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群飞
- 作品数:14 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德里1型金属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机制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研究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 NDM)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表型、流行病学和耐药基因环境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110株,使用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GN13的检测菌株的MIC值,改良Hodge试验进行产碳青霉烯酶确认,同时对试验菌株的blaNDM-1基因及ISAba125-NDM连锁PCR检测,并将扩增产物纯化、克隆后进行基因测序。多位点序列分析( MLS栽)技术分析耐药菌株间的亲缘性。对阳性株进行质粒接合和消除试验,并对接合子及质粒消除后菌株进行PCR扩增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MIC 值的检测。采用 Fisher 确切概率法对耐药率进行比较。结果110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NDM基因阳性率为13%(14/110),经测序确认为blaNDM-1基因。14株产NDM-1型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14/14,环丙沙星耐药率为10/14,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9/14,阿米卡星耐药率为5/14,氨曲南耐药率11/14。 ISAba125-NDM连锁检测阳性率为14/14。14株blaNDM-1基因阳性菌质粒接合试验均为成功,接合子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厄他培南的MIC值增高4~64倍, PCR扩增接合子大肠埃希菌J53 blaNDM-1基因及ISAba125-NDM连锁均为阳性。而质粒分析发现blaNDM-1基因及ISAba125-NDM连锁位于一大小约65000 bp质粒上。结论本地区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氨曲南的耐药率相对较低,blaNDM-1基因主要位于质粒上可通过接合方式传播,易于在菌株间流行,应当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插入序列ISAba125可能参与了blaNDM-1基因的介导。
- 魏丹丹刘洋邓琼万腊根余阳徐群飞曹先伟
- 关键词:细菌蛋白质类Β内酰胺酶类
-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检测及其与可移动遗传元件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 1.了解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2013年间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特性,为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提供依据。 2.研究2012年~2013年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连续分离株中质粒介导喹...
- 徐群飞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抗菌药物治疗多重耐药性喹诺酮类药可移动遗传元件
- 文献传递
- 血细胞分析仪显微镜镜检规则的建立与验证
- 目的:采用复检标准制定协作组推荐的血细胞复检规则,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适合实验室的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保证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便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根据医院的...
- 胡意徐群飞张世锟万腊根
-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过筛作用
- 文献传递
- 12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及PVL基因检测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调查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12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谱特征及PVL基因携带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PCR法检测mec A基因、mec C基因和PVL基因。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56.45%(70/124),MRSA主要分离自烧伤病区,其次是神经外科ICU。MRSA菌株对青霉素G均耐药;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57.1%、67.1%、85.7%、80.07%、28.6%、37.1%;MRSA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A和MSSA对呋喃妥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2.9%、11.4%、2.9%;0.0%、5.6%、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6株PVL阳性,其中MRSA和MSSA各占3株。结论我院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性,MRSA菌株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应加强对MRSA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对呋喃妥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的检测及PVL基因的检测,防止此类菌株的播散。
- 魏丹丹刘洋邓琼徐群飞万腊根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杀白细胞素
- 尿液干化学和尿有形成分分析显微镜复检规则的建立与验证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建立尿干化学分析和尿干化学联合尿有形成份分析仪作尿液分析的显微镜复检规则。方法通过对1039份尿液标本同时作尿干化学分析、尿沉渣分析和显微镜镜检,参考显微镜镜检阳性标准确定各项设定的镜检规则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Uritest-500B分析尿PRO、BLD、WBC、NIT四项联合镜检规则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95.33%、27.13%、72.87%、4.67%;UF-1000i作尿沉渣RBC、WBC、CAST三项联合镜检规则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96.20%、55.57%、44.43%、3.80%;Uritest-500B联合UF-1000i建立的镜检规则作尿液分析时,其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95.97%、54.43%、45.57%、4.03%。结论PRO、BLD、WBC、NIT阳性要求镜检可作为Uritest-500B作尿液分析时的镜检规则;RBC、WBC、CAST超出参考区间可作为UF-1000i作尿沉渣分析时的镜检规则;规则1、规则2和规则3三者联合可作为尿干化学仪和尿沉渣分析仪联合作尿液分析时的镜检规则。
- 徐群飞魏丹丹张世锟胡意万腊根
- 关键词:尿分析化学分析显微镜检查尿沉渣分析仪
- 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克隆株毒力和耐药性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高毒力荚膜血清型的构成以及毒力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至8月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175株肺炎克雷伯菌,从中筛查6种常见高毒力荚膜血清型,并对其展开多位点序列分析,检测其8种毒力基因和17种常见耐药基因,黏液丝试验确定菌株的高黏液性(HM)表型。毒力分数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率的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或Fisher检验。结果17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筛选出高毒力荚膜血清型57株,其中K1、K2、K5、K20、K54和K57型分别占42.1%、31.6%、1.8%、8.8%、3.5%和12.3%,毒力分数(毒力基因个数)的第50百分位数P。分别为7、5、5、5、5.5和7,其中K1型中ST23、ST29菌株的毒力分数为8。K1型的毒力分数与非K1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8.500,P〈0.01)。14株(24.6%)ST23均属于Kl荚膜血清型,是最常见的克隆群。有17种药物的耐药率K1型菌株小于非K1型,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细菌高达42.1%(24/57)。PCR结果显示产SHV型B内酰胺酶30株(占52.6%)、TEM型29株(占50.9%)和CTX—M型27株(占47.4%),测序结果证实均为TEM-1及多种SHV型和CTX—M型。HM阳性率为61.4%(35/57)。另有26.3%(15/57)菌株携带PMQR基因和5.3%(3/57)菌株携带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结论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中存在强毒力和(或)强耐药性克隆株,须高度重视,避免广泛流行。
- 王莲慧魏丹丹万腊根刘洋邓琼曹先伟徐群飞
- 关键词:毒力
- 血液分析仪显微镜镜检规则的建立与验证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建立并验证血液分析仪显微镜镜检规则。方法通过对500份血液标本同时用血液分析仪分析和显微镜镜检,参考12条显微镜镜检阳性标准确定各项设定的镜检规则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红细胞系、白细胞系、血小板系及三系联合的真阳性率为99.00%、96.49%、99.00%、95.90%;假阳性率分别为12.98%、10.78%、5.86%、1.43%;真阴性率为87.02%、89.22%、94.14%、98.57%;假阴性率分别为1.00%、3.51%、1.00%、4.10%。结论红细胞、血小板及三系联合阳性报警要求镜检可作为XE-2100D血液分析仪的镜检规则;而白细胞阳性报警要求镜检可起到一定的过筛作用,但必须通过设置白细胞系其它一些镜检规则来弥补其不足,防止漏诊。
- 徐群飞刘淑媛张世锟胡意万腊根
- 关键词:血液分析仪显微镜检查
- PCR-RFLP联合AS-PCR检测abl基因T315I突变方法的建立
- 目的:建立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联合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检测abl基因T315I点突变的方法,以提高abl基因T315I基因突变的检出率.
方法:通过构建ab...
- 万腊根石淙简正伟江梅闻芳刘淑媛杨江慧徐群飞张长林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基因突变
- 文献传递
- 产IMP-4和KPC-2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茵PMQR基因检测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是近些年来导致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其耐药特征、产生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PMQR)的分布及流行的克隆株等会随地域的差异而不同。我们研究发现本地区24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均携带KPC一2基因,还有5株携带IMP-4基因,且24株产酶菌株中均携带PMQR,
- 刘洋万腊根余阳邓琼徐群飞曹先伟
- 关键词:基因检测喹诺酮耐药基因耐药特征条件致病菌
- 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及传播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了解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及其耐药传播机制,为临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住院患者的血液培养标本中分离获得的肺炎克雷伯菌86株,应用PCR扩增方法检测耐药基因,MLST和质粒接合试验分析其耐药传播方式。结果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中有26株KPC基因阳性,2株IMP基因阳性,4株VIM基因阳性,1株NDM-1基因阳性;整合子基因中有4株int基因阳性,int基因阳性的4株整合子可变区基因均为阳性;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中有22株acc6′-Ib基因阳性;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中有48株qnrA基因阳性,20株qnrS基因阳性,8株qnrB基因阳性。MLST结果显示34株(39.5%)为ST395型,是主要基因型。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阳性菌株接合成功7株;喹诺酮类耐药基因阳性菌株接合成功15株。结论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主要以携带耐碳青霉烯酶基因和耐喹诺酮类基因为主,耐药传播机制多种,包括克隆传播和质粒介导传播。
- 邓琼徐群飞刘洋余奇周芸徐珍曹先伟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