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玉川

作品数:48 被引量:172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病理
  • 13篇细胞
  • 10篇肿瘤
  • 8篇脑出血
  • 8篇脑出血患者
  • 8篇出血
  • 8篇出血患者
  • 7篇血肿
  • 7篇血肿周围
  • 6篇血肿周围组织
  • 6篇免疫
  • 5篇中毒
  • 5篇抗原
  • 4篇预后
  • 4篇临床病理
  • 4篇超微
  • 4篇超微结构
  • 3篇蛋白
  • 3篇凋亡
  • 3篇端粒

机构

  • 48篇四川省人民医...
  • 3篇四川大学
  • 3篇简阳市人民医...
  • 2篇美国犹他大学
  • 2篇加拿大多伦多...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40...
  • 1篇绵阳市第三人...
  • 1篇双流县第二人...
  • 1篇成都市妇幼保...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 1篇美国犹他州大...

作者

  • 48篇徐玉川
  • 21篇杨红
  • 10篇李科
  • 9篇陈隆益
  • 8篇韦永胜
  • 8篇李晓佳
  • 8篇黄雨兰
  • 8篇郭富强
  • 8篇杨友松
  • 7篇孙红斌
  • 7篇徐钢
  • 6篇代红源
  • 6篇宋林红
  • 5篇李懿堂
  • 5篇胥维勇
  • 3篇杨果
  • 3篇杜琼
  • 3篇董丹丹
  • 3篇白燕琼
  • 3篇董凌琳

传媒

  • 8篇医学科技
  • 3篇四川肿瘤防治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3篇实用医院临床...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四川省卫生管...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89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身调控一氧化氮水平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被引量:7
2002年
王强徐玉川董巍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一氧化氮抑制剂佐剂性关节炎
140例肾活检病理类型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回顾总结本院2000年7月至2003年12月因肾病进行肾活检穿刺的标本,了解病理类型和年龄的分布。方法参照WHO(1982年及1995年)肾小球疾病的组织学分型方案,通过光镜及免疫荧光,明确病理诊断。结果140例肾活检病人平均年龄40.5岁(13~70岁)。男性占51%,女性占49%。原发性肾小球病占80%,继发性肾小球病占19.3%。小管间质性病变占0.7%。原发性肾小球病中,IgA肾病发病率最高(50%),继发性肾小球病中以狼疮性肾炎(LN)最多(11%)。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病仍为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中以IgA肾病最为常见,继发性肾小球病中以狼疮性肾炎(LN)多见。随着肾活检的广泛开展,其它少见的肾脏病也有检出。
徐玉川杨群董丹丹李科
关键词:肾活检病理类型
胶质瘤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增殖和VEGF表达关系的研究
2003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和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胶质瘤病例37例,其中Ⅱ级组15例,Ⅲ级组9例,Ⅳ级组13例。用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以波长450nm/595nm读取OD值检测杂变产物。石蜡切片免疫组化Sp法标记PCNA和VEGF。Mias图像分析系统计数PCNA阳性细胞(PCNA LI)和定义肿瘤细胞有无表达VEGF。结果:37例胶质瘤中19例(5l.35%)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阳性率随肿瘤级别增高而增高(P<0.05,P<0.05,P<0.05)。37例胶质瘸平均PCNA LI为53±18%,随肿瘤级别增高而增高(P<0.05。P<0.05,P<0.05)。端粒酶活性组的PCNA LI低于无端粒酶活性组(P>0.05)。37例胶质瘤VEGF表达率为86.49%,VEGF表达同端粒酶活性无关(P>0.05)。结论:胶质瘤瘤细胞端粒酶重新表达与细胞增殖事件的最终发生可能涉及更为复杂的机制,与生成或调节VEGF的基因无直接联系或VEGF同肿瘤细胞端粒酶的激活无关。
宋林红杨红徐玉川李科杜琼
关键词:端粒酶增殖细胞核抗原
前列腺癌血清PSAD和原位PSA相关性研究
2001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病人血清PSAD 与组织原位PSA 表达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PSA,Mias 图象分析系统检测PSA 阳性目标面积比。术前一周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血清PSA 浓度及B 超测定前列腺体积。选择同期前列腺增生症病例 25例作为对照。结果:25 例前列腺癌全部为腺癌,高、中和低分化分别为5、13和7例。癌组织PSA 阳性22例,阴性 3例,表达强度同组织分化相关(P<0.05)。25 例腺癌 PSAD为0.36—>1.53(M=0.75)。22例PSA 阳性病例平均PSA 阳性目标面积比为9.2±3.3,同PSAD 呈正相关(P<0.05)。结论:前列腺癌血清PSAD 升高同癌组织中PSA 分泌细胞的数量相对增加和癌组织中蛋白酶的破坏造成PSA漏出增多有关,后者可能同原位PSA 低表达有关。
宋林红杨红徐玉川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免疫组化PSADPSA
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炎性反应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3
2006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炎性反应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对30例手术的脑出血患者于血肿旁约1cm处取少许脑组织作为试验组,按发病到手术的时间将试验组分为〈6h(6例)、6~12h(7例)、12~24h(5例)、24~72h(6例)、〉72h(6例)。从前两组中选7例患者于手术入颅路径上远隔血肿处取少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观察组织病理、炎性细胞浸润和小胶质细胞增生、凋亡细胞、促凋亡基因(Bax)、抗凋亡基因(Bcl-X)的变化情况。结果光镜观察显示:对照组和试验组6h内脑组织基本正常,试验组6~12h损伤较轻,12~24h损伤较重,24~48h损伤严重,以后逐渐好转,8d时与对照组相似。免疫组化显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从6~12h逐渐明显,12~24h达高峰(P均〈0.01),小胶质细胞增生从24~72h开始,72h以后明显增强(P均〈0.01);凋亡细胞、Bax蛋白表达从6~12h开始增加,12~24h达高峰(P〈0.05或P〈O.01)。Bcl—X蛋白及其mRNA表达从12~72h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RT—PCR显示:Bax mRNA表达与免疫组化结果相似;相关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和小胶质细胞增生与凋亡细胞、Bax蛋白和Bax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Bcl—X蛋白及其mRNA表达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并与组织病理损伤相一致。
郭富强李晓佳陈隆益杨红代红源韦永胜黄雨兰杨友松孙红斌徐玉川YANG Zheng—lin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炎性反应细胞凋亡
生殖器官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特点
2002年
目的:了解生殖器官外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从1999年至2001年两年的常规外检中发现不同器官 EM6例,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腰2椎管内EM1例,直肠2例,末段回肠1例,肾门1例,淋巴结1例。结论:生殖器官外 EM 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确诊需靠病理组织学证实。
徐玉川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临床病理特点EM
答何权瀛教授的质疑被引量:1
2005年
徐玉川董芸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流行性出血热卫生行政部门病死猪肉发病
肝豆状核变性的铜代谢改变与病理损害
2001年
陈昌辉徐玉川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铜代谢病理损害
人禽流感尸解组织的病理学观察
目的报道1例人感染禽流感死亡尸解病例并探讨其尸解组织的病理学特征。方法通过对1例人感染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死亡病例的尸体解剖,对其心、肺、肝、脾、肾和大脑等组织进行光镜,对肺组织进行了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表型的观察。...
徐钢白燕琼李世辉徐玉川李科胥维勇
关键词:传染病尸体解剖H5N1病毒
文献传递
卵巢平滑肌肿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探讨卵巢平滑肌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组织学来源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作者所在医院近 4年收治的 5例卵巢平滑肌肿瘤 (平滑肌瘤 3例 ,平滑肌肉瘤 2例 )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卵巢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表现类似于其他卵巢肿瘤 ,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卵巢平滑肌瘤可以产生腹水 ,其机制可能同卵巢纤维瘤。卵巢平滑肌肿瘤的组织学来源 :绝经前的部分病例可能来源于子宫内膜异位症 ,另一部分病例和绝经后的病例则可能来源于卵巢间质或卵巢门的血管壁平滑肌。卵巢平滑肌肿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恶性者术后辅以腹腔和全身化疗。结论 :卵巢平滑肌肿瘤的组织学来源不是单一的。要探索卵巢平滑肌肉瘤的最佳治疗方案 ,尚需积累较多病例。
江庆霖汤荣光徐玉川
关键词:卵巢平滑肌肿瘤病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