞p-PI3K(0.66±0.04 vs 0.35±0.03,0.57±0.03)、p-Akt (0.31±0.02 vs 0.17±0.02、0.25±0.02)、NF-κB (0.63±0.05 vs 0.27±0.02,0.53±0.04)、Bcl-2(0.42±0.04 vs 0.13±0.01, 0.38±0.04)、survivin(0.58±0.04 vs 0.18±0.02,0.51±0.04)呈现高表达,caspase-3(0.41±0.04vs 0.88±0.06,0.43±0.03)呈现低表达(P<0.05)。结论过表达MK可增强SMMC 7721细胞对5-Fu耐药,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慎华平 徐杰伟 朱霄峰 邱建 魏云海 张国雷 黄惠莲 严强关键词:SMMC 5-氟尿嘧啶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ERCP+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5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3年期间收治的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192例,分为微创组(ERCP+EST,联合LC)109例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83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及住院费用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合理的术前评估下,ERCP+EST联合LC的微创手术方案可安全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等优点。 慎华平 张国雷 张鸣杰 周轼瑜 魏云海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内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