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立风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32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荧光
  • 2篇乳腺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恶性
  • 2篇恶性淋巴瘤
  • 2篇癌患者
  • 2篇病例
  • 1篇血清
  • 1篇耶尔森菌
  • 1篇液基细胞学
  • 1篇液基细胞学检...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PC...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患者
  • 1篇直接涂片
  • 1篇直接涂片法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第53...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徐立风
  • 7篇刘涤瑕
  • 5篇唐德羽
  • 4篇陈金超
  • 4篇董凤珍
  • 2篇王丽
  • 2篇王丽
  • 1篇吴太忠
  • 1篇钟善传
  • 1篇胡志华
  • 1篇鲁立
  • 1篇高敏

传媒

  • 3篇世界肿瘤杂志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IL-6、IL-23、CEA和CA19-9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学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单独或联检血清IL-6、IL-23、CEA和CA19-9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它们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75例结直肠癌患者、60例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和58例健康者IL-6、IL-23、CEA和CA19-9血清水平,分析它们对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四项指标血清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IL-6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2,IL-23为0.845,CEA为0.827,CA19-9为0.755;平行法联检可使诊断的灵敏性提高至94.7%,系列法联检则使特异性提高至95.0%。IL-6与肿瘤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相关,IL-23和CEA与肿瘤的远处转移相关。结论:四项标志物血清水平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联检可提高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IL-6、IL-23和CEA对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的作用。
钟善传王丽董凤珍刘涤瑕唐德羽徐立风陈金超
关键词:结直肠癌白细胞介素-23糖链抗原19-9
液基细胞学检测与直接涂片法对非妇科标本肿瘤诊断的比较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比较液基细胞学方法与直接涂片法对非妇科标本的肿瘤检出率的差异。方法:对310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肿瘤患者的非妇科标本进行液基细胞薄层涂片处理,并与直接涂片方法对比。结果:液基细胞涂片法对尿液、脑脊液、胸腹水、痰液标本检测的灵敏度比直接涂片法分别提高了31.4%、27.3%、21.5%和16.5%。结论:液基细胞涂片法对非妇科标本肿瘤检出率优于直接涂片法。
刘涤瑕徐立风唐德羽吴太忠胡志华
关键词:肿瘤细胞学技术
干化学法测定血清茶碱的方法学评价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价干化学法测定血清中茶碱浓度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全自动干化学分析仪对30例服用茶碱的患者血清进行测定,并与免疫荧光偏振法进行比较,同时对干化学测定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茶碱浓度在5.0~200!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85)。日内RSD为3.31%~5.85%,日间RSD为4.51%~7.39%;回收率为95.75%~102.33%。与免疫荧光偏振法进行比较,有良好相关性(r=0.9617,P>0.05)。结论:应用本方法测定血清中茶碱浓度重复性好,准确度高,与免疫荧光偏振法的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且需血量少,操作简便、快速,适合急诊检测。
徐立风刘涤瑕董凤珍唐德羽
关键词:茶碱干化学
乳腺恶性淋巴瘤1例
2002年
余上海徐立风
关键词:乳腺恶性淋巴瘤病例病理检查肿块切除术
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鼠疫耶尔森菌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鼠疫耶尔森菌的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以鼠疫耶尔森菌pla毒力基因的保守区为靶区域设计特异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探针的5’端标记荧光报告基团FAM,3’端标记荧光淬灭基团TAMRA;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样本中鼠疫耶尔森菌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评价。结果该实时荧光PCR方法只对鼠疫耶尔森菌进行特异扩增,同种属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以及伤寒杆菌、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杆菌其他症状相似病原体均无扩增;该方法在65 min内即可完成检测,操作方便快速,对菌悬液最低可检测至10个菌体。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鼠疫耶尔森菌方法不仅能实现对鼠疫杆菌的快速检测,还可为鼠疫耶尔森菌引发疫情的监控和溯源提供参考。
陈金超高敏鲁立王丽徐立风刘涤瑕董凤珍唐德羽
关键词:鼠疫耶尔森菌
免疫学检测方法中的干扰因素和对策被引量:10
2009年
陈金超刘涤瑕王丽董风珍徐立风
关键词:免疫学检测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鼻咽癌患者全血和血浆标本EB病毒DNA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全血和血浆标本对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鼻咽癌患者EB病毒DNA的差异。方法收集40例鼻咽癌患者的全血和血浆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EB病毒DNA含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血和血浆标本的EBV—DNA阳性率(含弱阳性)分别为85.0%和7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0,P〉0.05),但不含弱阳性则阳性率分别为62.5%和32.5%,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10.08,P〈0.01);全血和血浆标本EB病毒DNA浓度几何平均浓度分别为3.58±1.42和4.72±1.53log copies/ml,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10.48,P〈0.001);全血和血浆标本EB病毒DNA浓度有一定相关性(r^2=0.787),但97.5%的患者全血载量高于血浆载量。结论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B病毒DNA全血标本好于血浆标本,更适合在临床实验室应用。
刘涤瑕王丽董凤珍徐立风唐德羽陈金超
关键词:EB病毒DNA荧光定量PCR全血鼻咽癌
胃类癌1例被引量:1
2006年
1病例报告 男性,56岁。因反复上腹部不适伴间歇性黑便5mo就诊。查体:贫血貌,腹平软,中上腹轻度压痛,全腹未触及明显包块,余未见明显阳性体症。胃镜检查提示胃窦小弯侧见一隆起灶,可见也个小溃疡。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于胃窦小弯侧可见一类圆形充盈缺损,约5.0cm×3.5cm大小,黏膜较稀疏,拟诊胃癌收治,行胃大部切除。病理巨检:胃大部切除标本,
徐立风
关键词:胃类癌病例报告
原发于乳腺的儿童恶性淋巴瘤1例
2005年
患儿,女,12岁。因腹胀5d入院。患儿入院前5d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恶心、呕吐,无发热、腹痛,腹胀呈进行性加重。查体:神志清楚,精神软,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侧乳房内上象限可扪及一鸽蛋大小肿块,质硬、活动度好,无压痛。右下肺听诊呼吸音低,叩诊浊音。心率120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膨隆,叩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
刘涤瑕余上海徐立风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乳腺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