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晨彪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L-V形纳米小孔的优化设计
- 王国军吴世法李旭峰徐晨彪潘石
- 小分子在二氧化钛表面的光化学动力学研究
- 二氧化钛(TiO2)在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及有机污染物降解等诸多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甲醇等小分子在TiO2表面的光催化反应基元过程并不十分清晰,如果能从分子层次上认识这一过程,将有可能为发展高效催化剂提供新的思路。我...
- 徐晨彪
- 关键词:二氧化钛
- 原子力显微镜在高分子纤维表征方面的应用研究
- 徐晨彪张承双吴永宽潘石吴世法陈平
- 水对甲醇在Rutile-TiO_2(110)-(1×1)表面光催化解离的影响(英文)
- 2014年
-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方法研究了甲醇分子吸附在真空退火后的二氧化钛(110)表面的光催化过程,对比分析了单独吸附甲醇分子以及甲醇分子与水分子共吸附情况下的光催化解离过程.结果表明,在二氧化钛(110)表面吸附的甲醇分子对共吸附水分子的光催化解离过程并没有直接的帮助作用.共吸附状态下的水分子也同样没有影响到甲醇的光致解离过程,但是水分子的存在抑制了甲醇光解产物甲醛的光致脱附过程,同时促进了甲酸甲酯的形成.
- 徐晨彪杨文绍郭庆戴东旭陈茂笃杨学明
- 关键词:甲醇光催化程序升温脱附RUTILE
-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粪肠球菌的超微结构及生物膜的动态形成过程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生理状态下粪肠球菌的表面超微结构及粪肠球菌生物膜的动态形成过程。方法利用AFM观察生理状态下粪肠球菌的超微结构并进行三维成像。利用硝酸纤维素薄膜在体外构建粪肠球菌生物膜模型,用AFM观察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表面变化。结果粪肠球菌菌体呈球状,表面凹凸不平,被颗粒状物包绕。初步确定了6h粪肠球菌生物膜逐渐形成,24h生物膜维持稳定状态,观察到细菌表面局部特征的变化及细菌胞外的多聚体物质。结论应用AFM能够在生理条件下清晰地观察粪肠球菌表面超微结构及粪肠球菌生物膜的整个动态形成过程。
- 颜艳徐晨彪牛卫东
- 关键词:粪肠球菌生物膜原子力显微镜
- 在A-SNOM中L-V形纳米小孔的优化设计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L形和V形纳米小孔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两种小孔的出射峰值光强均比具有相同开孔面积的方孔提高了两个数量级。发现在具有相近峰值光强的情况下,且在距离出射面小于60nm的范围内,V形孔光斑尺寸在x方向和y方向的宽度可以比L形孔的光斑小10~15nm。本文对优化设计L形和V形小孔在纳米显微、光存储、光刻、光学操作等近场光学应用领域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王国军吴世法李旭峰徐晨彪潘石
- 关键词:近场光学时域有限差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