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皖苏

作品数:43 被引量:162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济南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9篇肝炎
  • 21篇病毒
  • 15篇肝炎病毒
  • 14篇血清
  • 13篇乙型
  • 13篇慢性
  • 10篇乙型肝炎
  • 10篇丙型
  • 10篇丙型肝炎
  • 9篇细胞
  • 8篇外周
  • 8篇外周血
  • 8篇基因
  • 6篇慢性乙型
  • 6篇基因型
  • 6篇肝病
  • 5篇血淋巴细胞
  • 5篇乙肝
  • 5篇外周血淋巴细...
  • 5篇淋巴

机构

  • 36篇济南市传染病...
  • 13篇山东大学
  • 6篇山东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作者

  • 43篇徐皖苏
  • 10篇王丽
  • 9篇王磊
  • 7篇杜以真
  • 7篇张琴冈
  • 6篇耿大影
  • 6篇汪明明
  • 5篇秦晓华
  • 5篇崔速南
  • 5篇张立新
  • 4篇李晓迎
  • 4篇陈士俊
  • 4篇杨公炜
  • 4篇张孝国
  • 4篇高淑春
  • 3篇马立宪
  • 3篇赵向东
  • 3篇张立新
  • 3篇凌斌华
  • 3篇赵胜梅

传媒

  • 9篇山东医药
  • 4篇山东医科大学...
  • 4篇山东大学学报...
  • 3篇预防医学文献...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检验医学...
  • 1篇第六次全国中...
  • 1篇第三届全国病...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2
  • 2篇198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表达水平及抗病毒治疗后变化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水平及抗病毒治疗后的动态变化。方法对7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的血清标本,应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进行IL-8检测,并观察了36例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12周后血清IL-8水平的变化。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8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为(42.95±50.00)pg/ml及(11.06±1.39)pg/ml(t=3.4831,P=0.0007)。抗病毒12周治疗后,26例HCVRNA低于检测下限者的血清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由(41.29±28.65)pg/ml降至(23.15±10.58)pg/ml(t=3.76,P=0.001);10例HCVRNA仍阳性者血清IL-8水平无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水平分别为(43.79±18.60)pg/ml及(42.38±18.00)pg/ml(t=1.04,P=0.32)。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8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提示IL-8参与了慢性丙型肝炎的致病过程,干扰素治疗抑制病毒复制,显著降低了血清IL-8的表达水平。
张立新安勇徐皖苏于进红张孝国张琴冈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白细胞介素-8抗病毒治疗
山东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相关因素分析
徐皖苏
不同时期慢性HBV感染者血清IFN-λs水平的变化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不同时期慢性HBV感染者血清IFN-λs水平,探讨其变化与慢性HBV感染进程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慢性HBV感染者,其中HBV携带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患者、乙肝肝硬化患者、HBV相关肝癌患者各30例,以20名健康人为对照。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IFN-λs(IL-29、IL-28A和IL-28B)水平。结果慢乙肝、乙肝肝硬化、HBV相关肝癌患者的血清IFN-λ1(IL-29)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慢乙肝、乙肝肝硬化、HBV相关肝癌患者血清IFN-λ1(IL-29)水平明显低于HBV携带者(P均<0.01);HBV携带者血清IL-29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近(P>0.05)。各组慢性HBV感染患者的血清IFN-λ2(IL-28A)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相关肝癌患者血清IFN-λ3(IL-28B)水平高于健康人、HBV携带者、慢乙肝患者、乙肝肝硬化患者(P均<0.01);HBV携带者、慢乙肝、乙肝肝硬化和健康对照组间血清IL-28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血清IFN-λ1(IL-29)水平明显下降,而且HBV相关肝癌患者血清IFN-λ3(IL-28B)的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杜以真王晓花张孝国张纵阚晓徐皖苏
关键词:慢性HBV感染白细胞介素
急性丙型肝炎的丙氨酸转氨酶(ALT)类型与慢性化的关系
1992年
54例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的急性丙型肝炎病人的临床和血清学动态观察证实:ALT峰越多,其慢性化率越高;ALT、AST值越高,慢性化的可能性越大。50例病程6个月以上病人的抗-HCV动态观察表明:单峰型组中3例抗-HCV消失,部分抗-HCV滴度渐渐减弱,部分仍持续强阳性;而双峰型、多蜂型组的抗-HCV持续强阳性。提示HCV的持续存在是丙型肝炎慢性化的重要原因。
谢立群潘沛恩王子骥徐皖苏周成凤华玉瑛
关键词:丙型肝炎丙氨酸转氨酶
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及血清中HBV DNA与肝脏组织病变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45例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与血清中乙肝病毒(HBV)DNA的含量,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肝组织病理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肝组织及血清中HBV DNA含量分别为2.8×10^5~1.1×109copies/cm3及2.4×10^3~8.1×10^7copies/cm3,P〈0.001,二者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86,P〈0.001)。肝组织HBV DNA含量与ALT水平、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肝组织纤维化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认为HBV复制程度与肝细胞损伤程度无明显相关性;肝组织中HBV DNA水平能更准确反映HBV的复制程度;血清中HBV DNA水平一定程度上可指导抗病毒治疗及判断疗效。
徐皖苏杨公炜王丽耿大影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慢性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答不佳者血清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HBV DNA定量的关系和HBV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ADV)治疗基因C型慢性乙型肝炎(CHB)应答不佳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HBV DNA (P-DNA)与血清HBV DNA (S-DNA)定量的关系,观察PBMCs与血清HBV-P区基凶...
高淑春徐皖苏崔蕾王晓花张立新陈士俊杜以真
定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乙型肝炎病毒DNA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1
2003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与血清HBV DNA、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在抗病毒治疗中的意义.方法41例HBeAg阳性CHB患者,在干扰素α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前进行肝穿刺,取肝组织分别进行HBV DNA检测及组织学检查,据肝组织HBVDNA载量小于等于或大于104fg/cm3将其分为两组,治疗前及治疗期间监测其肝功能、血清HBeAg及HBV DNA情况.结果(1)肝组织HBV DNA载量高于血清HBV DNA载量(对数值:4.081±1.127与3.163±1.010,t=2.218,P<0.05),二者高度相关(r=0.840,t=4.322,P<0.001);肝组织HBV DNA载量与血清HBeAg亦呈正相关(r=0.459,t=3.056,P<0.005).(2)肝组织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呈反向关系(x2=3.874,P<0.05).(3)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前肝组织HBV DNA水平低者效果较好;治疗1年时HBeAg、抗-HBe血清转化率以肝组织HBV DNA水平低者为高(HBeAg转阴率68.4%与36.4%,x2=4.194,P<0.05;抗-HBe阳转率73.7%与40.9%,x2=4.447,P<0.05).结论肝组织HBV DNA水平较血清HBV DNA、HBeAg水平更能准确反映肝组织HBV DNA复制情况,且能间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可作为抗病毒治疗适应证选择及疗效预测因子.
吕卉马立宪徐皖苏张惠芸于丽君段洪英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夫定干扰素
Murex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分型的检测及意义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为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基因突变所致,HCV基因型的各种检测方法都需要首先进行病毒扩增,操作复杂.本研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方法,对67例抗-HCV阳性血清标本进行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型检测,对其中44例HCV...
徐皖苏王磊耿大影张立新王丽秦晓华
关键词:丙型肝炎血清检测
文献传递
定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BV-DNA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00年
对24例慢性乙型肝炎(下称慢乙肝)患者于肝穿同日留取血清,分别进行肝组织HBV-DNA、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及血清HBeAg量的测定, 并比较肝组织与血清HBV-DNA定量的差异,分析肝组织HBV-DNA定量与血清HBV-DNA定量、HBeAg量及肝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各型慢乙肝肝组织HBV-DNA定量的差异。结果显示,肝组织HBV-DNA定量明显高于血清HBV-DNA定量,二者的对数值呈显著相关;肝组织HBV-DNA定量与HBeAg量呈中度相关,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A/G)无关,各型慢乙肝肝组织HBV-DNA定量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肝组织HBV-DNA定量较血清HBV-DNA定量、HBeAg量更能反映肝内HBV复制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吕卉徐皖苏马立宪张惠芸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HBV-DNAHBEAG
从抗体阳性的甲型肝炎接触者粪便中分离出一株甲型肝炎病毒
1989年
几年来,国内外已相继用组织培养法分离多株甲型肝炎病毒(HAV),并已证实了甲型肝炎患者及亚临床型感染在传染本病中的重要性。但HAV在流行点的正常人群中存在短期携带的问题还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从甲型肝炎接触者粪便中分离出一株HAV,并经免疫电镜、免疫荧光及参比血清鉴定等证实。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丛树梅尚守礼徐皖苏王耀宗陈虹李莉张玉梅于珍
关键词:甲肝病毒二倍体细胞人胚肺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