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进
- 作品数:27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 宫颈涂片内大分生孢子型镰刀菌一例
- 徐进赵涵冉雯雯林东亮李玉军
- 眼运动神经异常支配所致眼与其他肌肉的异常联合运动(英文)被引量:1
- 2005年
- 背景:与眼有关的异常联合运动是眼运动神经异常支配所致的多种复杂眼球运动异常,对其临床特点、分类普遍认识不足。目的:报告并分析眼运动神经异常支配造成的眼和眼或眼与其他非眼肌肉之间的异常联合运动临床特点,并按发生的肌肉归属神经进行分类。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对象:选择1997-01/2002-01到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就诊异常眼球运动患者836例,发现异常联合运动67例。方法:对所有患者询问病史、眼球运动检查,找出非循规眼球运动(先天性和后天性)。分析有关异常支配的神经,按发生的肌肉归属神经分动眼神经支配各肌肉间,动眼神经与外展神经之间,核上性和其他进行分类统计。主要观察指标:①询问发病时间以区分先天性和后天性。②异常联合运动发生的临床体征。结果:与眼有关的异常联合运动患者67例,占异常眼球运动患者的 8%。其中,先天性多见(88.06%),最常见于Duane综合征。在发生异常联合运动肌肉中,先天性为外直肌与内直肌和外直肌与提上睑肌间最多,各占36.89%;后天性者最多见下直肌与提上睑肌,为30%。结论:异常支配造成的眼与其他肌肉异常运动并非少见,临床上遇到非循规眼球运动时应考虑异常神经支配的存在。
- 刘桂香胡聪杨先徐进孔庆兰
- 关键词:神经支配动眼神经眼球运动障碍
- 随机点立体视图点大小和密度对弱视儿童立体视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比较不同间距视力表对经治疗后的弱视儿童视力的影响,应用计算机立体视检查系统研究随机点大小和密度对经治疗后的弱视儿童立体视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研究对象为13例弱视儿童患者。用单个视标、1/4倍、1/2倍、1倍、2倍间距拥挤视力表分别检查13例弱视儿童的视力,比较使用5种视标间距视力表所得检查差异。应用计算机立体视检查系统对13例儿童进行立体视检查,分别按3种不同密度和4种不同随机点大小的检查并比较其差异。结果不同间距视力表检查弱视儿童平均视力分别为(0.577±0.039)、(0.412±0.033)、(0.469±0.033)、(0.515±0.039)、(0.554±0.045),成对比较显示不同组别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当随机点的大小固定时,密度不同随机点对儿童立体视锐度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随机点密度相同时,大小不同随机点对儿童立体视锐度影响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弱视儿童有拥挤现象,拥挤现象没有影响其随机点立体视锐度的检查,提示随机点立体视图视差信息的机制和视觉对精细视标的分辨机制不同。
- 王强张加裕徐进陈镇国
- 关键词:弱视立体视视力
- 实验性双眼视力降低对立体视检查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检测实验性双眼视力下降对于立体视检查的影响。方法选择视力及立体视水平正常者15例,用双眼前加正球镜的方法改变其视力,以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检查软件检测850mm时视力为1.0,0.6,0.4,0.2时的立体视锐度。结果随着视力的下降,立体视锐度阈值明显增加。视力在1.0,0.6,0.4,0.2时的平均立体视锐度,分别为60″±0″,128″±31″,240″±68″,548″±78″(rad)。结论随着实验性的单纯近视视力的减低,立体视锐度阈值增加;随机点立体视觉并不是建立在看清每个随机点的基础上,其具体机制尚待研究。
- 张真徐进
- 关键词:实验性近视视力
- 新型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检测系统的研制及试用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设计单屏及双屏显示的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检测系统。方法①运用红绿分视单屏检查或同视机分视双屏检查,检查参数穴随机点大小、颜色、形状等雪均可以按检查要求进行调整,可去除不等像视及斜视对立体视检查的影响,可以检查不同距离的立体视。②仿照TNO随机点立体图设置单屏及双屏显示的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检测系统参数,检查临床测试组65例,并与TNO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双屏及单屏显示计算机仿TNO随机点立体视检查图和TNO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仿TNO设置双屏及单屏显示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检查系统准确性和TNO相同,并能够满足临床检查需求及实验研究条件要求。
- 徐进孙春华吴绍琴胡聪
-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
- 猫斜视性弱视治疗前后视皮质17区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观察斜视性弱视猫治疗前后视皮质 (VisralCortex ,VC) 17区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改变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与视觉发育可塑性的联系。方法 普通 4周龄家猫 18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斜视组和斜视治疗组 ,每组各 6只 ,后两组 4周龄时行右眼外直肌切断术 ,术后 4周经P -VEP检测确定形成弱视后立即将治疗组 6只猫行对侧眼睑暂时缝合。三组猫全部于 12周龄处死 ,取右脑半球VC17区脑组织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 17区NGF免疫阳性细胞密度。结果 斜视组与正常组相比 :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P <0 0 5 ) ,P -VEP的P1波潜时延迟 ,波幅降低 ;治疗组和斜视组相比 ,免疫阳性细胞增加 (P <0 0 5 ) ,P1波潜时缩短 ,波幅增大。结论 斜视性弱视猫VC17区NGF表达特性发生改变 ,通过遮盖对侧眼 ,增加弱视眼的视觉信息输入量 ,NGF表达增加 ,和P -VEP的改变相符合 ,遮盖治疗使实验猫弱视眼的视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NGF作为一种细胞功能的调控因子 ,在视觉系统发育的可塑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于湛胡聪梁敏李思珍徐进阎桂刚徐莉
- 关键词:视皮质神经生长因子
- 斜视儿童智力及注意力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斜视对儿童智力及注意力的影响。方法用1:1病例对照研究,对明确诊断为斜视的74名儿童和1:1配比的74名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联合瑞文智力测验和持续操作任务测验。结果1.斜视组儿童持续操作任务测试漏报数标准分[(63.15±15.17)分]高于对照组[(58,26±14.30)分],差异有显著性(t=2.068,P=0.042),平均反应时T分斜视组[(57.42±9.67)分]高于对照组[(53.32±9.77)分],差异有显著性(t=2.819,P=0.006)。2.联合瑞文智力测验显示斜视组儿童智商评分(101.48±11.63)低于对照组(109.25±14.00),差异有显著性(1:3.748,P=0.006)。结论斜视儿童智商评分低于正常儿童、注意力集中程度和警觉性水平存在缺陷。
- 徐进武丽杰周征兵严威
- 关键词:斜视注意力智商病例对照研究
- 学龄期斜视儿童认知能力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学龄期斜视儿童认知能力的特征。方法对明确诊断为斜视的74名6~12岁学龄儿童和1:1配比的74名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视觉空间记忆、视觉图形记忆、伦敦塔、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4项神经心理测试。结果1.斜视组儿童视觉空间记忆,相同和相反顺序正确记忆个数[(4.32±0.95)个、(3.58±0.99)个]和对照组[(4.62±0.87)个、(4.04±1.05)个]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2.斜视组视觉图形记忆正确记忆个数[(30.42±6.15)个]显著低于对照组[(33.91±4.91)个](P〈0.01)。3.斜视组儿童伦敦塔测试三个圆盘移动任务所需时间和移动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P〈0.05)。4.WCST卡片分类测试,斜视组错误应答数Re、非持续性应答nRpe、首次分类应答数R1st、概念化水平Cl差于对照组儿童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斜视儿童在视觉短时记忆、视觉工作记忆、抽象概括能力、认知转移能力、感念化水平、等认知能力方面存在缺陷。
- 周征兵武丽杰徐进严威姚春艳王军
- 关键词:斜视病例对照研究
- 异常神经支配造成眼与其他肌肉的异常运动被引量:2
- 2004年
- 胡聪杨先刘桂香徐进孔庆兰
- 关键词:神经支配眼球运动肌肉收缩神经核再生神经纤维结缔组织
- 模式刺激对斜视性弱视猫治疗效果的P-VEP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六面标准化模式刺激治疗箱治疗斜视性弱视幼猫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 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 VEP)改变 ,评价模式刺激治疗箱治疗斜视性弱视幼猫效果的可靠性。方法 4周龄正常、斜视和治疗组幼猫各 12只。斜视组和治疗组均在 4周龄时行外直肌切断 +部分切除手术 ,产生内斜视。8周龄时 ,治疗组行非斜视眼眼睑缝合造成遮盖治疗模型 ,其中 6只猫只接受自然刺激治疗 ( 组 ) ,另 6只猫追加模式刺激治疗( 组 )。麻醉下记录 P- VEP,比较治疗 、 组治疗前后 P1 波振幅和潜时变化。结果 斜视性弱视眼治疗 4周和 8周后 ,其 P- VEP P1 波振幅和潜时改变在 2治疗组之间均具有统计意义。
- 刘桂香胡聪徐进杨先
- 关键词:斜视性弱视图形视觉诱发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