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红
-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聚L-乳酸的制备与性能及在茶碱药物缓释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以L-乳酸为原料,通过L-丙交酯(LLA)开环聚合制备了聚L-乳酸(PLLA)。采用FT-IR、1 H-NMR对丙交酯及聚乳酸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聚合时间对聚乳酸相对分子量的影响,通过TGA、拉力试验机和失重率对聚乳酸薄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聚乳酸薄膜在茶碱为模型药物中的控制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当m(LLA)/m(辛酸亚锡)=10000、聚合温度为l40℃,常压聚合20h可制得粘均分子量为8.14×l04的聚乳酸,其薄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聚乳酸薄膜在人工胃液中的降解速率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茶碱在聚乳酸薄膜中缓释机理为第二类输送机理(近似零级释放机理)。
- 徐晓红聂王焰周艺峰宋林勇
- 关键词:丙交酯聚乳酸降解茶碱
- 生物可降解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在生物医药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聚乳酸具有高结晶性和疏水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比如在组织工程骨架材料上的应用。通过丙交酯与其他单体共聚,可以很好的改善聚乳酸...
- 徐晓红
- 关键词:丙交酯开环聚合共聚物
- 文献传递
- 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整体与收入来源差异视角被引量:2
- 2023年
-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潜力。利用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依据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采用熵值-TOPSIS法测算30个省(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据此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广义矩估计法实证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从收入结构的视角,进一步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城乡居民分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人为核心,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方面内在质量提升的新型城镇化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中新型城镇化显著降低了城乡居民的工资性、转移性收入差距,但扩大了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差距。
- 徐晓红陈彤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广义矩估计
- 低收入群体代际收入流动性变动趋势被引量:6
- 2021年
- 传统的代际收入弹性法由于采用双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对低收入样本的代际收入流动性估计存在偏误。因此,采用统计特性优良的代际位序相关性方法,利用1989—2015年CHNS数据,对中国低收入群体代际收入流动性进行了测度,得到的结果在不同偏误条件下更加准确、稳健。研究结果表明,低收入群体代际流动性在1991—2006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在2006年后显著上升,其中底层贫困人群子女收入位序上升更快;不同地区代际流动性存在差异,西部地区高于东、中部。进一步对绝对向上流动性的考察发现,代际流动性更大的贫困人群、西部地区人群,其子女尽管有机会摆脱贫困,但收入地位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社会给予收入底层居民的上升空间十分有限。阻断低收入代际传递,政府应当加强对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投资和职业培训。
- 徐晓红徐晓红
- 关键词:低收入群体
- 衣康酸酐与L-丙交酯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015年
- 以衣康酸酐(IAn)和L-丙交酯(LLA)为单体、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采用熔融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一种新型的生物基聚乳酸共聚物(IAn-PLLA).用1 H-NMR、GPC、DSC、TGA、XRD、水降解测试表征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1 H-NMR结果表明,合成的共聚物为预期产物;DSC和TGA分析表明,随着IAn摩尔比增大,IAnPLLA的熔点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但仍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中的降解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衣康酸酐含量的增加,共聚酯的降解速率显著提高.
- 滕丽晶张明飞高宗春汪磊徐晓红聂王焰周艺峰陈鹏鹏
- 关键词:衣康酸酐L-丙交酯开环聚合降解性能
- 从劳资关系视角看低工资问题
- 劳资关系,是劳动者个人或劳动者组织与雇主或雇主组织在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劳资关系理论。之所以从劳资关系视角认识我国目前的低工资问题,一方面,我国二元经济下劳动与资本要素使用权的...
- 徐晓红
-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劳资关系
- 文献传递
-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趋势被引量:22
- 2022年
- 文章运用熵权法测度了2011—2018年中国2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和Dagum基尼系数法揭示数字经济发展的动态演进过程及其区域差异,并运用空间收敛模型检验其收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且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更快,但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两极和多极分化现象。(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在缩小,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3)全国整体及三大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上述发现对于缩小数字经济区域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曹萍萍徐晓红徐晓红
- 关键词:数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