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必友 作品数:7 被引量:39 H指数:3 供职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一体化健康教育对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依从性和复发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一体化健康教育对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将50例首次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医生护士一体化、院内院外一体化、患者家属一体化的健康教育模式... 徐必友 王瑞英关键词:依从性 复发性 文献传递 新型双向倒钩免打结缝合线在肾门部肿瘤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评价新型双向倒钩免打结缝合线(QUI LL SRS )在腹腔镜下肾门部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门部肾肿瘤共10例,均采用 QUI LL SRS 缝线缝合肾脏.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7~69岁,平均(47.5±19.3)岁.肿瘤直径1.5~4.7 c m,平均(3.2±1.4)c m.其中腹侧7例,背侧3例,9例为单发肿瘤,1例为双侧肾肿瘤.术前按AJ CC 肾癌 TNM 肿瘤分期均为 T1 N0 M0.结果:10例均顺利完成 LPN 术.手术时间57~107 mi n ,平均(87.2±20.4)mi n .术中失血量30~180 ml ,平均(55.0±42.8)ml ,肾动脉阻断(热缺血)时间11~32 mi n ,平均(23.3±12.6)mi n .缝合时间8~21 mi n ,平均(14.3±9.7)mi n .术后住院5~8 d ,平均(6.5±1.3)d .无肾蒂血管损伤、继发性出血、尿漏等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血尿,经保守治疗缓解.术后病理均为肾细胞癌,切缘均为阴性.随访1~6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缝合时间和热缺血时间明显短于普通缝线组,手术时间及继发性出血率均少于普通缝线组.结论:针对肾门部肾肿瘤,采用双向倒钩可吸收免打结线施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能够明显缩短缝合时间和热缺血时间,有利于肾功能的保护,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陈杰 徐必友 徐丹枫 崔心刚 高轶 任吉忠 姚亚成关键词:后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肾肿瘤 单切口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五例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2010年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亦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早期、局灶性前列腺癌首选根治性手术治疗,包括开放性手术、传统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等。单切口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微创外科新技术,该手术具有单一切口、切口小而美观、组织损伤及出血少、 张秀娟 陈干 徐必友关键词:单切口 腹腔镜 前列腺癌 护理 改性几丁质喷雾剂预防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 2010年 目的探讨改性几丁质喷雾剂预防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28例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改性几丁质喷雾剂于尿道口及周围皮肤5cm范围、导尿管近端5cm处进行喷洒,每日2次;对照组常规采用1∶2000氯己定溶液擦洗尿道外口及会阴部,每日2次。结果留置导尿期间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推迟(均P<0.05)。结论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使用改性几丁质喷雾剂,可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徐必友 尹玲 王瑞英关键词:留置气囊导尿管 尿路感染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病人术后早期活动障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病人执行早期活动的障碍因素,为机器人手术病人制订针对性的早期活动干预措施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选取16例机器人手术后未执行早期活动的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得出三大主题。病人对早期活动态度的主观障碍因素,即传统观念的束缚、恐惧与顾虑、负性情绪与性格改变;执行早期活动的客观障碍因素,包括疼痛、疲乏、胃肠道症状、直立不耐受、睡眠障碍、共存疾病;早期活动的外在影响因素,有治疗限制因素、医护认知不一致、流程和方案不明确、辅助工具受限、照护者参与不足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提高机器人手术病人对早期活动重要性的认知,采取多学科团队协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使病人得到安全科学、快速有效的康复。 赵艳丽 刘冬 徐必友 余丹 高连娣不同时机提肛肌训练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尿失禁的影响 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提肛肌训练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长征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14例,随机分为预防性训练组、全程训练组及术后训练组各38例。预防性训练组患者于术前3 d开始接受提肛肌训练,全程训练组患者在整个住院全程均接受提肛肌训练,术后训练组患者在拔除导尿管时进行提肛肌训练。比较三组患者术后、拔除尿管时及拔除尿管3 d时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尿失禁调查问卷(ICI-Q-SF)评分及尿失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拔除尿管时及拔除尿管3 d时,三组患者IPSS及ICI-Q-SF评分均较前一个时间段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预防性训练组患者IPSS及ICI-Q-SF评分均低于术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程训练组患者IPSS及ICI-Q-SF评分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程训练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预防性训练组和术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训练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预防性训练组和术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始时间越早、持续时间越长的提肛肌训练,能够明显减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及尿失禁的发生率,但同时增加尿路损伤的风险。 滕静 徐必友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尿失禁 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辅助膀胱灌注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电切术后辅助膀胱灌注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对2007年浅表性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辅助膀胱灌注的138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时间2年,分析患者膀胱灌注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138例患者中失访26例;112例成功随访患者中依从43例(38.4%)、部分依从40例(35.7%)、不依从29例(25.9%)。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付费方式、疾病知情程度、灌注方案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辅助膀胱灌注依从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的健康宣教、采用多渠道方式缓解患者的经费困难、进行合理的资金分配、重视患者的知情权、减轻不良反应等是提高浅表性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辅助膀胱灌注依从性的有效措施。 徐必友 王瑞英关键词:浅表性膀胱肿瘤 术后 依从性 影响因素